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作業,一直是教學工作中一個頭疼的問題。學生作業上交率不高,出錯率倒很高,還有抄作業現象較普遍,做過的題在考試時還是不會做等等。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教學工作中有一些探索:
一、 同桌互改法
第一步,每個人的作業完成以后,先讓同桌檢查,同桌檢查完以后在后面簽上自己神圣的名字!這樣每個人的作業后面都會有另外一個人的簽名,我每次收作業都要看后面有沒有簽名,沒有簽名的我拒收。我本以為這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但實施起來還真是費勁。每次都有沒簽名的,我對沒有簽名的除了拒收外,還要懲罰當事人。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后,我收上來的作業都有另一個人的簽名,沒有人敢交不簽名的作業,因為那樣會受到懲罰。
第二步,當每個人的作業上都有另一個人的簽名之后,我就開始強調簽名的神圣與嚴肅性,名字不是隨便簽的,你得對你的簽名負責!交上來的作業如果被我發現沒完成、不認真、有錯誤等,將會懲罰簽名的人,說明你沒有用心,明明有錯你也簽名?為了讓他長點記性,我會讓他完成搭檔沒完成的、不認真的地方。對于他沒有發現的錯誤,說明他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不透徹,我會讓他自己找三個和這個知識點相關的題,完成后交給我看,或者自己梳理總結本知識點,并就本知識點自己出三個有質量的題,然后交給我,直到我認為合格為止。這樣做既懲罰了他,又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得到強化,而且學生還樂于接受。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當然懲罰只是手段,我們不是為懲罰而懲罰的。
第三步,對于作業的主人,我有更加嚴格的要求。我對他們講,當你覺得自己的作業十分完美的時候,你再拿給你的搭檔檢查,這既是對他人的尊重更是對自己的負責。如果對方檢查出你的問題,給你提醒后你沒有做出積極反應,也將受到懲罰。
這兩步的實施最難。一開始的時候,幾乎沒有合格的作業,如果懲罰的話,面太大,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我只是把作業打回去,指出問題,限時改正。待情況有了好轉,我才開始提高我的標準,加大懲罰的力度。我就這樣堅持著,又過了一段時間,出現了令我欣慰的結果:學生作業很認真,做的人認真,改的人更認真,上交率齊全,正確率幾乎100%。
第四步,收作業的時候,我只收一半人的作業,就相當于了解了全班學生的情況。由于只收一半,作業批改量變少,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每本作業進行更加細致的批改。所以學生就更得認真對待自己的作業,無論是作業本的主人,還是給他檢查的搭檔,因為他們知道我作業批改很細,即使是微小的失誤也無法逃過我的眼睛,比如錯別字,書寫不規范等等。檢查的人雖然沒寫作業,但他必須比寫的人還認真,他必須會做,否則檢查不出問題。
二、 X氏作業法
有時候學完一段內容后,我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或個人)就所學知識自己研究編題,然后在班里展示,評出最佳題,再以這個小組(或個人)的名字命名為X氏智慧,作為全班的作業。
開始的時候,學生根本不知道從何處入手,他們說只會做題,哪里會編題。我告訴他們,沒關系,慢慢來,你們要相信自己的智慧,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編題,也沒有人就只能做題不能編題,說不定到最后你出的題會達到高考題的水平。
學生們有了自信,開始動手了,但學生們編的題是千奇百怪,有的根本就什么都不是。于是我開始指導,不斷修正,給他們一些參考,讓他們明白通過什么手段來完成對一個知識點的考查檢測。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編題的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編出的題有點像那么回事了。關鍵的是他們的積極性很高,而且都在心里和對方較勁,一定要編出最好的題(而要編出好的有質量的題,就必須有扎實的知識基礎,不僅對知識的理解要透徹,還要達到熟練運用的程度,這樣無疑是對學到的知識的又一次強化),因為都想使自己編的題被命名,成為全班的作業!那樣他們至少會自豪一個星期呢。
三、 個性作業法
我們必須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千篇一律的作業無法適應全體學生。有的學生很聰明,基礎又好,做老師布置的作業易如反掌。對于這樣的學生,我告訴他們可以不做老師布置的作業。如果覺得太簡單,那就自己去找題做(就像會吃的雞自己找食一樣),需要我改的話盡管交來。如果不打算在這方面深造也可以什么都不做,我允許他們不交作業。因為我知道他們即使不做作業也依然能夠考得很好。對于基礎比較薄弱的學生,我會針對他們的實際情況,專門給他們布置適合他們程度的作業,有時甚至是讓他們回顧整理初中的相關知識。即使是同樣一套題,我也是按照難易程度讓學生選擇做,比如1-10題屬于初級,11-20題屬于中級,21題以后有一定難度,每人根據自己的程度選擇做10個題。一般情況下,沒有人希望別人說自己的程度低,所以學生總是選擇最高級的來做(相對于自己)。
對于記憶力比較好的學生,我會要求其給我講述所學內容;對于懶于動手的學生,我會要求其整理好筆記交給我看;對于善于思考的學生,我會要求其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升華;有的研究試卷,寫出書面提高計劃;有的提交觀察筆記;有的是調查總結等等。總之,我的學生的作業可謂是五花八門,但有一點是不能改變的,那就是必須符合學生的實際,對學生本人真正有效。
這樣針對不同學生,布置適合學生個性的作業,設置不同高度的臺階,使每個學生跳一跳都能夠上得去,他就會有一定的成就感。成就感使人得到快樂,快樂產生興趣,興趣又成為他再上臺階的動力。這樣堅持一段時間后,自然就會形成良性循環,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陜西省碑林教師進修學校 李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