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雯婷
摘要:紅色精神,是融于中華民族血液中的精神;是中華兒女戮力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力量源泉;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高度凝集。紅色精神激勵著當代大學生們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新時代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著許多問題,文章從紅色精神的內涵與價值展開,結合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挑戰,分析研究將紅色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建議。
關鍵詞:紅色精神;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
1、黨史教育背景下紅色精神的內涵和價值
紅色精神,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以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理論為指導,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過程中所積累并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紅色精神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在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圍繞不同時期的歷史任務,付出艱辛努力甚至是鮮血和生命的代價而創造產生的。紅色精神具有中國特色和時代特點,它既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又是對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紅色精神包括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精神,比如井岡山精神、古田會議精神、長征精神等;又包括和平建設年代的紅色精神,比如“兩彈一星”精神、大慶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等。紅色精神內涵豐富,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資源,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紅色精神具有凝聚價值,革命戰爭年代的紅色精神是在革命的熔爐中錘煉出來的寶貴精神,其中大多體現了高尚的愛國主義精神,對人們來說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使紅色精神具有了凝聚價值。所以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利用紅色精神培育大學生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關系到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的重要問題。紅色精神具有激勵價值。在革命戰爭年代所形成的紅色精神激勵著無數革命志士前仆后繼,終于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在和平建設年代所形成的紅色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激勵全國人民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而不懈奮斗。紅色精神催人奮進,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應充分利用紅色精神,激勵大學生培養艱苦奮斗的品質,激發大學生使命意識和責任擔當。紅色精神在人的價值理念、道德品格和思想方法等方面對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培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水平、提高大學生文化修養與政治覺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豐富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增強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對于當今高校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面經濟全球化、社會轉型期等形勢帶來的負面沖擊,做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培育時代新人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2、黨史教育背景下將紅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
2.1深化社會實踐,激發主人翁意識
作為黨一直以來所秉持的作風與傳統,理論聯系實際不僅僅是黨的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更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必須遵守的規則,只有確保理論教育和實踐教育相輔相成,和諧共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真正擲地有聲。作為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必須要切實發揮帶頭作用,以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基礎平臺,加強紅色精神的傳播和滲透,讓紅色文化走進青年大學生的方方面面,用紅色精神文化讓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更加明確和堅定。同時,要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域內的紅色資源,讓大學生的精神家園得到充分的滋養,從而使其成長為能夠獨當一面的共產主義接班人。高校對實踐育人的體系管理必須要規范化,所開展的實踐活動不能只在乎數量而忽略了質量,只重視形式而不在乎內涵,要真正地在青年大學生的心田種好紅色之種子,愛惜、呵護它,讓它茁壯成長,最終實現個體的成熟和蛻變。實踐活動的具體落實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進行如走進紅色基地進行黨性教育等一系列校外參觀學習的活動,也可以進行對老紅軍、老黨員進行慰問走訪等交流活動,還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志愿服務。
2.2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形式
紅色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創造的,是整個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是對大學生群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寶貴財富。紅色精神要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持續不斷地豐富教學內容與教學形式。身處教學一線的思政課教師需要堅持不斷深入挖掘紅色精神,豐富教學內容,真正做到拓展課堂外的知識,深挖教材及相關的內容,結合新時代背景講授理論,重溫和正視紅色歷史,引導大學生去理解和感受革命歲月流傳下來的精神,由此加深大學生內心深處對紅色精神的認同感,才能使得紅色精神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歷久彌新、代代相傳。針對教學形式,需要更多地發揮學校平臺的功能推動紅色精神的發揚。校園文化是一個大學精神風貌、文化底蘊、辦學宗旨的充分體現,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利用學校平臺不僅可以舉辦各類關于紅色精神的學術講座與報告會,還可以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合作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比如祭奠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聆聽專題黨課等活動。在拓展視野、豐富知識的同時增強大學生對紅色精神的認同感。用紅色精神的內涵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從而激發起他們民族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學校還應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尤其是紅色社會實踐活動,這對于引導大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錘煉意志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起著重要作用。通過社會實踐讓當今大學生體會到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提升他們的思想內涵和政治覺悟,鞏固愛國主義教育和理論知識學習的成果,使學生真實地感受紅色精神與革命歷史。
結束語
目前,有關紅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的學術研究取得了許多成果,基本解釋了紅色精神的內涵要義、運用紅色精神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紅色精神等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把紅色精神融入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弘揚紅色精神的手段和方法,使紅色精神更“接地氣”,提升新時代大學生的轉化能力、知行合一,使他們在日常的學習與生活中弘揚紅色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參考文獻:
[1]孔令霞,許國成,林小敏,李薇.新時代紅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和實現路徑[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2(06):670-676.
[2]馬娜. 山西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D].太原理工大學,2016.
[3]李林. 關中紅色文化視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4.
項目編號:S202114390037
項目名稱:黨史教育背景下紅色革命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融入與踐行
2021年陜西省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