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當前多元統計分析授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詳細分析,提出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教學改革的實施方案。為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提供有力參考。
關鍵詞:多元統計分析;教學改革;實踐教學
一、引言
多元統計分析課程是針對于統計學專業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考試課程,是在學習了高等代數或線性代數、高等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基礎課程之后開設的一門專業課。該課程內容豐富、應用領域十分廣泛,主要介紹多元統計分析的實用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密切結合。本課程的開始目的旨在培養學生對方法的理解能力,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和動手能力。但是教師按照傳統的授課方式進行講解,存在著很多不足,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二、課程現狀分析
(一)講授方式單一,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的授課方式采用的是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主要靠教師自己講解知識點及對例題進行分析和求解,整個過程都是有教師一個人完成,而學生只是作為一個個的聽眾,所以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沒有把學生很好的融入課堂中,尤其是當對公式的推導和證明是,學生有時候很難理解,跟不上聽。這樣,學生逐漸對課堂失去興趣,對學習失去信心。當遇到具體問題的實際應用時候,就導致沒有了自己動手做一做的習慣和能力。
(二)期末成績占比高。多元統計分析是統計學專業學生的一門必修考試專業課,因為課程的重要性,采用的是20%的平時成績+80%期末試卷成績。這樣就過分的強調了期末試卷的重要性,對于學生平時的參與度和表現權重降低。其實學生平時的動手能力和參與度對于學好該門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應用這門課程的應用性特別強,期末考試的試卷考查的主要方面是基礎理論和基本公式,和數據量非常小的計算題。就導致學生的分數差距不大,老師對學生學習該門課程的真實情況不能夠真正的把握。有些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應付過關,達不到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效果。
(三)重理論教學,輕實踐教學,教學內容與實踐應用脫節。基于教師日常的授課方式,主要是理論教學為主,即使是方法的應用也是僅限于課本中現有的例題講解,不能夠與時俱進的將所學習的方法應用到當前的實際問題中,有些數據已經很陳舊不適合現實的情況。并且沒有給學生動手實踐的環節。學生被動的學習,導致學生學習了這門課之后沒有得到很好地實踐練習,動手能力差。
三、教學改革方案探究
(一)教學方法多樣化:
(1)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雙教學模式,以線下教學為主,線上教學為輔。將傳統的先教后學轉換成:學-教-學。即:預習、上課、復習。每一章節內容,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利用學習通平臺建立多元統計分析網絡課程。上傳教學輔導材料,課程視頻材料,教材課件等資料,讓學生提前預習,對于預習中存在的問題由課代表匯總,上課之前反饋給任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環節,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講解知識點,并將學生提出的疑問融入課堂加以解答。這也稱為任務驅使式的教學方法。
(2)上好第一節課。每一門課程的第一節課非常重要,統計學專業的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課,學生們充滿著期待。授課老師在第一節課時應該介紹一下多元統計分析的起源、發展和應用領域。讓學生們對這門課有一個整體認識和了解。還可以給學生介紹相關的實例,讓學生知道這門課的重要性。同時老師也要通過介紹課程特點,向學生傳授學習方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3)統計學軟件與理論課程教學同時進行。實際教學部分給學生講解SPSS軟件的使用,讓學生自學SAS軟件。講完基礎理論部分,就給學生們講解多元統計中的實用方法。在統計學方法原理和步驟和例題講解完成之后,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安排一次實踐課程。可以由專門的實踐教師進行講授,將統計學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從分析問題的實際背景入手,到數據的選取和處理,再到方法的運用等每一個環節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處理。在實踐課程中的實例一定及時更新,盡量選取一些最新的實際問題進行分析和求解,這樣可以使教學內容與時俱進,不斷充實和完善,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4)讓學生建立學習小組,鼓勵參加競賽。競賽主要有數學建模競賽,市場調查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大學生建模競賽和市場調查大賽都是統計學專業學生的重要的競賽,通過對歷年競賽題目的分析,經常會用到多元統計分析中的方法去解決實際問題。有效的激發學生從理論到實踐思想意識的轉變。所以在每章方法學習之后,給學生布置作業,親自動手做一做。可以用期刊網上的現成文章中的數據進行實踐,把小組做的過程詳細記下,每一方法的內容學習完畢,都會留出一次課程給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上臺把小組的成果分享給大家,這樣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鍛煉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為學生參加競賽和撰寫畢業論文打下基礎。
(5)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在授課過程中,結合所學的方法,安排3-5次期刊論文的講解。對于某篇期刊論文進行深入的分析和講解,不但讓學生了解方法的應用領域以及如何應用,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鼓勵學生對學習的方法應用到實踐中寫成論文進行發表。不但鍛煉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還減輕了學生對于畢業論文的壓力。
(二)考核方式多樣化:課程的考核是對學生學習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的檢驗,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改革之后的課程考核由以下幾方面組成:(1)平時成績占20%,主要包括:平時作業,課上回答問題,出勤等。(2)期末筆試成績占50%,主要考查學生對于基礎知識和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3)上機實踐成績占30%,主要考查學生應用統計學軟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4)附加分數5分,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和發表論文。如果參加競賽并獲獎或者利用所學多元統計分析知識點撰寫論文投稿的同學,考試成績額外加5分。
四、總結
多元統計分析課程是統計學專業的一門必修考試課程,通過多年對課程的教學和對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習效果的研究,總結了學生的學習現狀以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針對現狀提出來今后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改革,使學生由被動的學習,變成學習的主人。課程還會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和進步。
參考文獻:
[1]何曉群.多元統計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2]王繼昌.《多元統計分析》課程傳統教學的改革與創新[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07).
[3]馬蘭,張祖峰,武以敏,李壯壯.多元統計分析教學方法的改革[J].陰山學刊.2017(10).
[4]覃光蓮,朱強.多元統計分析課程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實踐[J].數學教學研究.2012(11).
[5]王靜敏.多元統計課程的創新改革研究[J].統計教育.2007(10).
基金項目:唐山師范學院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16001018)。
作者簡介:朱艷偉(1979-),女,滿族,河北唐山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