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舒文
摘要:通常所說的環保建筑是指建筑能夠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學術上被命名為綠色建筑。它是建筑業飛速發展以及有關部門對環境加強重視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理念。進入21世紀后,全球各國家為應對能源危機帶來的問題,提出要增強綠色、低碳等可持續的發展理念。切實提高建筑資源的利用率,以減少建筑發展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影響為核心綠色建筑已成為很多國家發展的焦點。綠色建筑設計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保護和適應環境,對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綠色建筑;環保節能;高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經查閱相關的材料了解到,其核心要義是:把節能環保的理念貫穿建筑的整個生命周期。這類建筑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建筑在滿足健康高效使用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完成節能減排的要求。這就需要合理的利用現代技術,比如利用信息化的特點可以盡快的找出綠色建筑所需要的材料及能源。我國提倡建筑的修建以節能減排,合理利用各項能源材料,保護環境為目的。
綠色環保建筑是世界建筑發展的戰略目標。由于各個國家的風土民情等差異,各國對綠色建筑定義各抒己見。最著名的就屬英美國家的分歧,英國認為,合理利用資源,減少廢物產生讓建筑與周圍環境相融合的建筑是綠色建筑;而美國對此有很大的說法,他們認為綠色建筑就是從它開始建造到結束都遵循環境友好和節能原則的建筑。
能源問題是當今社會的主要焦點之一,高能耗正是建筑行業的特點。從綠色建筑結構鏈看出,上游是建筑服務業,包括綠色建筑規劃設計、環境場地觀測、新方法、新設備、新材料研發;中游是建筑制造,包括工業建筑、綠色建材及設備制造、綠色建筑;下游是建筑所配套的服務業,主要是指綠色運營管理。它們基本代表了綠色建筑設計的一種新的發展趨勢,一般可分為:
1.可持續建筑材料。建筑物在建造過程中會浪費一些資源,如果我們使用可持續建筑材料,這將大大減輕環境壓力,節約資源。舉例來說,傳統的工業顏料存在有害物質,會危及人們的健康,對自然環境也有很大危害。但自然界中存在與其功效差不多的天然色素可以用來代替它,可以有效的解決很多問題。與此同時,現代化綠色建筑會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選擇綠色原料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
2.空氣對流設計。在一些施工項目上,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實現空氣對流,需要調整一下建筑設計的方案。對于一些國家城市來說,DMCI住宅的Lumiventt技術已經成為綠色建筑的主要趨勢。
3.零能耗技術。零能耗建筑設計主要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燃料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可以脫離電網實現獨立運行。零能耗綠色建筑不僅節省能源,還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建筑提供電力和空調需求。零能耗建筑在前期的投入比較多,但其節能性及可持續性帶來的長遠利益在企業看來是一個明智的投資。
4.“零用水”與雨洪管理。綠色建筑利用節能環保材料的目的是希望大幅度降低建筑消耗用水。相對可取的方法有(1)可以利用城市的保水裝置有目的性的管理城市用水量,收集雨水,修建污水處理廠凈化。(2)也可利用綠植來固水,植物在穩定水的系統中起著很大作用,增大綠化帶的面積可以有效節水。
5.新型材料。通常情況下,使用經過特殊處理的密封窗,可以達到冬暖夏涼的效果,大大地降低了空調成本。反射材料具有很高的太陽反射能力和散熱能力,可以使建筑更加涼爽,從而減低能耗,給居住者帶來舒適的居住體驗。相對于城市來看這個問題,冷屋面對于溫室氣體排放等環境問題有很大的緩解作用。由此可見未來幾年綠色建筑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冷屋面技術的應用。
對比國內外2019年的數據發現,屋頂綠化是建筑節能和改善居住環境的有效措施。它是在屋頂承重結構上層層鋪設:保溫隔熱層、防水層、排水層、過濾層、輕質種植層和抗旱草坪。隔熱和防水材料是綠色屋頂的兩種關鍵建筑材料。屋頂保溫宜采用玻璃棉、礦渣棉或巖棉等輕質、耐久、傳熱系數小的無機保溫材料;防水層應采用耐久的柔性防水材料。
綠色建筑設計是建筑設計發展過程中考慮到環保與資源利用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新理念,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綠色建筑設計理念隨著人們環保和節能意識的增強而越來越被廣泛重視和應用,它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需從多方面考慮和設計,采取相應的方法,并促進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在建筑設計過程中,需要設計師以綠色建筑設計理念為指導,采取最優策略,應遵循以下幾點:
1.選擇適合的材料。綠色建筑對材料選擇是非常重視的,應充分考慮節約資源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建筑材料的選擇,應該選用無放射、低揮發、低活性等對人體影響較小的材料,盡量不使用合成材料。
2.節能高效。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率非常重要,而且要重視對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對于能源使用,還應該考慮到能源的收集,多采用綠色建筑材料,以便于能源的節約、收集與利用。
3.與當地自然環境協調。建筑應與周邊環境相適應才行。研究環境要考慮氣候、水文等特征,在保證建筑物的安全性、舒適性、便利性、經濟性的基礎上,必須尊重當地環境。這樣可以使建筑物的舒適度提升,更有利于人們的生產生活。
4.因地制宜。綠色建筑設計一定要因地制宜,比如氣候不同,綠色建筑設計與規劃就會有很大的差別。在設計時,應對當地氣候和地勢做充分的考量,最大限度的利用環境條件,降低可能產生的能耗和污染。
由于人們對環保問題的重視,綠色建筑市場也在日益擴大。綠色建筑的影響無限地擴大,越來越多地企業也參與其中。可以了解到的被動式綠色設計、節能設計、可再生能源、裝配式建筑、室內環境等等,都是綠色建筑討論的范圍。目前理論與實踐在起步階段,在發展中國家,綠色建筑修建會耗費大量的資源,破壞環境,這也就意味著綠色建筑的廣闊發展前景。
綜上,新型綠色建筑設計不同于傳統的建筑設計,它作為一種全新的建筑理念,對建筑等領域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未來的建造中,應以綠色建筑設計為導向,充分考慮能源的利用和節約以及環境的保護和適應,努力建設更加完善的建筑,實現我國自然生態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同步,促進我國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BrianRichard(英)《未來城市交通 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6
[2]劉彩萍《淺談綠色建筑設計》: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
[3]蔣江平《淺談綠色建筑設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