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小麗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初中化學教學模式也在不斷地進行著革新。在此背景下,情景教學作為一種符合初中生學習規律的教學模式,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得到了有效運用。在該模式的支持下,教師能夠為學生構建多種多樣的學習情景,讓他們能夠從中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內涵與魅力,進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化學知識,促進其化學素養的有效培養。基于此,本文以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為論點,在闡述情景教學內涵的同時,就初中化學課堂中如何有效創設教學情景進行了詳細探討,以期能夠給廣大教師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情景教學
初中化學有著知識點多、抽象性強等特點,這也在無形中對于教師的教學方法提出了更深層次的要求。結合教學實踐來看,以往言語直輸式的教育模式很難獲得好的教學收益。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圍繞學科自身特點和學生學習規律,積極引入情景教學模式,通過多樣化情景的創設,來助力學生化學知識的理解,為他們化學能力以及化學素養的發展保駕護航。
一、情景教學的內涵闡述
(一)概念闡述
對于情景教學來說,其指的是通過外界情景的創設來激起學生內心共鳴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情景既可以是客觀存在的環境,也可以是認為創造的情景。該模式的運用符合了化學新課標強調的“以生為本”“趣味教學”理念,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教學有效性方面有著巨大的活力。與此同時,在該模式當中,教師可通過化學問題、信息技術以及生活元素等多種方式來創設相關的情景。而且,情景創設越形象,則教學效果明顯。
(二)意義分析
1.激發興趣,提升效果
對于初中生來說,興趣好比是他們的良師益友。只有在濃厚興趣的推動下,才會以更熱情和更專注的姿態進行化學學習,這也啟示教師要注重“趣味教學”這一思路的運用,從而以趣為引來保證化學教學實效。但是,如果想要實現這一目標的話,依靠以往言語直輸式教學模式顯然是不現實的。而情景教學作為一種以多樣化情景創設來引導學生思考實踐的教學模式,能夠在化學教學和學生生活之間架起一道橋梁,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學習參照,同時還能夠為他們獨立思考、思維創新等能力的發展奠基。這不管是對于他們學習興趣的激發來說,還是對于他們學習效果的提升來說,都將大有裨益。
2.挖掘潛能,深化認知
在化學教學中,情景教學的滲透目的不僅僅是強化學生的化學學習熱情,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相關情景的牽引下去自主思考化學問題、探究化學內涵與規律。
例如,在講授“鎂和稀硫酸化學反應”的知識點時,我們可創設假設或者問題形式的教學情景,指引學生進行假設猜想和實踐驗證,如此一來,便可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化學知識點,促進其知識掌握能力的提升,而這對于他們學習效果的提升也是極為有利的。
3.發展素養,培養習慣
如今,在新課改旗幟下,如何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已經成為初中化學的重中之重。這也要求教師不但要做好化學知識點的傳授工作,而且也要注重學生辯證觀念、探究意識、創新思維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以此來更好地彰顯化學學科的育人優勢,為學生更好地學習與成長鋪路搭橋。而情景教學的引入能夠為學生開辟一個思考探究和實踐創新的契機,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實驗性質的情景,引發學生對知識點的深層次思考,在此基礎上,指引他們進行科學有效的實驗練習,從而在助力其化學素養發展的同時,為他們良好學習品質以及學習習慣的養成奠基。
二、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學情景的創設
(一)創設信息情景,簡化學習難度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初中教育的信息化改革浪潮也正式掀起,這也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啟示。新課標指出,化學教師要注重多種教育技術的運用,以此來提高化學課堂的先進性、趣味性與有效性,為素質教育的落實奠基。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有必要立足信息化的時代教育形勢,積極將多媒體、網絡等手段引入到課堂中來,創設一個視聽一體化的化學情景,讓學生能夠在自己熟悉且喜愛的信息手段推動下,更加便捷和深刻地體悟到相關知識點的內涵要義。
例如,在講授“分子”“原子”等微觀化學知識點時,由于這部分知識的抽象性較強,如果僅憑書本知識和言語講述的話,學生很難理解其中的概念或內涵,這樣顯然是不能保證教學效果的。對此,教師不妨將視角放在信息手段之上,為學生創設一個信息技術形式的化學情景,通過一些“分子”“原子”方面的動圖或視頻,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化學變化內涵,了解“分子”如何轉變成“原子”以及“原子”又是如何組合成“分子”的。如此一來,不但能簡化學生的學習難度,而且還能讓他們樂學、知學與好學,可謂是一舉多得。
又如,在講授“氧氣制造”的知識點時,教師可結合網絡視聽資源設計本章節的微課,在此基礎上,設計一個“總結制氧步驟”的任務,然后指引學生進行觀摩和思考,最后可讓他們依次闡述結論,并結合其中的閃光點和不足點進行針對性的講解,通過此舉來助力學生自主思考和認知能力的提升,讓教學效果更上層樓。
(二)創設生活情景,深化化學認知
客觀地說,任何一門學科知識都誕生于生活當中,化學同樣也不例外。所以,在生活之中,我們能夠隨處看到化學的影子。基于此,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引入一些與之相關的生活元素,創設一種生活形式的教學情景,在此基礎上指引學生進行化學知識解讀,讓他們能夠充分體會到化學知識點的內涵與魅力,進一步保證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講授“酸堿中和反應”的知識點時,教師便可以生活中的一些現象為突破口,帶領學生走進“化學世界”。首先,教師可通過故事講述的方式,引入一個生活性的常識:“有一天,苗苗生病了。媽媽給她拿了點藥并囑咐她吃藥的時候不能用茶水服藥。這令苗苗非常疑惑,于是她問媽媽其中的原因。媽媽告訴她:‘具體什么原因,我也不清楚,但是用茶水服藥的話,藥效就會下降,這樣你的病就好不了了!’”然后,教師可指引學結合本章節知識,幫助苗苗解決一下疑惑,這樣學生很快就會想到“酸堿中和”的道理,而且也能對“酸堿中和”形成深刻的認知。又如,在講“金屬與礦物”的知識點時,教師可結合一個又一個的生活情景來引出本章節的化學問題:“李明家里空調架子生銹了,思考一下為什么?生銹的物質成分有哪些?”“嬌嬌媽媽讓她買一口炒菜鍋,超市里有兩類,一類是鋁鍋,另一類是鐵鍋,如果是你你會選什么鍋,為什么?”等等,通過這些問題來將學生的思維引向生活當中,讓他們能夠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實物或者現象來看待以及理解化學,進一步強化他們的化學認知。
(三)創設游戲情景,發展思維能力
初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愛玩游戲,如果能夠將游戲引入到化學課堂,創設一種游戲形式的教學情景的話,那么化學教學效果必然會事半功倍。
例如,在講授復習“物質分類”時,教師可引入一個“卡牌游戲”。首先,教師可指引學生自由結組,學生既可以兩兩一組,也可以四五人一組。然后,為他們發放一些提前制作好的“化學物質牌”,指引第一個學生出示一張“化學物質牌”,剩下的學生需要根據牌中物質的屬性來出示同類別“化學物質牌”,例如,當第一個學生出示的是氧化物的“化學物質牌”時,剩下的學生需要依次出示相關性質的牌。如三氧化二鋁、氧化銅、氧化鐵等等,如果牌不夠的話,學生可以用言語回答來代替“化學物質牌”。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物質分類的知識點,并且為他們化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化學知識網的構建奠定基石。
又如,在講授“化學式與化合價”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競賽”形式的教學情景,其間,教師可指引學生自行結組并且保證人數均衡、優差生比例均等,以此來營造一個以優帶弱和公平公正的游戲環境。然后,教師一方面可通過計時的方式,指引各組快速寫出所知的化學式;另一方面也可指借助“化合價口訣”來指引各組以搶答形式來解釋這些口訣。期間,教師可統計一下哪個組表現得較好,可以為他們頒發一些小禮品,或者帶領全班學生為他們鼓掌等等,通過此舉來引發學生探究思維、創新思維的發展,讓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創設實驗情景,培養綜合能力
在初中化學中,實驗教學屬于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以及化學素養的發展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所以,在情景教學思路下,積極開展實驗情景的創設也是很有必要的。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著手創設實驗情景:
1.開展趣味實驗,培養實踐能力
例如,在講授“微粒不運動”的知識點時,教師可將“鐵樹開花”的實驗引入課堂,帶領學生一同進行實驗操作,讓他們從“鐵樹開花”當中體會到化學知識的妙趣橫生,從而激起學生的自學意識和探究意識。
又如,在講授“淀粉”部分內容時,教師可通過一個“諜戰片白紙變黑字”的故事,來引出學生的實驗探究熱情,在此基礎上,指引他們通過動手實踐來進行實驗嘗試,從而將他們實驗興趣成功地轉化為學習動力,實現其實踐創新以及處理問題等能力的發展。
2.導入科學探究,培養綜合素養
例如,在講授“金屬的活動性強弱”時,教師可提出一個科學探究任務:“對銅、鐵、鋁活動性強弱進行排序”,然后,指引學生以小組探究實驗的方式來對三個金屬的活動性進行實驗驗證。最后,教師可與他們一同總結一下運用鹽溶液、氧氣以及酸溶液等驗證金屬活動性的步驟與要點。通過此舉來創設一個實驗性質的教學情景,進一步推動學生探究以及創新意識的發展,助力其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將情景教學滲入到初中化學教學中來有著諸多現實意義。廣大教師應當正視情景教學的內涵與價值,在教學實踐中,要立足化學教學特點以及學生學習規律,通過多樣化的情景創設來強化學生的化學認知,發展他們的綜合能力,為他們化學素養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宋軼華.試論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搞好情景教學的體會[J].教育,2015(038):201.
[2]秦龍芍.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9):87-88.
[3]吳光發.淺談初中化學的生活化教學[J].學周刊,2018(2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