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之下,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理念已成為現代化教育中最為重要的教育理念之一。同時,語文課程作為初中階段學生必須學習的基礎課程,對學生的認知能力、文化素養、人文品質、思維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非常深刻的意義。但是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有很多教師缺乏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過于重視學生對課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此而導致學生的綜合素養發展不均衡。因此,本文將針對這一問題,結合個人的教學經驗,站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展開進一步論述,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并提供相應的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課堂教學
核心素養是學生能夠適應終身發展的社會要求那必備能力和關鍵品格。對于學生的綜合化,全面化發展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同時,核心素養也是我國新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內容,有助于推動課程改革的進一步落實,實現教育模式的轉變。但是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當中,大多數教師都受到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手段的影響,忽視了學生作為課堂主體的事實,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與滲透。
一、巧妙利用課堂提問
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關系能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氛圍,而構建一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效能,進一步豐富課堂教學活動的語言,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主動性,并且能夠引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的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疑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結合教材內容合理的進行課堂提問,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用互動的形式,對教學內容展開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例如,教師在執教《濟南的冬天》的相關內容時,為了讓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方法去了解這篇文章的主體內容,教師可以這樣向學生提問:“在作者對濟南冬天的描述中,關鍵詞和中心句分別是什么?”此時,學生通過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并結合自己閱讀課文時的經驗,準確的回答:“中心句是‘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太難起,濟南真得算個寶地,關鍵詞是溫晴’。”隨后,教師繼續提問:“作者對濟南冬天中的哪些景物進行了細致的描寫?這些景物與濟南冬天的特征有什么關系?”學生便能夠繼續的準確回答問題:“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展現了泉城濟南的景物特色,描繪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征。”通過這樣一問一答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一個層次,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二、解讀文章信息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文章的細節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解讀,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和語言理解能力,促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另外,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也能夠激發學生無窮的探究欲望,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課文內容展開深入的解讀,引導學生對課文的細節進行學習,提升學生在課堂當中的參與度,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品質。
例如,教師在執教《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方向的引導問題,幫助學生對課文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解讀,從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向學生提出問題:1.結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能不能說出第八自然段,哪些語言最能夠傳達出捕鳥的樂趣?2.對于這種微妙的心理變化,作者為什么沒有采用直接表達的方式去描述呢?3.有人認為百草園是樂園,三味書屋是苦屋,你贊同這種說法嗎?為什么?4.作者在描寫兒時的百草園時,在哪些方面下了大量的筆墨?通過這些問題的提出,學生能夠有意識的結合問題,更加目的明確的閱讀課文,尋找問題的答案,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強化學生的探究效果。
三、指導學生審美鑒賞
審美鑒賞是指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欣賞文學作品當中的美,發現文學作品當中的美,同時掌握創造美的方法。這就意味著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著重挖掘每一篇課文當中的文學特點,幫助學生了解課文美在什么地方,為什么美,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不斷認知和閱讀理解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感悟更多情感的變化,從而形成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鑒賞能力。
例如,教師在執教《秋天的懷念》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結合作者的生平故事以及創作背景,進行課程導入,以此幫助學生了解這篇課文的精神內涵,了解作者想要透過這篇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引導學生深入的體會這篇課文當中講述的母子情深。再如,教師在執教《散步》等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介入文章當中的語言,對學生開展教學,比如,文中的“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后面也是媽媽和兒子”等語句,幫助學生感知文字的美,從而強化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同時,也能引導學生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和語言表達方式,對學生今后的創作產生良好的作用,逐步構建成讀寫一體的語文教學形式。
總而言之,教師通過使用上文中提到的各種教學手段,不僅能夠讓學生有效的掌握教學內容,更能夠提升學生的語言能力,拓展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思維品質不斷提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追求各種全新的教學手段,以此打造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吳學慧.初中語文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改革創新研究[J].考試周刊,2017(14).
[2]徐儉翠.初中語文核心素養的課堂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7(10).
安徽省宿州市蕭縣思源實驗學校 常孟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