鮑靜靜
要想在小學英語課堂上滲透德育,教師可以多帶給學生潛移默化的引導,結(jié)合相應的教學主題向?qū)W生傳遞正面的價值觀,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標準。寓德育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還能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外部世界。
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元素和資源,從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帶給學生正面引導。這是在英語課堂上有效滲透德育最為直接的方法,也能夠通過這種教學結(jié)合讓學生對知識點產(chǎn)生更深刻的學習印象。學生在小學英語課本中接觸到的語言內(nèi)容普遍實用性較強,大部分教學主題都是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出發(fā)展開的語言交際。這些學習交流素材中包含很多德育元素,如如何文明禮貌地與他人對話,在具體的情境下如何與他人良好溝通等。教師可以從這些內(nèi)容出發(fā),帶給學生正面向?qū)В寣W生在掌握良好的溝通交流方法的基礎上,加強對這些禮貌用語的學習。
課本中有很多需要學生有效掌握的禮貌用語,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些單元主題的教學有意識地和學生強調(diào)與他人溝通交流時應注重的地方。比如,在教學Unit 1 Hello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結(jié)合與他人打招呼的場景做一些教學延伸,讓學生學習禮貌用語,如平時的交流中應經(jīng)常用“please”“thanks”“sorry”等。此外,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學習文明禮貌習慣的句式,如“Hello!”“Nice to meet you!”“Can I help you?”“Thank you!”“May I use it?”從低年級時期開始就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并且將學生教育成懂文明、講禮貌的個體,這樣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開端。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情境開展德育,設計一些生活化的交互場景讓學生融入其中。在情境模擬的背景下,教師可以活躍學生的思維,鍛煉學生反應的靈敏度,還可以考查學生對一些基本語言點的理解程度。教師在創(chuàng)建這樣的教學活動時,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交互場景,讓學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些特殊狀況時應如何處理與應對。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掌握語言知識,還能領會包含的德育元素,起到良好的相輔相成的效果。
比如,在Unit 6 Colours,學生會學到關于顏色的英語單詞,如“black”“white”“red”“blue”“yellow”“pink”。在教學時,教師不妨給學生構建十字路口的模擬情景,讓一位學生扮演紅黃綠燈,其他學生模擬過馬路的場景。這能讓學生明確,過馬路時一定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這個過程不僅讓學生更牢固地掌握了關于顏色的單詞,而且行為規(guī)范、社會公德心也得到了潛移默化的培養(yǎng)。這會讓英語課堂展現(xiàn)更多的活力與色彩。
教師還可以從單元主題出發(fā),為學生設計一些課后實踐活動。這可以讓英語課程的學習得到很好的延伸,對學生綜合學科能力的培養(yǎng)很有幫助。教師在設計課后實踐活動時要做合適的安排,選擇的活動內(nèi)容要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易于學生參與。同時,活動主題要具備一定的教育意義,能夠讓學生在完成活動任務后有一些思考和感悟,向?qū)W生傳遞正面價值,促進學生良好性格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比如,在教學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這一部分的內(nèi)容后,教師可以結(jié)合這個教學主題,讓學生在父母生日時為父母送上自己精心設計和制作的英語祝福卡片,獻上自己的愛心,并以此表示對父母的感恩之情。通過這個活動,不但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提高了學生運用英語的實踐能力。此外,還使學生懂得對父母懷有感激,讓學生領會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愛。這可以讓學生和父母之間更為親密,讓學生成長為更加積極向上的個體。要在英語課程的教學中融入德育,找到合適的教學切入點十分重要。教師要善于挖掘各類好的教學素材和資源,創(chuàng)建各種易于學生參與的學習活動,讓德育潛移默化地得到滲透,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與接受教師傳遞的價值觀,也能夠充分發(fā)揮德育的培養(yǎng)效果。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南京市幕府山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