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艷莉


摘要:目的:觀察在早期老年性腦梗塞患者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所取得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在醫院中接受腦梗塞治療的64例患者,隨機分組法,每組32例。常規護理法用于對照組,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用于觀察組。結果: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STREAM及ADL評分和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早期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護理中,應用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關鍵詞:中醫護理;現代康復護理;腦梗塞;治療效果
腦梗塞疾病的產生,受腦部位置處的血液供應出現障礙有直接關系,患者的腦組織處會出現軟化及缺血性壞死,臨床癥狀以吞咽困難、語言不清、半身不遂及肢體功能異常有直接關系,患者生活質量嚴重下降。為了提升疾病康復效果,應給予患者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20年1月份至2020年12月份在醫院中接受腦梗塞治療的64例患者,隨機分組法,每組32例。對照組,男、女為16例和16例,61-83歲,均值(73.6±2.7)歲;觀察組,男、女為15例和17例,62-85歲,均值(74.5±2.6)歲。兩組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法,對患者的生命體征及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評估,加強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宣教。
觀察組,行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1)中醫護理:①針灸:對患者進行針灸,穴位為曲池、百會、人中、三陰交、合谷穴。直刺針灸法用于曲池、三陰交、合谷穴,斜刺法用于百會、人中穴,每日1次。②推拿:對患者手和足部位處的三陽經脈穴進行推拿,每日1次。③情志護理:給予患者心理疏導,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狀態,有針對性開展護理工作,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提升疾病治療自信心。(2)現代康復護理:①肢體功能康復護理:指導患者正確的上肢擺放方法,伸展訓練應適度進行,以提升身體舒適度。給予患者下肢訓練指導,開展屈伸運動,采用上下肢聯合訓練方式,以促進患者上下肢的協調性。②語言障礙護理:對患者的發音訓練進行指導,鍛煉舌頭靈活度和唇部張合力,對患者的伸舌、呲牙及鼓氣訓練進行指導。并對患者進行發音練習指導,先訓練單韻母,之后再訓練雙韻母,提升患者語言功能。③吞咽障礙護理:為了提升患者咀嚼功能,應保證食物充分咀嚼后再咽下,每次應進食少量的食物,并控制進食速度。在進食期間,需要將吸引裝置放置在床邊,以防止在出現誤吸及嗆咳時能夠及時進行處理,避免患者出現吞咽障礙。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NIHSS、STREAM及ADL評分,NIHSS評分使用NIHSS(神經功能缺損)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STREAM評分使用STREAM(肢體功能)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肢體功能越好。ADL評分使用ADL(生活質量)量表進行評估,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好。
觀察兩組臨床治療效果,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完全消失,肢體功能恢復正常,生活能力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肢體功能明顯改善,生活能力趨于正常;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
1.4統計學處理
SPSS22.0軟件,NIHSS、STREAM及ADL評分用()表示,用t檢驗;臨床治療有效率用(%)表示,用X2檢驗,差異顯著(P<0.05)。
2結果
2.1兩組NIHSS、STREAM及ADL評分對比
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STREAM及AD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
2.2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腦梗塞疾病的產生與患者腦部血供出現障礙而引發的缺血及缺氧有直接關系,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在中醫角度,腦梗塞被納入到“血瘀”、“痹病”范疇中,倡導使用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有助于疏通患者靜脈,神經功能得以顯著改善,腦細胞活力增強,吞咽、語言及肢體功能得到提升[2]。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STREAM及ADL評分高于對照組,臨床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將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用于腦梗塞疾病治療中展現出了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應重點推廣使用。
綜上所述,在早期老年性腦梗塞疾病護理中,倡導使用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提升肢體功能及生活質量,疾病臨床治療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王軍鳳.中醫護理聯合現代康復護理對早期老年性腦梗塞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20,5(13):115-116.
[2]翟夢麗.老年性腦梗塞患者的康復護理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0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