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諾言
摘要:隨著從傳統的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初中語文課程的改革也在進行中。在新形勢下,如何深化課程改革,優化語文課程教學,使語文教學適應學生的成長發展,成為初中語文教師關注的焦點。從教學策略上來說,優化初中語文教學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是本文要探討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程;教學效果
隨著新課程的深入和發展,今天的傳統教育逐漸轉向素質教育,母語教育的語文教育面臨著困難的任務。在這樣的機遇和挑戰面前,語文教學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語文教師需要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師,要摒棄傳統教學的弊端,積極探索創新的教學策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努力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做好準備。根據自己的教育經驗,從教育活動的設計、教育內容的優化等方面,具體討論了中學語文教育戰略的優化。
一、應用信息化技術,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不僅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發生了翻天復地的變化,也改變了當今的知識獲得方式。在現代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利用互聯網在教學過程中的強大互動功能,為學生收集與教學相關的教學資源,或利用多媒體設備,動態向學生展示教材教學內容,如圖片、視頻等,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
例如,在教學《鄉愁》這一課程內容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可以在輕松活躍的環境中更為深刻的感受語文學習的樂趣,教師就可以以信息技術的運用,來進行具體的教學活動。在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在教育網上收集有關“思鄉”這一主題的歌曲,制作成課件,帶入教室為學生播放,讓學生在感人的旋律和深刻的歌詞中,更深刻地理解文本作者表達的濃厚思鄉情調。又如在教學《春》這一文本內容時,為了使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促進學生的課程知識內容理解,教師可以在課文導入部分,收集有關春季美麗的美景圖片,制作成幻燈片,給學生播放。讓學生通過閱讀和觀看圖片,來感受春天的美,感受自然的美。運用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給學生帶來審美情趣的熏陶,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積極意義。
二、積極組織合作教學,加深學生互動交流
新課程教學理念明確提倡培養學生合作探索精神,小組合作學習對學生自主探索意識的培養具有積極推動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深化發展,合作教學逐漸被各學科教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其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也愈來愈大。在實際中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科學劃分小組,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不僅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在語文學科的特點上,合作教育的開展也為學生提供了表達自己的機會,通過積極引導學生交流,有效促進了團隊成員的相互學習。
例如,在教學《最后一課》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科學的開展合作教學,來為學生進行具體的學習指導。在教學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語文基礎和學習能力,科學地將學生分成4到6個小組,讓學習小組討論誰是小說的主角。在反復閱讀課文后,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討論交流,提出自己的觀點,同時重視聽別人的意見,由組長整理討論的結果,在報告中展示。又如在教學《三峽》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同樣可以運用這一教學模式,首先讓學生熟悉課文,并按科學分組的原則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組,之后教師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組內自主探索學習,通過閱讀課文中的重點和難點詞匯,在共同翻譯課文基礎上進行討論交流。在這一過程中,由教師應仔細觀察各組學習活動,積極啟發和引導學生交流,切實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
三、注重教育聯系生活,促進學生知識理解
不論是哪一學科,其知識學習都是源于生活,最終回歸生活,語文學科也不例外。語言文學處處散發著生活的氣息,生活中也有語言文學,兩者之間密不可分。在初中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日常生活教學資源的開發利用,將其作為初中語文教學資源獲取的重要途徑,同時對日常生活教學中可用的材料進行歸納整理,積極運用到課程教學中,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學《羅布泊,消逝的仙湖》這一文本時,為了深化學生的知識理解,促進學生的知識掌握,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積極聯系學生日常生活。以對話的方式,讓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中有什么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或者是自己觀察的校園中有哪些隱藏的環境問題?以生活性的問題設置,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積極回答,通過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可以積極自主表達。在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內容,了解羅布泊消失的原因后,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引導學生討論環境污染行為、資源浪費等問題,并據此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又如在教學《背影》這一文本時,教師同樣可以挖掘其中的生活因素,為學生安排具有教育意義的課后作業,讓學生回家觀察自己的父母,畫一畫他們的背影,進一步比較爺爺奶奶,說說自己的體會感受。通過這一教學方式運用,來有效鞏固學生學到的知識,提高課程教育效率。
總之,在新的教育環境下,要切實提高初中語文課程的教育質量,教師必須重視專業技能和職業素質的提高,積極確立終身學習理念,探索科學有序的教育策略,實施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使學生真正參與學習。
參考文獻:
[1]王健.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策略[J].考試周刊,2018(27):55.
[2]嚴有年.新課改實施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A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