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建華
摘要:足球進校園是我國推行的發展足球、增強全民素質的一項重大舉措。足球運動的開展不應只限于城市,農村學校足球運動的開展和普及,也是中國足球最終取得進步的重要基礎。農村體育教師肩負著發展校園足球這個重要的責任和使命,所以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去深入探索和發現足球運動的奧妙和規律,為農村足球教育的改善和發展找到切實可行的途徑。
關鍵詞:校園足球;發展;教學;參與
引言
農村地區學校足球運動發展相對城市學校較為落后,主要表現在:場地建設參差不齊、器材數量少、專業教師稀缺、優秀運動員流失較多等。這些原因都會導致農村地區學校學生足球運動技戰術水平不高,運動成績較低,競技能力較弱等。要想徹底改變這種現象,就要做好足球長遠發展規劃、重視場地建設、增加器材投入、科學教學、專業化訓練,相信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教育均衡化發展的效果就會更加明顯。
1農村初中校園足球開展的現狀
1.1硬件設施的制約
由于農村經濟條件與教學水平的限制,使得在農村初中的很多學校沒有足夠大的可以為學提供足球練習的場地,一般使用的是土場地,場地中還與很多雜草且不平整,這對于學生開展足球練習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在學生不注意的①情況下也很容易出現受傷事故。除此之外,還有足球器材的制約,在農村初中教學中一般一個學校只要2~3個足球,嚴重的是沒有足球,這就是使得很多學校沒有辦法開展足球運動課程。
1.2教師團隊的制約
由于足球運動課程的特殊性,這就要求該課程應該有較為專業的師資力量與師資團隊。但是根據調查發現,在初中階段的農村足球教學中并沒有專職的足球教師,或者是將足球教師的任職當作福利讓其他教師兼任,這就造成了足球課堂經常呈現“放羊”的狀態。有的學校只有1~2位教師,但是他們的教學任務除了開展日常的足球課程也應該整理體育器材或者是與體育無關的其他事情。教師團隊的制約直接關系著農村初中足球課程的開展質量。
1.3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起主體作用,解決如何學的問題,一切教學活動必須圍繞學生如何學的問題來展開。在教學中,無論學生怎么想,教師只按一種方法教,無論學生如何做,都必須圍繞一種模式來練,沒有想到“學生想學什么,想如何學”的問題。所以說,現在的足球教學中缺少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只有融入學生“我想怎么學”,再按照學生“我想如何練習”來展開教學,就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質量也必定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了。比如有學生在練習足弓傳接球的動作時提出,分別在草坪上和跑道上進行練習,因為這兩個區域的地面的堅硬程度不一,草坪上松軟,感到球便于控制,有較好的球感,如果到了堅硬的地面上,由于球的彈性增加,控制球的難度就大大地提高了,所以在不同的地面上練習,便于學生在各種環境下控制球,提高學生控制球的能力。
2農村初中校園足球活動發展對策
足球活動在農村初中校園的展開有著很多的阻撓與困難,但農村初中校園足球活動的發展也并不是沒有希望,在有限的條件下,改善發展校園足球活動,對于學生在校生活的提升以及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
2.1配備相關足球設施
農村初中校園相較于城市初中校園在經濟支持方面有著些許差別,所以對于足球場地以及配備設施等方面可以退而求其次。首先在農村尋找寬闊的適合作為足球場地的地理位置選擇不會很困難;其次是將基礎的足球設施配備齊全,主要有足球門、足球標準線的設立以及足球的購買;最后配備相關安全性器材,例如:防護手套、護臂、專用足球鞋等。這些基礎設施的配備對于足球活動的開展起到基礎性作用。
2.2加強足球教師的培養,增加相關師資力量
農村初中校園在體育教師人數和質量上都不夠重視,而專業足球教師人數又非常的少。在此條件下可以令學校申請調任一名專業足球教師來對校園中其他年齡適合的體育教師進行足球專業培訓,在足球知識以及足球動作等方面加強專業度,在有限的條件下將足球方面教學做到專業化。同時可招收足球師范專業學生進行校園實習,這樣不但可以增加相關師資力量,對于足球教師的培養也十分有利。
2.3提高活動經費,加強足球活動的組織
因傳統活動經費調撥途徑單一,經費數額有限,導致很多足球活動的組織無法順利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學校可以轉變思路,尋求其他經費途徑,其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以拉贊助的形式擴大足球活動經費數額。學校可以通過尋求聯系相關體育用品單位或者其他學生用品企業等進行活動贊助,達到雙方共贏。
2.4增強農村校園足球活動的宣傳
增強農村校園足球活動宣傳首先需要學校領導轉變傳統教學思路,意識到足球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足球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學生體格,對于學生競技精神的培養以及團隊協作的培養都十分有利,另外,足球運動時間較長,對于學生耐力的培養也有一定作用。在了解足球活動對于學生展的益處后,學校對于足球活動的宣傳會更加積極。
2.5完善足球體制,鼓勵學生參與
為了鼓勵更多的農村孩子參加到足球運動中,我們應該進一步完善足球教學相關的各類體制。如凡積極參加了初中足球隊的學生升學時,適當放寬文化課分數;中考中增加足球技能優先錄取;鼓勵學校之間開展校園足球聯賽;對足球教師評優樹先優先考慮;改進足球考試方法;嚴格足球考試制度等措施。以適應不斷提高的校園足球運動要求,促進農村初中校園足球整體發展,使學生、家長、老師從七年級就開始關注足球運動、重視足球運動,這才是讓校園足球良好發展的最好方法。在足球訓練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可以喜歡足球,積極參與足球訓練,提升我國中學生整體的足球水平。
結束語
初中階段是進行足球知識內容和相關技能學習的重要時期,由于農村學校足球起步較晚,硬件設施和師資力量薄弱,解決這些突出問題,還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和物力。農村體育教師肩負著發展校園足球的責任和使命,所以要求我們必須不斷去深入探索和發現足球運動的奧妙和規律,為農村足球教育的改善和發展找到切實可行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劉紅軍.試論農村初中足球社團與校園體育[J].課程教育研究,2020(13):233.
[2]把余福.農村初中體育足球趣味性教學策略淺析[J].新課程(下),2019(10):169.
[3]張建軍.初探農村初中開展校園足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9(4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