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建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初中英語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以及家長的廣泛重視,但受到傳統教育思想觀念與教育方式的束縛,學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主體地位喪失、參與機會不足、自主實踐匱乏,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用語實踐難以保證。因此,在新時代的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注重對于互動教學的運用與滲透,全面提升英語素養,并將英語教與學延展至生活實踐、現實應用之中,以全面增強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切實培育學生的英語探究意識,為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效率提升、方式變革、措施創新、內涵升華而給予保證,奠基鋪路。
關鍵詞:互動教學;初中英語;教學實踐
引言
就目前初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在初中英語教學活動當中,雖然涉及到的教學內容大多比較簡單,但是如果教師的教學過于枯燥,缺乏互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降低,教學質量就會進一步的下降。因此,教師應以新課改要求為導向,重新審視初中英語教學的作用和價值,將互動教學深度融入其中,給予學生更多互動、實踐、交融、探究的機會與空間,讓學生在互動教學驅動、輔助下,積極投身教學實踐、充分參與教學活動,在師生、生生的相互交流、分享、研討、互動中學習英語知識,提升英語能力,增強英語素養。
一:互動式教學的概念
互動式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需要和學生建立一個雙向的互動程序,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學生則反饋給教師一些學習表現,例如在學習過程當中的難點,存在的問題,教師在將其轉化另外一種形式的教學資源,為學生答疑,以此來構建高效英語課堂。相對于教師單方面授課,或者是學生單方面學習,這種互動式教學方法既能達到教師的教學目標,又能幫助學生快速成長。
二:互動式教學的特征
(一)互動性
對于互動教學來將,其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互動性,對于互動性來講,它是指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是單向的,老師只是單純的講,學生只是被迫的聽,他們之間缺乏相應的溝通,而互動教學,有效的調節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老師在尊重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而為老師和學生的平等交流提供一個有效的平臺,這種氛圍不但可以鍛煉學生日常英語的學習,還可以有效提高課堂英語教學效果。
(二)創新性和創造性
對于互動教學來將,其最為重要的特征就是創造性和創新性。通過互動教學,提高了學生在課堂教學的參與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挖掘了學生的創造力。在老師和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中,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向標準答案靠近,如此以來,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深,進而將語言學習養成一種語言習慣。對于互動教學的創造性來講,主要表現在老師能力的提高,對學生課堂突發提問的解答,不但激活了老師的思維,還考驗了老師的綜合知識,常此以往,老師和學生在互動教學過程中,能力都會得到鍛煉和提升。
(三)平等性和多樣性
平等性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要把自己和學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之上,在教學的時候要尊重學生,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和學生進行互動。多樣性是體現在這種互動教學模式除了師生之間,還包括學生小組之間,或者是個人探索等。其實在教學內容上也比較多樣,除了常規基礎知識教學以外,還會向學生灌輸英語方面的文化價值觀念、
三:互動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實踐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一)構建師生之間的交流橋梁
互動式教學方法更加強調的是在教學過程當中,師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而教師要善于運用教材內容,為學生提供一些討論的話題,讓學生將自己的看法表達出來,活躍課堂氛圍,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精神。相對于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而言,這一種教學手段所營造的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愉悅,能夠有效改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
(二)有針對性的設置疑問以便導入課文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如此,只要學生對某一個課程感興趣,就會激起他的學習熱情。那么,如何才能引起學習的興趣呢?這是英語教師所要思考的首要問題,設置疑問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激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doing類短語或短句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這樣設問,“除了我們學習過的doing類短語或短句外,你們還學習過什么類型的短語?”,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主動的進行思考,如此以來,不但加深了對所學內容理解,還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課堂教學的參與度。
(三)角色轉化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是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式教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根本無法體現以學生為主的現代教學目的,所以傳統的教學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所以,這種教學模式必須要進行顛覆,讓學生真正的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一些簡單的詞匯或短語,老師完全可以將這些內容設置為課前預習作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走向講臺,展現他們的預習成果,來給老師和同學講解課程內容。通過角色互換,有效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老師在今后的教學中也會更加的尊重學生。
(四)使用互動教學,落實教學評價
互動教學的實現,必須以客觀、公正的教學評價為保證,進而讓學生對于自己的互動表現、課堂參與、學習收獲得到更為充分、直觀的認識與了解。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各環節任務完成之前,必須落實好對于學生課堂互動情況的評價和反饋,讓不同學生認識到自己課堂互動之中存在的不足與值得肯定的優點,讓學生既成為評價的對象又成為評價的主體。在教師單一評價、師生共同評價、生生相互評價等多元評價指導中,不斷增強互動教學實效,培養學生互動自信,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學生應該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尊重教學實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將互動教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以便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金芳.初中英語課堂上的互動式教學有效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16):122-123.
[2]丁惠芳.初中英語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0(05):98-99.
[3]許江紅.初中英語互動教學的必要性[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