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究麻醉護理配合對提高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和價值。方法:選取66例到我院進行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的治療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之間,使用奇偶數字編號的方式對其進行分組,就對照組(33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33例,麻醉護理)患者的麻醉有效率和并發癥發生率展開比較。結果:經組間區別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較對照組更高,且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相較于對照組更低,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患者實行麻醉護理干預,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麻醉有效率,還可以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減少患者的痛苦,具臨床廣泛推薦之價值。
關鍵詞:麻醉護理;超聲引導;神經阻滯麻醉;護理效果
麻醉是患者進行手術治療前必須要進行的麻醉操作,主要是為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個,確保手術順利進行的重要工作。但是傳統的麻醉注射法會存在注射位置不準確,從而達不到理想的麻醉效果,影響后續治療進程[1-2]。因此臨床上通過超聲成像的方式尋找麻醉部位,有效提高麻醉注射準確度和麻醉效果。超聲引導神經阻滯可以讓麻醉師直觀的看到穿刺目標神經范圍。本文即是探究護理配合對進行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患者的影響效果,現將試驗數據結果匯總并以示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66例到我院進行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的治療患者作為本次試驗的研究對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療的時間介于2020年3月至2020年12月之間,使用奇偶數字編號的方式對其進行分組。33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8例和15例,年齡介于19~67歲之間,測平均值為(42.25±1.03)歲;33例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別為17例和16例,年齡介于18~68歲之間,測平均值為(42.76±1.15)歲。兩組患者的其他身體指標差異均不對此次試驗結果造成影響,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就對照組施以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護理配合,具體措施如下:①術前護理。在患者進行麻醉前,為其講解麻醉相關知識,降低其內心對麻醉及手術治療的恐懼。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了解其基本信息,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②術中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準備好手術中需要用到的儀器及物品,建立筋脈通道,指導患者擺好正確體位,便于麻醉師的工作,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其緊張感。③術后護理。術后將患者護送回病房,和臨床護士做好交接工作,觀察記錄患者的血壓情況和血氧飽和度。
1.3觀察指標
(1)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評判標準為:阻滯完善即麻醉注射20min后患者的各重點區域神經未出現痛感;阻滯有效即注射麻醉20min后患者的神經疼痛感明顯減弱;阻止無效即注射麻醉后患者的痛感程度無明顯變化,其中阻滯完善和有效均為麻醉成功。(2)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主要比較血管損傷、藥物中毒、術后感覺異常癥狀。
1.4 統計分析
此次研究所有數據均用SPSS22. 0軟件實施計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2”檢驗,百分數(%) 表示,兩組研究對象產生的數據資料,以P值在0.05區間(P<0.05)表示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2.1兩組患者麻醉成功率比較 從表1的試驗數據可知,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較對照組更高,差異呈顯著性,(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從表2的研究數據結果可知,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差異呈顯著性,(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發展,醫療界的發展也到了一個新高度。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為一種新型的麻醉方式,麻醉師通過超聲影像更為直觀地尋找到麻醉部位,提高麻醉成功率,保證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3-5]。但另一方面,麻醉劑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對接受此麻醉方法的患者實施護理配合具有積極意義。術前對患者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加強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知,降低患者慌張、恐懼等不良情緒,讓患者保持良好狀態接受治療。術中積極配合醫生的工作,縮短手術時間,提高治療安全性,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次實驗中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成功率較對照組更高,觀察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
綜上所述,對高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患者加強護理配合,能夠有效提高麻醉成功率,降低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具積極臨床意義。
參考文獻:
[1]陳容, 楊燁. 超聲引導下腰叢聯合坐骨神經阻滯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術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 中國急救醫學, 2018, 038(0z1):121.
[2]張燦華, 錢金橋. 超聲引導下外周神經阻滯麻醉對老年人下肢骨科術后功能恢復的影響[J]. 昆明醫科大學學報, 2017, 038(002):54-57.
[3]單子寶, 魏代梅, 黃輝,等. 超聲引導下坐骨神經不同阻滯部位對麻醉效果的影響[J]. 重慶醫學, 2020, 49(03):88-91.
[4]孫曄, 陳晨, 蔡靚羽. 高齡患者在超聲引導下行股神經阻滯的麻醉配合與護理干預[J]. 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 2017, 033(005):793-795.
[5]陳罡, 周蕓, 劉尚昆,等. 超聲引導椎旁神經阻滯胸腔鏡手術的護理配合[J]. 護理學雜志, 2018, 000(020):45-46.
作者簡介:劉子瑛 1991-2-25 女 河北 漢 本科 護理-護師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附屬康復醫院 研究方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