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低段語文閱讀教學中越來越多出現了繪本閱讀的身影,目前的繪本閱讀教學存在著教師主導,閱讀走馬觀花,繪本的選擇缺乏科學性和層次性等問題。本文針對繪本閱讀教學出現的問題,結合繪本《石頭湯》的教學,提出四個繪本閱讀教學的策略:趣味導讀,激發繪本閱讀興趣;充分閱讀,感受繪本無限魅力;成果展示,融合創造力和想象力;家校聯動,打造繪本閱讀共同體。
關鍵詞:小學低段;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
繪本,我國也叫圖畫書,是由精練簡潔的語言文字和獨具魅力的圖畫語言相互搭配、交互作用而構成的文學作品。[1]近些年,繪本閱讀逐漸走進小學語文課堂中,繪本閱讀的引入為語文閱讀教學打開了一片新天地。由于繪本閱讀還屬于新鮮事物,教學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是教師主導,學生被動閱讀。當繪本閱讀走進語文課堂,有了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甚至教學流程,繪本閱讀變了“味道”,和其他的課文教學一樣,教師為了達到教學目標,“費盡心思”引導學生說出心中的答案,忽略了學生才是閱讀主體。二是繪本閱讀走馬觀花,沒有深刻探究。在一節課的時間內讀完一本繪本,時間上是不充裕的,因此有的繪本閱讀課,教師主要講繪本中的幾個片段,這不但割裂了故事的連續性,而且學生的理解也不足以到達文本的深處。三是繪本閱讀的選書缺乏科學性和層次性。老師對繪本的閱讀量不夠,對于繪本的選擇大部分依靠網上搜索,因此在繪本選擇的科學性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對于不同年級的學生在相應的階段應該讀什么繪本,選擇的繪本是否是由易到難,是否符合學生思維的發展等方面還不夠完善。
基于此,我對小學生低段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對繪本閱讀教學有所啟發和改進:
一、趣味導讀,激發繪本閱讀興趣
在學生進行自主繪本閱讀之前,先開展一節繪本導讀課。比如觀看有關繪本的視頻;介紹繪本的作者,關聯同作家繪本或同系列繪本;設置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些方法都能夠讓孩子們帶著好奇,懷著興奮去打開繪本。以繪本《石頭湯》為例,首先讓學生說一說你看到題目,有什么疑問?你會發現,孩子們的想象力特別豐富,他們會問出很多有趣的問題:石頭能煮湯?石頭湯里真的有石頭嗎?石頭湯好喝嗎?為什么要煮石頭湯?石頭湯怎么煮啊?其次,教師簡單介紹《石頭湯》的故事內容,但是注意不要摻雜教師的理解和感悟,要多一些留白,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讓學生去接觸真實的文本。這時學生的理解還處于淺層階段,他們急于去探索繪本。最后,教師設置懸念,引發學生猜想:村民們喝了這一鍋石頭湯后,發生了什么變化?這難道是一鍋有魔力的石頭湯?多層次多角度,調動學生興趣。
二、充分閱讀,感受繪本無限魅力
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閱讀繪本。可以讓學生設計閱讀記錄卡,每天記錄閱讀進度和閱讀感想,讓學生真正有時間去讀。以《石頭湯》為例,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石頭湯》有一些難度,所以給學生了三天時間進行自主閱讀。每天在學校,學生之間會交流閱讀進度,互相看閱讀卡片內容,交流感想,真正感受到全班同閱讀,共分享的閱讀氛圍。大家迫不及待地等待《石頭湯》繪本閱讀課的開展。活動一,通過運用思維導圖及用簡短的話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式,整體感知繪本,幫學生縷清思路。活動二,學生自主分享自己喜歡的故事內容。把學習的自主權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地說,盡興地說,真情實感地說。你會發現學生們滔滔不絕,說得繪聲繪色,聽得也津津有味,掀起了本節課的高潮。由興趣引發的學習,效果更好。活動三,升華情感。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回答之前導讀課留下的懸念:村民們喝了這一鍋石頭湯后,發生了什么變化嗎?這難道是一鍋有魔力的石頭湯?分小組派代表進行回答,教師相機引導。比如有的學生能夠談到分享的快樂,但是會將“分享”和“大方”進行混淆,會覺得自己把東西都送給別人就是分享,殊不知分享更側重的是“一起”。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最后,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喝了石頭湯的女裁縫有沒有發生什么變化?除了“石頭湯”,生活中還有哪些湯?
三、成果展示,融合創造力和想象力
并不是讓學生領悟了繪本的精神內涵就意味著繪本閱讀教學的結束,還要趁熱打鐵,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將學生自身的體會融入到作品創造中,也許在作品的創造中,學生的精神世界會再次充盈。作品的形式有很多,比如自己創作幾頁的小繪本,進行繪本配音視頻的制作,表演喜歡的繪本片段等等。以《石頭湯》為例,有的學生進行了同類繪本的創作:《快樂湯》《愛心湯》《暴躁湯》;有的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剛開始冷漠的村民們:眼角上揚的女裁縫、高傲的秀才、生怕別人偷自己家茶葉的茶商......同學們把村民們的動作神態形象生動地演了出來;有的學生進行了繪本故事的續寫:三個和尚繼續前行,不久他們又來到了一個村莊......作品形式豐富多彩,能夠看出學生們真正有所感悟。教師要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的平臺,讓學生樂于展示,在展示中再次深化情感體驗,在展示中獲得成就感。
四、家校聯動,打造繪本閱讀共同體
有效閱讀繪本離不開家長的支持。但有的家長沒有意識到繪本閱讀的重要性,認為繪本都是圖片,在網上搜一搜,或買電子版就行,沒必要買書。要想改變家長的這種想法,首先要讓家長意識到繪本閱讀是多層次的,并不是簡單地翻翻,看看圖畫這么簡單。比如在上繪本閱讀課《石頭湯》前,教師先發出號召:班級“《石頭湯》閱讀周”即將開啟,我們要有一個星期的時間一起來讀這本繪本,并開展導讀課、研讀課、分享課和展示課!在開展繪本閱讀課《石頭湯》不同活動時,多拍照片給家長,在閱讀展示課時,可以邀請家長來學校參加,從而讓家長感受到學校繪本閱讀的熱烈氛圍,看到學生深入繪本閱讀,從而認可繪本閱讀的重要性,進而家校聯動,為學生打造繪本閱讀的良好環境。
小學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語言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溝通以及審美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都離不開閱讀。[2]小學低段的繪本閱讀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希望未來繪本閱讀能更加科學有效。
參考文獻
[1]徐莉萍.小學低學段語文繪本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5.
[2]馬春鳳.構建分層閱讀課程 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語文教學通訊·學術,2020(1):37-39.
作者簡介:劉建松(1993— ),女,籍貫:吉林省白山市,滿族,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