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

摘要:目的:分析精細化護理干預對于中藥熏洗治療痔瘡術后患者的護理效果。方法:選取本院80例接受中藥熏洗治療痔瘡的患者,用隨機抽取的方法進行分組,分為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其中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精細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疼痛程度小,P<0.05。結論:對于中藥熏洗治療痔瘡的患者,精細化護理可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輕患者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復。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中藥熏洗;痔瘡
痔瘡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肛腸疾病之一,但痔瘡真正的病因不明確,臨床上最常見的病因是由人們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及不良的排便因素等造成[1]。痔瘡類型較多,內痔常排便時無痛性出血,伴瘙癢、疼痛、不適感;外痔常肛門區域疼痛和瘙癢,肛周腫脹,排便時伴有出血;混合痔同時有外痔和內痔的癥狀。輕微痔瘡通過調整飲食結構和改變排便習慣可治療痊愈,若痔瘡較大伴有劇痛時,必須通過手術治療,術后給予中藥熏洗,并結合精細化護理,可有效促進傷口愈合,提高治療效果[2-3]。本此研究中,選取我院就診的80例接受中藥熏洗治療痔瘡的患者,給予精細化護理干預,觀察研究結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于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來我院診治的80例接受中藥熏洗治療痔瘡的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以隨機抽選的方式將80例患者分為兩組,分為對照組40例,觀察組40例,其中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齡20~47歲,平均(37.52±3.10)歲;病程6個月~10年,平均(4.92±1.24)月;觀察組4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齡22~48歲,平均(38.52±4.10)歲;病程7個月~11年,平均(5.32±1.28)月。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無其他心血管、胃腸功能問題。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可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40例患者行常規護理,告知患者術后注意事項、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常規換藥、出院后健康教育等。
觀察組40例患者在此基礎上行精細化護理:
(1)心理護理:很多患者由于痔瘡的位置比較隱秘會有害羞的心理,也有患者擔心術后疼痛及傷口愈合情況出現焦慮不安心理,需為患者加強心理干預,耐心解釋,減輕患者的恐懼、焦慮心理;對于一些劇烈疼痛而脾氣暴躁的患者,我們要理解病人,多為患者考慮,鼓勵患者保持情緒樂觀。
(2)飲食護理:飲食上要保持清淡,術后當天可進行流食,術后1-2天可進食少渣的半流質,以粥、面條為主,術后3天可進食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普食,多吃水果、蔬菜,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注意營養均衡。
(3)疼痛護理:用疼痛評估量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若疼痛較輕,可通過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加以改善,如看書、聽音樂、聊天、看電視等,中度以上的疼痛患者,可遵醫囑給予鎮痛藥,以緩解患者疼痛,促進患者康復;也可局部進行熱敷和溫水坐浴,囑患者勿穿緊身衣物,以免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多以寬容、棉質衣物為主。
(4)并發癥的護理:①切口感染的護理:囑患者便后應徹底清洗,并用1:5000的高錳酸鉀溶液坐浴,結束后擦干患處進行換藥,要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②尿潴留的護理:大多數患者因麻醉反應、床上排尿等,造成尿潴留,一般情況下,患者應在術后4-6小時內排尿,若8小時后未排尿者,我們可以通過熱敷、按摩下腹部,聽流水聲等誘導排尿,誘導失敗可遵醫囑進行導尿;若患者因疼痛引起尿潴留,應通知醫生進行處理,并遵醫囑給予止痛藥。③肛門狹窄的護理:針對肛門狹窄的患者,術后5-10可進行擴肛,每天1次;術后有便意者,要盡快排便;針對肛門松弛者,術后3天,協助患者進行提肛訓練。
④大便失禁的護理:少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大便失禁,針對此現象,要及時清潔,保持肛門周圍清潔干燥,局部可涂氧化鋅軟膏進行保護,避免局部皮膚潰爛和傷口污染。
(5)熏洗護理:對于要進行熏洗的患者,熏洗前,要調好設備水的溫度及室內的溫度,保證機器的正常運行;還要告知患者做好治療前的準備,保持熏洗部位清潔干燥;治療過程中,要注意觀察病人面部表情,詢問病人感受,若病人出現面色蒼白、痛苦的表情,應立即停止熏洗,并通知醫生進行處理,還要注意保護病人隱私,盡量縮短治療時間,如有特殊情況,可對病人進行單間熏洗治療;治療結束后,要對設備進行清潔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6)健康教育:調整飲食結構,均衡飲食,多喝水;培養規律的排便習慣;定期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以促進消化,促進腸蠕動;減少坐或站的習慣,適當的臥床休息。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2)觀察兩組患者術后疼痛程度,以視覺模擬評價量表(VAS)進行評分,總分0-10分,分值越高,疼痛越明顯。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 ±s)、計數資料分別實施t檢驗與X2檢驗對比。P<0.05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評估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
術后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且P<0.05,見表1.
2.2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2。
3 討論
臨床上常用中醫熏洗的方法對接受痔瘡手術的患者進行治療,但是由于人們患病部位隱私,導致許多患者對這種治療方法知道甚少,甚至難以接受,所以患者配合性差[4]。因此,在熏洗治療之前,應告知患者治療方法、治愈成功案例及一些患者的康復效果等,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療,減少心理壓力,從而縮短治療時間,加快愈合。中醫熏洗還需要配合一定的精細化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從患者心理、飲食、運動、熏洗護理及健康指導等多方面同時進行,把日常工作細化,從而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5]。
本研究也恰好證明了這一觀點,研究顯示,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患者疼痛程度小,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具有統計學意義,且P<0.05。
綜上所述,對接受中醫熏洗的患者進行精細化護理,可減少患者術后疼痛,降低并發癥的發生,促進病人身體康復。
參考文獻:
[1]陳姝.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痔瘡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9, v.13(19):190-191.
[2]王蘊茹. 疼痛護理聯合心理疏導對痔瘡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2021,16(3):164-166.
[3]張艷. 精細化護理干預對中藥熏洗治療痔瘡術后患者的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 2019, 009(002):213.
[4]王春梅, 曹芳敏, 徐敏,等. 循證疼痛護理對痔瘡手術患者術后疼痛及創面愈合的影響[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9, 23(08):110-113.
[5]唐建花. 應用疼痛護理干預提高痔瘡患者術后生活質量[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20, 7(32):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