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穎
摘要:UI設計是信息技術與互聯網技術融合發展的重要產物,本文以創意為導向,用戶需求為抓手,結合UI設計自身的文化因素和發展情況,嘗試將CDIO工程教學理念與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相結合,構建一個能夠在教學模式、實踐環節、能力培養等方面合理、科學、高效的教學課堂,為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尋找新的路徑。
關鍵詞:CDIO教學;人才培養;UI設計
一、高校UI設計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UI設計是研究人機交互的學科,從目前的的應用領域來看,主要應用于互聯網、移動智能設備、游戲這三大新興的熱門方向和活躍領域。同時,市場需求呈上升趨勢,因此,UI設計師是目前就業和薪資雙高的行業之一。
(一)UI設計課程教學的基本內容和特色分析
UI設計是一門交叉融合性極強的課程,它是融合了人機交互設計、界面視覺設計以及用戶體驗等多方面的整合類課程,也是視覺傳達設計與數字媒體藝術相結合的新領域。UI設計分為實體的UI和虛擬的UI,而我們本文要著重探討的是虛擬UI,即User Interface的簡稱。而現在國內院校對于UI設計人才培養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研究界面,圖形設計,也就是產品的“外形”設計。二是研究人與界面的交互設計,在圖形界面產生之前,主要在于對操作流程、樹狀結構、以及交互規范。因此,在目前的“UI設計”課程教學中,授課的內容其實是比較多的,在課程設置上也涵蓋了市場調研與用戶分析、產品策劃與Mindmanager、原型設計與流程圖、交互設計及動效設計、UI的圖形圖標設計等。
(二)UI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形式的單一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課程建設往往是追求靜態像素的完美呈現,而忽略動態過程的合理表達,導致用戶不能在視覺上覺察元素的連續變化,進而很難對新舊狀態的更替有清晰的感知。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5G時代的到來,社會的需求發生了重構,UI設計作為一門專業性、時代性很強的課程,從總體上來看,課程教學的設計過于傳統,理論部分相對占得比重較大,老師更多的是以講授的方式來開展教學。實踐教學部分不足,這就導致UI設計這門課程的實際性減弱很多。
2. 課程缺乏針對性和系統性
UI設計這門課程雖然從指向性上來說是非常明確的,但是從實際的教學中不難發現,其課程設置相對獨立,缺乏對UI設計整體構建與系統的梳理,以及相關的行業分析與發展趨勢的了解。例如,前期沒有相應的策劃、邏輯梳理以及用戶及市場調研,后續沒有充分的實踐應用,所以就會出現,只是局限于對其視覺設計上的解讀,而無法真正的將知識進行轉化,從而降低了課程教學的深度,因此構建相對系統的課程體系是非常必要和關鍵的。
二、介紹CDIO教育模式的
CDIO教育模式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瑞典皇家工學院等四所大學經過4年探索和研究而形成的。CDIO代表了構思(Conceieve)、設計(Design)、實施(Implement)、運行(Operate),以產品研發到產品運行的生命周期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能力。”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將學校教育與社會、產業進行高度的融合。其教學理念從內在聯系上去探究知識傳授與自主能力培養之間的方法,通過引入項目制并且對項目進行合理的切割,讓學生充分的參與進來,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探索,進行系統且科學化的教學設計,評判標準也不再是較為傳統單一模,轉而變的更加多元、綜合的評判。
三、基于CDIO教育理念建立以設計為導向的培養模式
基于CDIO的人才培養方式體現在藝術設計專業主要有四個“面向”,第一是面向個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主要是要發展個人的知識與技能等。第二是面向專業,隨著新文科的概念的提出,CDIO所面向的范圍可以變得更加的廣。第三是面向社會,主要是培養和考察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職業道德等。第四是面向目標,我們要帶著想法和創意去完善我們的產品。
(一)集成基于項目制的一體化課程體系
在當下,藝術設計專業的課程學習有其特殊性,UI設計這門課程既有其本身的藝術性,同時又是非常需要邏輯規劃與實際操練的。在實際操作上,我們可以將課程分塊切割,以CDIO模式為例可以初步分為四個步驟:第一階段設計構思環節,主要結合用戶的需求來進行頭腦風暴,引入實際案例通過比較分析的方法進行思維鍛煉,完成設計提案。在此環節中,大量的素材整理等工作是需要學生自主完成的,學生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和工作任務。UI設計是一種需要團隊合作的來共同完成的設計類型。在原理與方法模塊中,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分組討論,教師點評。第二階段設計階段,這一階段主要考察學生從內容到展示的設計和美化能力,以及對結構的搭建,讓學生通過頭腦風暴、調研分析共同搭建架構、流程圖。這是在項目實施的初級階段培養大家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總結歸納的能力。第三階段,項目實施階段通過低保真圖,讓人從視覺上直觀了解內容安排與布局;加入具體視覺信息形成高保真圖;根據產品和客戶要求完善視覺設計。第四階段,項目完成與最終展示,這是檢驗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互設計的能力。通過動效交互軟件強化學生對設計方案的細節把控意識與能力。
(二)基于過程評價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核方式是對理論知識學習的結果性評判,但是CDIO模式下的考核改革創新點在于將傳統的結果性評判轉變為過程性評判和結果性評判。過程性評判,主要是根據學生在日常課上的表現情況來判斷和考察學生。結果性評判,主要是考察學生對于UI設計這門課程的綜合理解以及最終轉化的結果。考核的形式一般是提交有效完整的設計實踐作品。可以根據CDIO工程教育的標準進行學習考核,強調學生的個人能力、溝通能力,UI設計課程知識的系統建構能力,從而改善理論與實際脫節的問題。
結語
在技術蓬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藝術設計專業的跨學科、跨媒介特性越發顯現,對于藝術設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也不能再固步自封,應該嘗試著融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對課程體系、實踐教學、知識傳授與對能力培養的理解和要求做出調整和探索,是非常有意義的。
參考文獻:
[1]李四達.交互設計概論[M].清華大學出版,2002.9
[2]桂清楊.學習的未來:從E-learning到M-Learning——帶斯孟德·基根博士新著解讀之一[J].中國遠程教育(咨詢版),2003(4)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