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蓓
摘要:教育部提出“把核心素養研究植根于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土壤,系統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順應這一要求,本文提出論如何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作者從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中常見的四個難題入手,到解決這些難題,總結出四個方面的實踐經驗和辦法,并列舉一些實例,闡述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為學校教育服務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社團活動;文化自信;立德樹人
十八大以來,提出教育要樹立文化自信,表達對傳統文化、傳統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我們須知,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文明的創造力所在,只有立足于優秀傳統文化之根,才能保證中華民族的持續健康成長。
現在很多學校和老師都在做這方面的探索,把傳統文化資源帶進校園。但怎樣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這些難題:
一、開展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缺乏系統的教材
要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課堂活動,老師們在選好一個項目之后,首先面臨的就是沒有系統的教材,習慣了用教材上課的老師們,多么希望有一套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材。而在浩如煙海的文化資源中如何篩選和截取令老師無所適從,而且很多傳統技藝往往采用師徒傳授,口口相傳的方式,并不適應現代教育體系建制的教學。
二、傳統技藝社團活動缺乏專業的師資
雖然學校各科目教師都不乏專業人才,但很多傳統技藝有著深厚歷史淵源、地域特征,專業性又非常強。老師沒有深厚的技藝水平,很多老師往往是憑著自己的喜愛和職業素養,一邊自學一邊教學生。這對充分開發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造成了阻礙,不能很好的推動傳統文化社團活動的進行。
三、利用傳統工藝進行學校社團活動缺乏傳統的材料
很多傳統的技藝都有特定的材料和程序,傳統材料的制作影響了社團活動的推進。如黔東南的石橋古法造紙,用于古法造紙的紙漿都由傳承人潘老師帶來,因為紙漿制作的材料是當地產的天然作物,制作紙漿的工藝也較復雜,不適合學生操作。又如:貴州苗繡繡片經百年色彩鮮艷如新,不遭蟲蛀不發霉,這是因為苗繡的繡娘在繡花時,要把繡線從一種特制的皂角膏中穿過,繡線如打了一層保護膜,使繡出來的繡品繡線不起毛,經百年而歷久彌新。這些傳統材料都不是市場上能買到的,需要傳承人手把手親授,才能使用。
四、社會、家庭、學校的重視程度不夠
現代社會的發展,讓人們漸漸遠離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社會、家庭、學校雖然逐漸意識到傳統文化的重要性,但要系統的接觸學習,家長、老師、孩子還是會覺得這些都是功課外的一些補充和調劑,要花時間精力去探索和研究,大多數人都不會全力的支持和幫助孩子。
這些突出的問題如何解決呢?通過嘗試,我們總結出了一些解決的經驗和辦法。
一、邀請民間文化傳承人到學校進行宣講演示,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走進學校社團活動最好的方式。
請傳承人到校做展示和推廣,是傳統文化遺產進校園最直觀,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他不僅能大大的激發師生的興趣,還能讓學校、社會、學生重視傳統技藝的教學。但是傳承人進校園,大多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持續跟進往往需要較大財力物力的投入。
二、教師的專題培訓、自學鉆研、實踐探索是解決教材問題、師資問題、傳承問題的必由之路。
傳承人做了展示之后,更多的社團活動要依靠老師的引導和指導,而老師面對很多傳統技藝也不精通,往往是憑著自己的喜愛和職業素養,一邊自學一邊教學生。這時,就需要教育部門或學校針對老師的教學,安排一些專業培訓。如貴陽市教育局分期分批的對中小學音樂老師進行“戲曲進校園”的教師專項培訓,從戲曲的起源、分類、知識、專業術語、京劇臉譜等等方面請專家給老師們培訓。另外,求助于網絡,了解傳統文化的知識技藝,開展自學也是教師學習傳統文化專業知識的有效途徑。如尋找資料、操作視頻、網購參考書、工具材料來自我提升和幫助教學等。只有老師對所教授的傳統文化技藝有所積累,才能更好的在教學生的過程中,實踐探索出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的成功之路。
三、采用多種形式廣泛接觸優秀民族文化,是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影響學生的長效機制。
傳統文化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學校要尋找契機,讓優秀的傳統文化通過學校教育影響學生。如:社團進行一場有趣的中秋節古詩詞吟誦活動,讓孩子們在吟誦會上吟誦收集的相關古詩詞。建立起對古詩詞、中國傳統節日、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傳統文化的興趣。或是社團組織孩子們通過走出校門參觀博物館,專題展會、走訪傳統工藝村落、制作廠等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持續深入的受到傳統文化的滋養和影響。
四、培養學生的深入鉆研精神和持續的探究動力是傳統文化社團活動的努力方向。
學校開展中國傳統文化社團活動,不是一種三分鐘熱情的形式主義。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今天,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正是通過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一點一滴的滲透。社團活動讓學生對民族文化了解、喜愛、專注、自豪,從而激發他們深入鉆研、持續探究的精神,這種精神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是必備的,只有學生具有了相應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形成核心素養,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才能得以完成。
利用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學校社團活動的探索只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點,我相信:“強化民族性,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納入到學校課程”的教育改革會持續進行,最終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