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梅
摘要:擴展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對于數學學科而言,由于初中階段學科難度加大,家長指導子女學習的能力比較有限。基于城郊初中學生學習數學存在困難的現狀,可以采用“和諧互助牽手共贏”的課堂教學策略,力圖讓“每個學生都能學習”,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學好數學。本文立足牽手課堂提出具體的教學實施策略與評價機制。
關鍵詞:城郊初中;牽手課堂;教學策略
一、初中數學牽手課堂概述
城郊初中數學牽手課堂教學策略,就是結合我校地域特點(郊區),在數學課堂上,采取“牽手”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使“差異性互補”最大化,是適合城郊初中學生數學思維發展的本土化教學方式。“牽手課堂”是在“面向全體學生”的育人理念和“每個學生都能學習”的教學理念的指引下,以人為本,尊重差異,引入“合作學習”元素,刻意放大結對“牽手”的作用,借以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發動學生互學互鑒的一種新型課堂。牽手學習法是優化傳統教學經驗而形成的新的學習方法。班級每六人為一個“和諧組”,組內根據學力差異結成3個相對等距的“牽手組”。采用同桌間左右牽手互助分享、左右牽手教學相長、左右聯手展示競答、和諧組內牽手互助等更為平等、多樣合作學習方式開展學習,調動左右手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學與教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學會學習、科學精神等核心素養。
二、城郊初中數學牽手課堂的實施策略
牽手合作應貫穿課前、課中、課后。不要將“牽手”看作是形式主義,要將“牽手”貫穿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充分發揮其優勢。初中數學課程類型大致為:新授課、習題課、復習課。針對不同的課型,要對教學策略、教學設計做出相應的調整。尤其要考慮“牽手”環節的設計。
在備課階段,將“牽手”的內容及組織形式詳細記錄下來,比如在鞏固練習時,著重提問哪幾位左手,右手進行相應評價或校正;在重難點處,如何借助“牽手”幫助中等生、學困生理解重難點;還要記錄本次牽手設計的目的以及想要達到的效果,教師要提前做預設,做到心中有數。
課堂上,靈活運用“牽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礎題多提問“左手”,右手給予評價,避免了傳統課堂上教師“一言堂”式的講解,盡可能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比如在學習正方體、棱柱、棱錐的展開圖,給“左、右手”展示的機會,看看能得到什么圖形,從直觀上加深印象,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透徹;有難度的題,右手PK,增加右手的注意力;要注意“牽手”合作的時機,不能處處“牽手”,講到重點內容、學生思維受阻、一題多解或者個人不能完成任務時,采取左右手互助的模式;牽手的方式也要靈活,大多數情況下右手給左手講,但如果左手已經明白了,也可以讓左手試著對右手闡述一下其思路,右手進行補充或校正。
小組牽手合作學習之后,教師還應該對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適當進行提高。研究表明,基于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在學習新知識之后,很少主動進行鞏固與思考。牽手合作之后,“左手”只能簡要記住“右手”的答案,具體的解題思路還是比較模糊,教師應對問題進行總結、概括,有助于“右手”數學邏輯思維的養成,同時再次加深“左手”對此類問題的理解,學生不僅僅是“學會”,更要達到“會學”的教育效果。
課后要對本節課及時做好反思,尤其是牽手環節,將出彩和不足之處做好記錄,不斷優化,還要指導牽手組在課下搞好復習,互相督促,共同進步。
三、城郊初中數學牽手課堂的評價機制
區別于傳統課堂的“選拔性評價”,提倡“發展性評價”,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從牽手合作過程中反映出學生的成長和進步。不再局限于對單個學生評價,將評價的重心轉移到“牽手組”,采用“牽手捆綁、小組捆綁”方式進行評價,“牽手”互助共同進步,帶動全組,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小組的凝聚力,形成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好學習氛圍。
牽手合作的有效性需要構建多樣化的體系來促進。以牽手組為單位,同加分、同減分,如果左手表述得非常清晰,相應的右手加1分;為提高“學優生”的積極性,如果右手的展示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一致認可,可以得到3分的附加分。在評比時,既要考慮個人加分,更要考慮牽手組的加分,設置“最佳牽手獎”,為牽手合作注入新的催化劑。教師要注重學生回答問題之后的及時評價,并且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化。在傳統的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基礎上,增加生生互評,每一次回答問題都會有牽手組同學給予評價。通過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提升,提升牽手合作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慶波. 敢問"道"在何方——"牽手課堂"的若干追問[J]. 基礎教育論壇,2018(30):12-14.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18.30.005.
[2]楊海榮. 引入"牽手"學習,打造高效課堂[J]. 新課程導學,2020(10):76.
[3]冉繼豐. 相伴好習慣,牽手大未來 ——淺談課堂行為習慣養成教育[J]. 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9):335.
[4]陳生. 讓課堂牽手生成,讓學習真正發生--“標題的含義與作用”教學設計[J].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2016(7):52-54.
基金項目:大連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城郊初中數學“牽手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編號:ND201812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