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傳娥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逐步向縱深發展,小學的英語課堂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變得愈加重要。針對本學段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性格特點,我進行了多次的磨課和實踐,總結每次上課的優點和不足,終于,在自己的不斷鉆研下,在教研組其他老師的幫助下,漸漸尋找出一套屬于高段學生的閱讀理解教學模式,即繪本閱讀教學模式。
關鍵詞:繪本閱讀;教學模式;實踐;反思
一、探究背景
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具備自己閱讀文本的能力。低年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的,繼而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單詞認讀能力和語言交際的能力。而在閱讀能力方面,大部分學生除了會簡單的句群認讀之外,是沒有大量閱讀能力的。
本年段的學生學齡特點和性格特點不具備閱讀理解常規模式教學的能力。大多閱讀理解教學內容的缺少趣味性和互動性,讓學生對于閱讀理解課堂抱有無聊、乏味的態度,久而久之,就會對閱讀理解相關的練習和訓練有畏難情緒。
二、探究過程和方法
Step1. 課前熱身
(1) 全班演唱proudofyou渲染課堂氣氛
(2) 請小老師上臺組織熱身:A.GreetingB.Freetalk
(3) 請小老師上臺組織復習:A.WordsB.Makesentence C.Reading andreciting
Step2. 新知導入
(1)教師介紹今天的兩個主人公,講解題目的意思
(2)觀看故事
(3)分段講解
Step3. 趣味操練
(1)根據文章大意進行段落練習
(2)模仿朗讀
(3)模仿表演
Step4. 主題升華
(1)讓學生自己討論,讀完故事,你最喜歡故事中哪個動物?為什么?
(2)引出文章主題,在生活和學習中,爭做勇敢的人
Step 5. 小結并布置任務
(1)總結小組的分數,學生掌聲祝賀并鼓勵未獲勝小組下節課繼續努力。為激活下節課氣氛打下了基礎。
(2)布置下課任務,請學生回家將今天的小故事給父母復述
(一)教學實踐,發現問題;反思交流。
第一次磨課時,教學思路清晰,各個環節銜接比較自然。但是還是存在了一些問題:
1. 雖然本課的閱讀材料很好,題材新穎,生動有趣,有視頻內容,學生興趣非常高漲,這為繪本故事教學奠定了一個好的基礎。但是沒有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表演。
2. 評價機制沒有完全到位,出現“時評時不評”的情況。
3. 教師將教學材料緊緊的抓在了手里,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感受、領悟及表演,學生的雙主體地位體現的不夠明顯。
4. 教師的模仿和指導性朗讀比較到位,但是在聲音的處理上還是不夠貼近課文內容。
5. 在最后升華部分的交流問題中應該用一些開放性的話題會比較好。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
6. 為了對文本內容進行更好的理解,每一部分我都設置了各種問題供學生了解。但是事實證明,閱讀興趣比閱讀答題更為重要。
(二)調整方案,再次實踐
經過第一次的磨課,自己也和教研組內的老師們進行了細致的交流,認真聽取了其他老師們的意見,我著手修改教案和課件,把存在的問題一一解決。
1. 在經過第一次磨課之后,在第二次上課之前,我就請了幾位班級中英語能力比較強的孩子熟悉了文本內容,自己編排了一些簡單的動作和場景。然后上課時,我為他們準備了相關的道具和服裝。因為有了這些同學的表演和示范,其他學生的表演更到位了,更積極了,學生們也觀看的更認真了,學習效果更好了。
2. 學生在復習舊知、學習新知、模仿朗讀、表演等每一個環節,我都設置了評價機制,從學生評、小組評再到老師總結評,每一部分的評價都細致清楚,讓學生們更有積極性去展示和評價。也讓學生們在傾聽方面更有規矩。
3. 在教學內容的處理上,我這次采取了“時講時不講”的戰略。就是在對于學生沒有困難的部分,學生容易掌握的部分,采取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感受文本內容和情境。在有文本的重點和難點部分,老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和講解。最后還是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展示。
4. 最后的開放性話題我改成:“本課當中的動物,你比較喜歡哪個?為什么?”面對這樣的問題,學生更愿意回答了。因為沒有固定的答案,也不分誰對誰錯。只要學生能夠說出合理的理由都是可以的。這樣,既開發了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也讓學生的話題更多、更廣了。
三、探究的體會和反思
本次的關于繪本閱讀教學在閱讀理解教學中的應用讓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學無止境”這四個字,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每一個過程中,我們都應該根據不同的學齡特點及性格特點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相應的調整,因材施教,切勿搞“一刀切”。
教學之路漫漫,需要我們潛心鉆研。
參考文獻:
[1] 崔萃 . 聚焦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策略探究[J]. 校園英語,2020(43):116-117.
[2] 宋婷婷 . 多模態理論視角下小學英文繪本閱讀教學模式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