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實驗是檢驗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高中物理教學內容涵蓋范圍較廣,涉及力、熱、光、電等內容,知識應用性較強。傳統物理課堂教學比較枯燥,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學習任務繁重,特別是在復習階段,部分學生無法掌握學習技巧,導致復習效果不理想。在物理知識復習中應用創新實驗,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活躍性,使物理復習變得簡單又有趣。本文對高中物理復習中運用創新實驗原則進行闡述,對創新實驗應用策略進行研究,旨在發展學生物理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物理復習有效性,為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奠定基礎。
關鍵詞:高中物理;創新實驗;復習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9192(2021)17-0078-02
引 ?言
高中物理復習是一個系統化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查缺補漏,引導學生溫故知新,對已學習過的知識進行梳理和回顧,加強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提升知識應用性,通過知識訓練等方式,達到復習知識的目的。傳統物理復習模式主要以題海訓練為主,堆積式的復習方法給了學生很大的學習壓力,且習題之間缺少關聯性,在知識羅列方面比較獨立化,導致學生思維得不到拓展,達不到很好的復習效果。而創新實驗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復習效率,進而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一、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創新實驗復習模式原則分析
高中物理涵蓋知識點多,其系統性較強,知識點理解起來較難,部分學生對知識點掌握得不夠全面,在復習過程中遇到很多難題。物理實驗作為有效的復習方法之一,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操作深入理解知識,形成邏輯思維,掌握物理原理。在物理復習過程中運用創新實驗模式,教師應遵循復習指向性、簡潔性、關聯拓展性及趣味性原則。物理復習教學應打破章節知識的限制,將多個知識點進行整合、重組,使知識點更具指向性,突出難點和重點,以增強實驗操作的針對性和明確性。教師應設計較為簡單的實驗,選擇常見器材,縮短實驗時間,在短時間內擴大復習效果。教師若想創新實驗設計,既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構建趣味課堂,引導學生自主復習,在興趣趨勢下復習知識,強化知識訓練,又要以拓展學生思維為主,加強知識點的關聯性,將多個知識點融入一個實驗中,提升知識拓展性[1]。
二、運用創新實驗,提高高中物理復習質量
(一)創設合理的復習情境,有效應用創新實驗
情境教學模式是當前有效的復習模式之一,教師可結合知識內容構建情境,將靜態概念轉為動態內容,開發學生大腦,拓展學生思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知識,提升復習效果。創設教學情境作為建構主義理念的重要因素之一,能夠幫助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思維意識。實驗作為驗證物理理論的主要手段,教師通過情境演示,引導學生探究知識研究方式和概念內涵,深層次了解知識,并提升復習趣味性,讓學生從本質上理解物理概念,探尋知識規律,構建活躍課堂。
例如,在進行用打點計時器測加速度的實驗時,學生應先理解紙帶中包含物體的運動信息,包括時間與位移,安裝計時器,理解紙帶測速原理,了解速度、時間圖像的物理含義,采用描點法畫圖來表述物體運動信息。學生通過閱讀理解打點計時器說明書,鍛煉獨立思考和學習的能力,以數學圖像方式繪制速度時間關系表,鍛煉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從而加強各學科之間的關聯性。創新實驗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的研究興趣,讓其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活躍課堂氛圍,發展物理核心素養。
創新實驗和情境有效融合,可以給予學生有趣、新奇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潛能,讓學生在復習知識的同時找到關聯知識點,活躍思維方式,改變枯燥、單調的復習氛圍,提升復習的有效性。在具體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以借助學生的認知沖突創建情境,融入生活化內容,引導學生在熟悉的環境中進行自主實驗,從而更好地探究知識[2]。
(二)加強基礎知識鞏固,提升復習效率
物理復習教學以基礎知識為主,只有打好雙基才能達到預期的復習效果。學生在復習中要掌握基礎性規律和概念,探索知識本質,深入理解內容。要找到知識關聯點,串聯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創新實驗觀察物理規律,比較并分析知識點,歸納總結問題,構建物理知識網。但在傳統物理教學中,教師只是引導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和法則,學生缺少實踐操作的機會,對知識理解也只依靠片刻記憶,無法實現知識應用與拓展。而創新實驗可以使學生在理解知識基礎上掌握學習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復習模式,以實驗為媒介,直觀地分析物理規律,提升知識應用性。
例如,在設計驗證牛頓第二定律誤差分析實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加速度和質量、力的關系。通過實驗,學生對實驗系統性誤差有了一定的了解,分析了誤差產生的原因,并通過改換裝置的方式,提升了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巧取對象,提升了知識靈活性。通過創新實驗,學生對知識理解更透徹,復習效率更高,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也更全面。創新實驗不僅可以使知識更加鮮明和直觀,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引導學生探究物理規律,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將興趣與學習相融合,提升物理復習教學效率[3]。
(三)創新物理實驗,攻克復習難點
在復習過程中,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逐漸攻克學習難點和重點,加強知識訓練,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了解高考側重點。學生如果長期未能攻克復習難點,就會對物理知識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影響學習效果。創新物理實驗能夠幫助學生逐步攻克難題,突破重圍,增強學生學習體驗。
例如,在進行測電源電動勢和內電阻實驗中,學生可以全面復習歐姆定律,應用伏安法、安阻法、伏阻法等方式,獲取電路相關數據;采用圖像法,將數據以具體、直觀的形式展示出來,快速掌握知識,提升復習效率。通過形象具體的物理實驗,學生可以變換角度理解并全面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識。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性,教師應耐心講解知識,給予學生復習學習的信心,設計難易不同的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能力[4]。
(四)構建系統化知識平臺,提升復習效率
高中物理復習的主要目的是鞏固知識,彌補不足。學生通過物理知識點的梳理和重組,構建系統化知識體系,使物理知識點更具結構性和關聯性,舉一反三,拓展知識面,提升知識應用能力。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生學習過程中從主觀意識上搭建知識體系,以關鍵概念為核心,形成知識結構。因此,在復習教學中應用創新實驗模式,可作為提升學生能力的突破口,幫助學生重組知識,優化知識體系,提升復習效率。在設計創新物理實驗中,教師應加強各個學科知識的關聯,在實驗中融入多方面內容,如應用數學中的圖像法來顯示實驗數據,從而使學生可以快速分析數據,提升實驗準確度。通過創新實驗,學生可以更加系統地復習知識,探索提升復習效率的有效方法,從深層次了解知識,提升學習效率。
結 ?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學中運用創新實驗,教師應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設計各類主題實驗,將多個知識點進行串聯;進行適當的引導,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設置合理的復習環節;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設計難易度不同的實驗,使每位學生通過復習都能有所收獲,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拓展學生的思維方式,促使學生深入挖掘物理規律;鍛煉學生的操作能力,幫助學生解決各類問題,鞏固基礎知識,從而達到復習目的。在開展各項復習工作前,教師應梳理復習難點和重點,結合實際情況調整教學方案,從整體出發,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設計合理、可行的實驗,充分發揮物理復習教學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高祥.運用創新實驗 提高高中物理復習有效性[J].吉林教育,2020(36):50-51.
陳之賢.運用創新實驗,提高高中物理復習有效性[J].中國新通信,2018,20(24):174.
王聿奎.運用創新實驗,提高高中物理復習有效性[J].考試周刊,2015(82):133+139.
賈敬.探究式學習在高中物理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曹善炳(1966.11-),男,陜西山陽人,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物理教學教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