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需要。本文闡述了農村英語教學的背景,分析了農村高中生英語學習的現實狀況以及基礎、課堂教學媒體與手段和英語課外活動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影響,提出優化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英語教學,教學策略,英語課外活動
一、研究背景
農村高中學生英語語言學習與運用的條件和社會環境與城市學生相比較為薄弱,專門針對這一重要群體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尚屬空白。專門針對農村高中,特別是英語教學基礎薄弱地區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尚未開展。本文的研究應具有廣泛的社會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研究過程及成果
(一)農村高中生英語學習的現實狀況以及基礎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影響
對目前農村英語教學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發現影響英語教學水平提高的因素如下:1)農村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2)相當一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夠;3)學生怕記單詞;4)學生怕背誦課文;5)學生語法基礎不夠;6)學生文化背景知識不夠;7)學生閱讀時缺乏不良閱讀習慣。
根據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后提出以下教學建議:1)努力拓展學生的詞匯量;2)注意對學生的知識面進行拓展,加強學生對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3)閱讀訓練材料和題型設計有針對性,平時應進行一定量的專題訓練;4)練習的講評應避免蜻蜓點水式的答案解析;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解題技巧的指導;5)努力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積極引導學生勤思考勤發言,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意見與看法,促進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高。
(二)課堂教學媒體與手段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影響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技術的新趨向,具有形象性、多樣性、新穎性、直觀性、豐富性、趣味性等特點。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課堂教學媒體與手段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正面影響如下:
第一,課堂教學教師教學手段多樣化。一節課能用歡快的歌聲作為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在輕松愉快的氛圍里,同學們自然地接觸到了本課的大體內容。在接下來的相關主題動畫中適時地使用暫停按紐,同學們邊看、邊聽、邊讀,讓學生在視覺上、聽覺上共同學習新知識。教學變得輕松了,學生學習也變得愉快了。
第二,課堂教學信息輸入通道多樣化。背單詞是學習英語的第一大難關。多媒體可以把單詞加上聲音、圖像、動畫等,讓學生在看到單詞時,既聽到了單詞的讀法,又看到了實物,各種感官充分調動起來,記憶起來,速度更快、興趣更高,效果也更好。
第三,課堂教學學生視野擴大化。多媒體可以讓學生接觸到許多鮮活的語言資料,使英語學習充滿時代性、信息性和趣味性。而且許多需要老師說明的情境,可能一幅圖片就呈現了;一些需要展示的文字,一點鼠標就清清楚楚地“躍然屏幕”了,這種快速呈現、快速練習、快速反饋,增加了實效性。而學生在同計算機進行人機交流時,可以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提出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喚起學生思考,探討的熱情。
(三)農村高中英語課外活動對提高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影響
第一,開展書寫活動。在英語學習中,不僅要關注語言的輸入,更要關注有效的輸出實踐活動。利用書寫活動的開展,擺脫了傳統的一味地聽寫單詞、短語,一方面書寫活動的開展是規范學生的書寫,使得卷面整潔,另一方面,學生在書寫過程中反復認識記憶單詞、短語,在腦海中形成身體記憶形的記憶,這在積累詞匯量方面大大減少了學生記憶單詞的壓力。利用身體記憶的慣性,單詞會在學生的腦海里自然顯現,這也是現代英語教學中新提出的詞匯教學理論。
第二,英語沙龍。英語沙龍是對課本知識的一個重要補充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變,創設了濃烈的英語學習氛圍,既可以介紹英美文化風俗,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又拓展了學生課外知識。開展了英語原版電影賞析,英語歌曲聽學,英語課本劇排演等活動,活潑有趣,符合學生需求,受到了學生的歡迎。“英語沙龍”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可以鍛煉英語的舞臺,讓學生有機會學以致用,并在實踐中變得更加自信、更加上進。
第三,英語朗誦比賽。“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朗讀是直接、完整的感受語言材料的重要形式。朗讀的作用也是多方面的:
1)加深對語言材料的理解。朗讀是書面語言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活動。在入情入境的朗讀的過程中,對文章的風彩格調、脈絡層次,語言表達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都會潛移默化地理解吸收,融會貫通。
2)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反復朗讀達到背誦,還能豐富詞匯,增加語言積累,促進寫作水平的提高。朗讀多了,優秀作品中經過加工錘煉的語言會跟自己的口頭語言溝通起來,豐富自己的口頭語言。
3)培養語感。語感的培養離不開“讀”這種最基本的實踐方式。吟誦、朗讀是訓練語感的好方法。讓學生反復朗讀甚至背誦作品,特別是其中的精彩片段,文章的精妙之處,自然了然于心,語感能力從而得到加強。
三、結論與展望
本文通過分析農村高中的英語學習現狀,凝聚智慧找突破口,經過探索和拼搏,找到了一條適合農村高中學生提升英語水平的道路,促進了農村英語水平的整體提升,使得農村學子同樣體驗到成功學習英語的喜悅。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研究工作還遠未結束,本人將繼續探索促進農村英語教學水平的更多、更好的途徑,為教育事業的發展、為學校的繁榮作出新的貢獻。
參與文獻:
[1]張正東.《中國外語教學法理論與流派》[M].科學出版社,200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17,22.
[3]祝智庭、顧小清、閻寒冰等.《現代教育技術——走進信息化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嚴育洪.《微雕課堂:教學的細節功夫》[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陳敏(1985—),女(漢族),籍貫(廣東省揭陽市),職務/職稱[教師],學歷:本科,單位:廣東省揭陽市空港區地都中學,515561,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