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音樂教學的方式多種多樣,學生能力的培養也是多方面的,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中職音樂教學的主要內容。若想提升文化素養,樹立優秀品格,就需要擁有音樂鑒賞能力。在展開音樂教學中,就需要讓學生學會感受美,欣賞美,從而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本文對此作出相關探究。
關鍵詞:中職音樂教學;培養;音樂鑒賞能力;
音樂鑒賞就是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從而得到心得體會。根據新課改革的要求,需對學生進行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感受中國音樂文化的魅力。學生具備音樂審美能力能夠激發其創作性思維能力,提高文化素養,從而實現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一、激發學生興趣,重視情感體驗
激發學生興趣是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師要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環境,從而讓學生愉悅的投入到學習中。若想讓學生具備鑒賞能力,就需要讓學生去體驗音樂中的情感。正確指引學生進行音樂欣賞,通過音樂讓學生身臨其境去體驗,如此才可以讓情感得到充分的表達。音樂作品不僅是對音樂的表達,還蘊含著情感,在音樂作品中,以詞語和旋律來體現歌曲的意境。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心理來進行情境設計,并讓學生在此階段中展開討論,從而帶動學習氣氛,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1]。例如,在學習“梁山伯與祝英臺”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一些學生認為有情人終不能成眷屬,具有歷史性悲劇的色彩。還有部分學生認為這樂曲并不代表悲傷的情感,而是歌頌了美好愛情,因此二人化成蝴蝶,成為佳話。討論過程中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見解,都能夠表達出自己對樂曲的理解,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情感,教師通過此種方式有效的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從而提升了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引導學生自主提升自身音樂鑒賞能力
中職院校學生音樂水平高低不等,因此教師不僅要給予正確引導,還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都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在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講解音樂背景以及旋律變化等相關內容,學生通過傾心聆聽,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情感,然后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讓小組彼此間分享心得。在課堂中,學生認真聆聽音樂,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勇于展現自我,從而成為課堂中真正的主人。音樂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感,主要是由于其表達方式以旋律、聲音、節奏來呈現,通過美妙的音律,讓人們感受音樂動聽的同時,還能夠在腦海中形成音樂意境。音樂意境產生的原因是想象力的體現,想象力又是音樂旋律的作用。因此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音樂情境來促進學生去發揮想象。教師以歌曲內容來設計情境,然后再讓學生將自己想象畫面盡情的表達出來[2]。
三、通過學生實際生活,提升鑒賞能力
音樂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在開展音樂的學習中,可以通過日常生活來激發學生的鑒賞能力。大部分音樂作品的情感都源自實際生活,有些頌揚愛情,有些懷念親情等等,因此,也都表現于音樂中,學生就必須通過鑒賞才能夠感受其中的內涵。部分歌曲在創作的過程中也都是體現著實際生活,那中樸實和真實的情感是音樂創作的靈感,音樂的創作形式讓其成為優美的音樂篇章,足夠證明生活中體現藝術,藝術映襯生活。不同音樂作品都代表不同的情感,且根據藝術表達形式使情感得以呈現。針對中職學生來講,就需要讓其通過實際生活進行教學活動,以生活的形式,讓學生更為容易感受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再通過鑒賞表達出自己的感悟[3]。此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的接受,從而更加有效的培養了學生鑒賞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一些歌曲,讓學生去鑒賞,比如《天亮了》這首歌,就是表達了孩子和父母間的情感,這首歌以真實的故事為創作背景,教師要向學生講述歌曲創作的背景,學生對創作背景進行了解后就能夠感受其中的情感。在進行鑒賞中,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的實際生活去體會,回憶生活中自己與父母彼此間發生的故事,通過親身的經歷去感受歌曲中體現的內涵,如此可以讓學生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進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更提升了鑒賞音樂的能力。
四、循序漸進滲透,培養欣賞能力
針對中職學生來講,音樂教學不可以采用激進的方法,而需要循序漸進的滲透,達到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目的。需要先學習基礎,再逐步深入的展開教學,在進行學習時,需要先學習音樂作品中的歌詞含義以及創作背景,通過基礎的學習對音樂進行有效理解,從而體會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在學生對歌詞含義已經有所了解的基礎上再對歌曲的旋律進行分析,由此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學習歌曲。另外,教學中還需要了解各方面知識,音樂是不分國界的,教學中可以拓展一些西方音樂,通過欣賞這些音樂的表達形式,再將其與東方音樂進行比較,體會兩者之間的共性與差別。中國音樂通過各種形式進行表達,根據不同民族以及地域歌曲也呈現出了不同的表現形式,從而給學生帶來不同的體驗。此外,對西方音樂進行學習,如《可愛的故鄉》、《牧童與少女》等,都能夠加深學生對音樂的理解,進而讓學生的審美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
五、對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正確引導
流行音樂與我國民族音樂存在諸多相同點。針對民族音樂來講,多數流行歌曲素材都出自于民歌。在流行歌壇中也涌現了一些歌手運用通俗唱法呈現民歌,也是民歌演唱的不同表現形式。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感興趣的流行歌曲及其特點,可以多曲關注學生所喜愛的流行音樂,正確的引導他們學習和感受音樂,將流行音樂中的有益元素進行吸納,調動學生對音樂鑒賞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累一定的鑒賞能力,從而讓學生全方位的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讓學生的音樂素養得到進一步提升,提升學生音樂審美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音樂專業知識對學生進行引導,幫助學生對他們喜歡的流行音樂作出分析。讓他們能夠對流行音樂進行正確的辨別,使能夠收獲更多的音樂知識,體會各種音樂文化融合的魅力。還可以將一些詩詞以及散文有效的與音樂結合,體會音樂與詩詞的完美結合,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
六、有效利用新興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多媒體課件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讓音樂教學資源得到進一步開拓,很大程度的補充了音樂教學過程中教材的不足,更加有效的完善了音樂教學中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資源。在教學中,多媒體教學通過其獨特的視頻畫面感,讓學生更加直觀的感受音樂中的情景性,讓音樂更為生動具體,提升了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同時讓學生的音樂綜合素養得到有效提高。
結束語
綜上所述,鑒賞音樂就是人們通過傾聽音樂體會其中蘊含的感情。在中職音樂鑒賞課程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了解音樂的創作背景,從而感受作品中所體現的內涵以及情感。在音樂世界中盡情的體悟音樂的真諦,讓學生通過音樂獲得美的感受,從而為終身學習音樂、欣賞音樂打下穩固的基礎。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開啟了學生的智慧,陶冶了學生的情感,培養了學生創造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學習使情感得到了升華,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在培養學生音樂鑒賞能力的同時推進了學生綜合素質全方位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龍玉梅. 試論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能力[J]. 小品文選刊:下, 2020(2):81-81.
[2]李筱雯. 芻議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鑒賞能力的培養[J]. 教育觀察(上旬), 2019, 8(2):15-15.
[3]張龍剛. 淺談中職音樂欣賞活動教學中學生情感及能力培養[J]. 發明與創新·教育信息化, 2020,(1):56-56.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中等職業學校 廖晨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