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必須轉變單一的教學方式和落后的教育理念。要圍繞學生的發展需求,基于語文學科對其文化修養和道德品質的啟蒙、熏陶和培養價值,來開展高效、趣味的教學活動。國學經典在其中的應用,則能以更加趣味的形式讓學生理解語文知識,發展文學修養,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于其內心厚植愛國情懷。文章對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國學經典;應用
隨著國學經典近年來向小學語文教學的逐漸滲透,越來越多的創新教學實踐得以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簡單的滲透和高效的教學之間的差距在于方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所以各語文教師還需以小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發展實際為依托來分析國學經典的教學價值,因勢利導,因材施教,讓其助力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國學經典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
(一)增強教學趣味
國學經典中都是凝聚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學精粹,其濃厚的文化氣息,其內容的包羅萬象,其語言的多元風格,是對小學語文教學的極大豐富和發展。即便涉及一些難以理解的語文知識或道理,也會以童趣、形象的故事或寓言,發揮小學生極強的感知力、感受力來傳遞之。學生的學習體驗被極大豐富,教學趣味性得到了有效增強。
(二)營造開放課堂
國學經典教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為國學經典浩如煙海,相比一本單薄的語文教材而言,是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學生接觸國學經典,可以見識更多的文化元素,例如成語、語言、詩詞等,感受更多的文化、社會、自然風光。二為小學生總是充滿許多奇思妙想,所以在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受到其中廣闊知識、思想的啟發,能產生更多的靈感,激發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其思想擺脫當前時空的束縛,盡情地遨游。
(三)傳統文化啟蒙
國學經典著作都是凝聚著前人人生經驗、生活見聞、哲學思想等多樣化的豐富內容。小學生的三觀、思維尚處在發展的開端。通過誦讀、學習國學經典,學生自身的認知、思維方式、思想、情感、態度等,都會受到作者或著作中角色的影響,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三觀。并且國學經典的趣味性和濃厚文化氣息對學生的熏陶和感染,也會在增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培養愛國情懷的同時,培養其繼承和弘揚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的責任意識。
二、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開展國學經典誦讀,熏陶情感
誦讀國學經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實現情感熏陶,加強對優秀傳統文化感知的重要途徑。能讓學生能通過誦讀來感知作者和其中人物的人格魅力、思想、道德、情操[1]。例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古詩三首》中學習杜甫的《絕句》、蘇軾的《惠崇春江晚景》、曾幾的《三衢道中》時,教師可以先請學生高聲朗讀古詩,獲得對其的初步觀感,并簡要敘述自己朗讀后對古詩主要內容的理解。然后教師利用課件或視頻來幫助其更準確地把握詩句內容,深入感受幾位詩人對春景的贊美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教予學生基本的誦讀詩詞的技巧,比如抑揚頓挫、融情于詩等。再讓學生將自身所感知到的情感轉化到對古詩的真情誦讀中,學生就能同時發展閱讀理解能力、個人三觀和培養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除了教材中的優秀國學內容,教師還可融入與所學課文強相關的其他國學經典,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等。讓學生接觸更多的春季寫景敘事的優美詩文,強化對這些優秀著作的感知,強化學習興趣。
(二)課外經典群文讀寫,發展能力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材中能夠適應其發展水平的國學經典僅僅是極小一部分。更多的課外國學經典還需要教師調動其學習興趣,多開展課外國學經典學習活動,以促進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所以教師可以選擇在課堂內外組織學生開展國學經典的群文閱讀與寫作結合的教學活動,通過共讀、共鳴、共寫來實現從基礎向高階認知的發展和有關能力的培養[2]。比如在學習了上述的幾首主題為“春”的詩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搜集其他三個季節的有關國學經典詩文,開展小組內的四季詩文群文共讀活動。以默讀、朗讀、集體誦讀等方式,感知詩文內容。隨后,指導小組成員通過對詩文共鳴來感知詩人所描寫的四季美景,感知詩人所融于景物中的個人情感和價值取向。同時要積極鼓勵小組內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分享,以集體智慧幫助個體提升認知,實現對學生文學修養和思想道德的引導和塑造。最后教師可以請學生將自己對某一首詩,某一個季節詩文,四季詩文學習和分析之后的心得以白話文、詩詞等方式表達出來。可以自己獨立寫作,也可以小組成員每人負責一部分合作完成。在寫之前要與同伴相互探討,寫完后也要與同伴、教師交流分享,以確保每個學生在讀寫前后的認知都能不斷更新和發展。
結語
重視小學生全面發展,德育為先是現今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育人目標。國學經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能讓這一目標更好地落實。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由課內的國學經典內容向課外遷移,或借助課外的國學經典解讀課內的國學經典內容。一方面通過誦讀教學、知識教學等方式積極擴展學生文化視野和積累人生經驗,培養對國學經典的學習興趣,發展德育并營造濃郁的文化氛圍。另一方面要實現國學經典群文閱讀視角下讀寫的有效結合,發揮集體智慧對個體認知與能力的帶動作用,讓每一個學生個體在學習國學經典的過程中都能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尚萬意.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新課程(上),2019(12):323.
[2]蒯燕.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19(33):142.
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汶城實驗小學 齊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