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
摘要:語文課程在提升學生素養,開拓學生眼界,塑造健康人格,傳遞民族精神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備受師生們的重視,卻因為種種原因陷入了教學困境,亟待改善,也是本文即將探究的話題——如何做好小學語文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教學困境;改善對策
做不好小學語文工作的一大原因是學生對語文課程存在偏見,他們認為語文在使用中就能學會,無需另花時間,學生的態度影響到了教師,讓部分教師喪失了教學的自信心與積極性,變得敷衍了事,消極怠工起來。實際上,無論他人對語文課程存在怎樣的誤解,教師還是要保持自己的初衷,始終熱愛自己的工作,還要想方設法提升教學效率,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筆者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因此總結出了一些實用的教學方式,如下所示,以期能為教師同仁們提供借鑒:
一、努力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多年的教學經歷讓筆者總結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課堂教學的效果不但取決于教師如何教、學生如何學,還取決于一定的教學環境。這里指的教學環境包括教學的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這種精神環境就是指課堂氣氛。良好的課堂氣氛是指在課堂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的教與學的活動而形成的某種占優勢的綜合心理狀態,這是師生們經常忽視的環節,卻成為了筆者突破的重點,即提升自身素養,想法設法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搞好師生關系的方法有很多,如師生合作教學,教師進行家訪,師生參與課間小游戲等等,只要教師用心,就一定能想到好方法,好對策,但不能排除的是,因為各種原因,有些方法與對策不但沒有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還產生了反效果,究其原因是教師素質較低,不能正確使用方法與策略,為此筆者提出了自己的教學建議:老師必須具備與教學有關的文學修養和造詣,還應具備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如果品質高尚,行為積極更好,因為較高的人品修養更吸引學生,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進而塑造出民主、公正、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出學生謙虛、慷慨、幽默、耐心、寬容、尊敬他人以及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在這樣的品質與氛圍中,師生才能學得更好,教得更好。
二、重視教育評價,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
學習的快樂主要來自于學習動機的激發,即當學生需要學習時,學習才是快樂的,也就是說,只有學生愿意學,才能學得好,因此那些強制學生學習,要求學生學習的行為亟需改善,因為它們既浪費時間,還違背學生的天性,嚴重的還會產生反效果,讓學生出現叛逆心理。課堂學習只有在滿足學生的歸屬感和影響力的需求時,才會讓其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使學生達到樂此不疲、忘我和以苦為樂的境界,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教師重視教育評價,發揮出教育評價應有的價值,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
教師要對學生加以鼓勵、表揚、引導,積極有效的表揚要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讓學生知道自己已經取得的成績,二是激發學生繼續努力的動力。如,在學習《靜夜思》這首古詩時,詩歌意境優美,語言含蓄,主旨深遠,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即便如此,也不影響學生記憶與背誦,因此得到了筆者的肯定,稍后,筆者發揮了語言的魅力,借助了信息技術的優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開發了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想象月光下的夜的寂靜,對詩歌有了一個更為深入地理解。再如,學到《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內容時,筆者提出了幾個問題供學生思考,在聽取學生回答的過程中,還給予學生各種動作、言語上的肯定,旨在調整和帶動學生的情緒。即便是學生回答不上問題或回答錯誤時,筆者也會投以鼓勵的目光,寬慰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重新思考,逐步消除內心緊張的情緒,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會產生求知欲,學生的學習興趣越高,學習效果就越好。如果我們能把興趣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的一種心理需要,就可以使學生逐漸養成自覺、主動學習語文的習慣。當然,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與教師積極引導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的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造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用教育的藝術把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引向語文課堂中,用興趣的火花去點燃智慧之火。
如,在學習《蜘蛛開店》這一篇文章時,筆者不再高高在上,“指揮”學生,“控制”課堂,而是主動與學生展開了合作,與之達成了共識,建立了合作關系,師生一同制定了教學計劃,設計了教學活動。因為學生參與其中,付出了心血,有了明確的目標,因此學習熱情高漲,學習行為積極,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成果,值得肯定。再如,在閱讀《帶刺的朋友》這篇文章時,筆者花費時間制作了微動畫,將呆板、紙質的文字變得鮮活、生動起來,吸引了學生的目光,還活躍了課堂氛圍,值得肯定。除了上述兩者方法外,筆者還經常使用情境教學模式、游戲教學法、生本課堂等新穎、有趣的模式、方法,借此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點亮課堂教學氛圍。
綜上,小學語文課程內容少,難度大,卻有著超乎尋常的地位與價值,必須引起師生們的重視。考慮到學生年齡小,自理能力差,主要還要依靠教師的力量,即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積極的肯定并以自身素養影響學生,塑造學生人格,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具體如上所示,以期能為教育教學事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于春玲,李玉賢.改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與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5(24).
四川省成都市成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