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波
摘要:情境教學模式被廣泛運用在中小學的語文教學活動中。在初中的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情境教學,不僅可以將文章內容更生動、形象地展示給學生,還能夠讓學生在情境的感受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從而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此,對初中語文課堂的情境教學進行探究,提出相關策略。
關鍵詞:情境教學; 初中語文; 趣味課堂;
語文情境教學通常是指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依照教學的需求融合學生的生活以及情感,營造出來相應的情境模式,以此來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文章的內涵,促使學生和作者達成情感共鳴,讓學生的思維以及審美等方面都能獲得全面的發(fā)展,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要想開展情境教學,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境,那么在初中語文課堂中怎么創(chuàng)設情境呢?
一、以境為趣,打造趣味課堂
1. 創(chuàng)設直觀情境,調動學生的興趣
情境教學具有生動、直觀的特點,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語文教師應該根據(jù)情境教學的這一特點,運用多樣化的形式,把語文課本上的文字內容變換成生動、形象的情境,從而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書中的內容,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伴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和應用,學科教學和信息技術相結合發(fā)展已經(jīng)是必然現(xiàn)象,所以語文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通常會運用現(xiàn)代化的信息技術,通過在課件中加入圖片以及視頻等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生動和直觀的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感官,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
比如,教師在講解《紫藤蘿瀑布》時,由于所在班級中的大多數(shù)學生都缺乏相應的生活經(jīng)驗,沒有看到過紫藤蘿,對此不熟悉,因此對文章中作者所描寫的紫藤蘿瀑布,很難形成直觀的印象。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紫藤蘿瀑布,可以播放紫藤蘿瀑布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而感受其中的美。在對此開展閱讀教學時,教師還應該事先制作好課件使用多媒體進行播放,讓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來了解紫藤蘿瀑布,從而加深學生對整個文章內容的理解和認識,讓學生能夠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而對紫藤蘿瀑布生出贊嘆之情。
2. 豐富想象情境,激發(fā)好奇心
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時,應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并且能夠讓學生從內到外了解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吸收、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當學生能夠自主地進入文章之中,感受文章中所描繪的情境時,就表示學生能夠依照自己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以及對語文的認知感悟能力,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且擁有表達的欲望。當學生投入語文活動中時,豐富的想象力將是學生形成創(chuàng)新想法的重要來源。因此語文教師在開展活動時,應該依照學生的特點,再結合教學內容為其創(chuàng)設具有想象空間的情境,使其想象力不斷增強,從而增強對文章中心的理解能力。
比如,教師在對《使至塞上》進行講解時,可以依照其中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描寫,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想象作者描寫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在紙上將自己想象的畫面記錄下來。在想象力引導下,學生能夠通過多種想象來繪畫這個場景。當學生畫完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使用白話文將自己所畫的場景再表述出來。在進行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一些優(yōu)美的語言來表述自己想象的畫面,然后其他的學生在聽講之后,也會在大腦中生成這個壯麗景象。這樣的想象情境,能夠讓學生都參與其中,可以充分增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同時還能在想象力的促使下,加深對文章內容的認知,對大自然風光生出贊美之情。
二、以境促學,營造利學氛圍
語文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學科,教師可以進行比賽或者游戲的形式給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其能夠感同身受,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通過建立情境模式來挖掘文章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調動其好奇心,文章的內容是靜止不動的,并且學生的理解層面也是比較淺顯的,因此教師應該依照學生過去的經(jīng)驗,幫助其營造情境內容,促使學生能夠通過創(chuàng)設的情境抓住文章的主旨,能夠深層次地挖掘文章的內涵。教師也應該抓住適當?shù)那腥朦c,讓學生能夠將想象同畫面相結合,從而促使語文課堂更加有趣。在開展情境課堂教學時,學生和情境的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學生在情境互動的時候,會不由自主地拓展自己的思維和提升認知能力,通過自己感官的作用,對情境內容進行鑒賞,還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同老師和同學進行互動交流,在互動中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為語文課堂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在講解《水調歌頭》這首詞時,通常情況下,初中生對古詩詞的理解還是比較難的,所以教師在講解時學生很少參與互動交流,整個教學活動中,幾乎只是老師自己在講解,從而導致課堂氛圍比較枯燥乏味,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也不高。這就要求教師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充分運用情境教學的模式,發(fā)揮其作用,通過情境教學將比較抽象的內容直觀地展示給學生,從而縮短師生的距離,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在進行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種形式,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和感悟文章的內涵,促使學生和作者達成情感共鳴,可以采用以境為趣、以境促學以及以境燃情等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總之,在開展語文教學時,教師應該依照課本內容營造出適合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等情境內容,從而和作者形成共鳴,開展“情智共生”的高效語文教學活動。
參考文獻:
[1] 馬勝利,韓冬.初中語文課堂的情境教學[J].科幻畫報,2020(10):130.
[2] 陸天曦.初中語文情境教學的優(yōu)化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