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反思能力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能力之一,大量的教學實踐和測驗證明擁有較強反思能力的學生對數學新知識接受程度更高、對例題更能舉一反三、對問題能更快得出正確的解題思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高。但現實是普遍的學生反思能力比較弱,甚至教師教什么就是什么,對所學知識不加思考,遇到換題不換解題方式的問題就束手無策,因此,需要一些有效的教學策略改變這一現狀,提高初中學生數學反思能力。
關鍵詞:初中學生;數學;反思能力;策略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只學習不反思,學生就會因為沒有深刻理解所學知識而陷入迷茫中,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經提出了這一點,可見反思能力對學生的重要性,尤其是學習理論性特別強的數學,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面對的問題是千變萬化的,但總的來說萬變不離其宗,解題思路是可以復制的,這需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反思、歸納、總結,才能做到活學活用。教師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1.舉一反三,創設相關情景
初中數學知識有很多是和生活有著比較強的關聯性的,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創設一些和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情景,并根據這些情景提問,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并且還可以提高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初二數學下冊《相似三角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相似三角形的性質求一些生活中的一些未知數,比如河的寬度、教學樓的高度等等,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后,教師可以問學生一些和經營銷售、利潤、年利率、房產等相關問題,例如成本價30元的一個玩具,超市賣60元,那么超市一個月可以賣400個,但是如果售價每漲1元,銷售量就減少5個,問:怎樣定價,才能每個月純賺15000元?每個月能賣出多少個?學生挺通過反思教師給的例子,就會明白生活中很多問題原來可以通過所學知識來解決,而且不同問題可能有著相似的解決思路。
2.提出針對性問題,引導學生反思數學概念含義
數學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大部分學生在學習之后只知道有這么個概念,而且這個概念可以用來解一些相關的數學題,但是要讓他們講出對概念的理解時卻開始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所以需要教師通過一些教學技巧來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并且在實際運用的時候,知道什么樣的問題應該用什么樣的概念來解決。
例如,每當學習完一個數學概念后,先讓學生讀通讀順并自行理解,然后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反思這些概念的含義:“合上書本,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這個概念描述的是什么?”、“生活中你碰到過什么問題是可以用這個概念解決的”、“這個概念是否似曾相識?”比如在學習圓的性質時,可以通過這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反思“思考一下,滿足什么條件才是圓?”、“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形的?”、“半徑和直徑的關系是什么?”、“直徑和圓心的關系是什么?”等。要注意的是,所提的問題要符合學生數學思維發展和認知特征,不要偏離生活和他們實際學習情況太遙遠,否則學生無法回答這些問題。通過這些綜合性的問題引發學生對概念進行多方面的反思,加深學生對初中數學概念全面性的認知和理解。
3.通過錯題集,培養學生反思能力
如果學生不重視自己曾經犯過的錯誤,那么今后他們都很難改正,所以無論是作業還是試卷或者是其它練習冊上的習題,只要做錯了,學生都應該把它記錄在錯題集上,并且反思自己做錯的原因,并把原因標注在錯題集里,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相關數學概念還沒有掌握好,或者是忘記相關計算公式等。通過做錯題集進行反思,不僅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日后相關題型的錯誤率,還可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穩打穩扎,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并通過強化練習和詢問教師或其它同學改正錯誤,對相關知識點掌握地更全面。
雖然錯題集需要學生自覺完成,但是教師在這方面要做一定的指導,并且定期檢查來監督和幫助學生系統地建立一個完善的錯題集。1、對于錯題,要全部摘抄下來,并且寫清楚這道錯題的來源(課后練習、試卷或練習冊)。2、寫清楚做錯的原因,這可以鍛煉學生的反思能力,如果學生想不明白為什么會錯,一定要問同學或問教師,把錯誤的根源徹底揪出來才能避免日后再犯同樣的錯誤。3、把正確解題步驟寫上去,不管是基礎的算術還是一些比較復雜解題過程都要完完整整地寫上去,并且通過反思,發現了多種解法,也可以把全部解法都寫在錯題集上,對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有很大的益處。4、對錯題要堅持閱讀,每周要定時對錯題集進行瀏覽閱讀,可以是課間時間、自習課、周末或者是其它閑暇時間,并對錯題再次反思做錯的原因,還可以將下方的解題過程遮蓋住再做一遍,看看自己是否還會做錯,這樣不僅能極大發揮錯題集的作用,還能幫助學生規避同類型的錯誤,提高學習成績。
結束語:
反思能力的培養是可以從多方面著手的,并且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有意為之,無論是創設場景、提問還是指導學生做錯題集亦或者是其它,通過這些教學方式使學生從被動反思變成主動反思,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數學創造性思維,對教師而言也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定制的教學任務,師生一起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周俊秀.談談對初中數學教學反思的認識[J].學苑教育,2016(6):87-87.
[2].黎慶初.初中數學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培養[J].科教導刊(下旬),2017(5):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