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麗萍
小學體育作為以身體訓練為主體環節的課程內容,突出體現對學生體育項目參與的主動性培育過程。現階段小學體育課程教學環節中,學生訓練主動性不高,對課程學習興趣不夠突出。針對這一現象教師可以在課程中營造不同教學模式,通過滲透德育環節滿足學生身體素質鍛煉基礎要求,通過開展團體合作活動培養學生體育競技意識,結合個人目標的建立,發揮運動參與的主動效果,真正提高學生在體育課程中突破自我,勇于挑戰,在自主參與中增強體育技能提高身體素質。
1 發掘團體運動特色,增強合作意識培育
以班級教學為主體的小學體育課程,在授課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課程分組,實現學生在集體項目中團隊榮譽意識和運動競技能力的發展。教師通過集體游戲的展開,讓小組間的每位學生在競技意識的激勵下,發揮體育鍛煉的主動性,并在小組配合過程中提高運動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能有效滲透德育教學樹立學生體育運動合作與競爭意識。
小學團體類體育項目主要以球類和田徑比賽為主,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運動興趣將其分成不同的運動俱樂部。如有些學生喜歡踢足球,教師可以將學生組建成一個小型團體,通過對小組間規則和基礎技巧的傳授引導學生開展趣味性比賽。學生在進行足球比賽時,需要充分發揮組間同學的配合意識,如在傳球和射門過程中其他學生應做好防守和助攻工作。但小學生由于求贊心理較強合作意識不夠成熟,往往在比賽過程中逞一人英雄。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在團隊比賽中逐步形成團體榮譽,由教師一人對著其他所有同學,讓學生感受一人比賽和多人團隊在足球項目比賽中的差異。在體育項目中滲透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能夠為后續課程中學生組建團隊運動項目時相互配合奠定基礎,同時由體育課為引子,讓學生將團結互助的意識延伸到其他課程學習中。同時教師為了考查學生在團隊運動中合作意識和配合能力可以通過開展拔河運動,帶領學生在隊伍間的口號中屏氣凝神,共同創造團隊榮譽。在比賽結束后,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情況進行點評,通過讓學生發表在后感言的方式,真正將體育競技的合作精神融入到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
結合團隊運動項目提高學生小組間配合意識,能改變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意識較強的孤立效果,對于發揮小組間共贏模式,滲透體育課程德育教學起到實踐性檢驗的效果,也能滿足學生身體素質和道德精神雙重發展的教學目標。
2 突出激勵評價效果,助力學生潛能發掘
在小學體育課程教學中,許多學生由于自身原因和消極情緒的影響容易產生畏難態度,面對教師下達的任務總是偷工減料,面對學生課程體育訓練不積極這一現實,教師可以通過及時評價的方式激勵學生實現身體素質的自我突破。比如有些學生面對基礎訓練長跑出現故意拖延的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其他同學帶領跑的方式,讓學生在激勵過程中不斷突破自我界限,一方面教師還可以依照學生現階段長跑成績與學生達成契約模式,當學生達到長跑目標后,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熱情。同時在課程教授環節作教師還發現許多學生由于體育項目技巧較難而不愿意學習,比如一些學生難以掌握跳繩技巧,因此在訓練中故意不跳面對這種情況,教師首先要突破學生對跳繩技巧的困難認知,通過步驟分解演示的過程樹立學生掌握體育技巧的意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與該學生建立起互助小組,由同學帶領其參與到跳繩訓練中,提高學生運動技巧,同時教師對于該類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當學生技巧掌握有了明顯進步時,教師可以借助激勵評價的方法滿足學生自我能力的肯定,在此基礎上形成體育訓練的良性循環。
針對個人訓練教師開展激勵評價式手段,能夠提高學生個體訓練熱情,通過對學生能力的有效評價幫助學生在運動中明確個人定位,找到自信心,從而塑造學生努力拼搏的體育精神。在教師階段性激勵下,學生的體育技巧能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學生的內在素質和精神品質也得到充分的訓練。
3 體現理實交融效果,增進體育全面教學
現階段許多小學體育課程以戶外教學為主,但教師開展室內教學時,也可以從學生體育經濟精神出發,通過體育史的介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訓練觀念,通過理論課程的教學,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比如教師在市內為學生教授乒乓球項目的發展史時,可以以鄧亞萍開展訓練的艱苦拼搏精神為導向,讓學生感受從入門階段向世界冠軍進發過程中,鄧亞萍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在這份熱愛的基礎上,克服訓練過程中的重重困難,這種精神對于學生學習是至關重要的。結合這一課程人物介紹教師可以讓學生不斷體會。優秀的體育競技精神,以此作為感染學生精神層面的氣機在理論支持的基礎上開展實踐性教學,學生自主接受意識才能得到更為明顯的提升。同時教師還可以在體育教學中貫穿對學生情感方面的引導和激勵,當學生面對困難或懈怠情緒時,及時鼓勵學生向勇于拼搏的運動精神進發,真正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深刻理解,并在以后的課程中有體育精神引導促成學生訓練的自主性。
4 結語
在小學體育課程中滲透德育教學需要教師開展形式多樣的課程活動,以小組合作的模式培養學生團體運動競技合作精神,通過課堂示范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團體榮譽感,建立與學生契約學習模式,引導學生逐步克服松懈情緒。以拼搏奮斗的精神達成課程目標建立,在該環節中教師可以對學生超越自我的品質進行激勵式評價,以期達到課程教學的良性循環。教師在實踐教學基礎上開展理論精神層面的引導,也能從學生個人認知層面出發,促進體育學習的自主性,真正實現強身健體的課程效果。
(作者單位:蘇州市虎丘實驗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