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打造融“產、賽、創、證、思”等核心元素為一體的國貿“雙精準”人才培養模式,以精準對接國際商務產業轉型升級,校企協同培養跨境電商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本文從產教融合、專創融合、賽教融合、課證融合、課思融合這幾方面具體研究了基于“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的高職“雙精準”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協同育人中心;國貿專業“雙精準”;人才培養;跨境電商
中圖分類號:F713.36-4;G717.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1)06-0-02
國務院2019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簡稱“職教20條”)中明確提出,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是從根本上解決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與生產實際需求相脫節等問題的關鍵所在。職教20條強調“要面向先進制造業等技術技能人才緊缺領域,統籌多種資源,建設若干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推動開放共享,輻射區域內學校和企業”[1]。跨境電商是對外貿易的新業態,數字貿易是跨境電商發展的高級階段。“互聯網+外貿”催生跨境電商,跨境電商縮短了外貿的交易鏈條,以小額交易、低成本、低風險、敏捷靈活的特點迎合了全球經濟發展的趨勢。為了積極對接跨境電商外貿產業這一新業態的發展,廣科國貿專業將專業方向調整為跨境電商,并且建立了省級校內實訓基地“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 以這一基地為中心聯合“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全朋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跨境電商龍頭企業協同培養跨境電商人才,精準對接外貿產業新業態的發展,校企協同培養高素質跨境電商技術技能型人才。
一、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
廣科“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按照“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背景,以及新外貿和跨境電商行業崗位要求設計,基地與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全朋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企業合作,根據外貿業務操作、跨境電商運營等相關崗位真實場景,針對外貿業務操作崗位,設置國際商務單證操作區、外貿跟單業務操作區;針對跨境電商運營相關崗位設置跨境電商項目運營區、跨境電商視覺營銷區、跨境電商物流業務區。“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能夠滿足外貿業務操作、跨境電商業務操作相關課程的國際商務單證制作、跨境電商營銷推廣、跨境電商物流操作等基本技能訓練、跨境電商實戰運營輪崗技能訓練,以及跨境電商企業運營項目或創業項目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的需要,同時也能夠滿足開展全國跨境電商操作專員考證培訓、外貿單證員考證培訓、跨境電商行業協會和平臺開展的跨境電商職業培訓,以及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報關綜合技能等外貿技術技能型賽項選拔、集訓的需要。
二、基于“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的高職“雙精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第一,產教融合。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聯姻納思達股份有限公司、全朋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以跨境電商企業實操項目為載體,按照校本課程建設標準、“金課”評價標準等,圍繞跨境電商“目標、流程、規范”等要素對企業跨境電商實操項目進行教學化改造,融入課程體系。一是通過對行業企業跨境電商生產運營崗位的調研,梳理跨境電商工作領域和職業能力點,確定專業職業面向的跨境電商典型工作任務;二是確定培養學生跨境電商運營溝通能力、跨境電商創新創業技能、跨境電商信息技術運用技能、跨境電商綜合專業技能、跨境電商問題解決、跨境電商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三是對應跨境電商核心能力[2],調整優化國貿專業課程體系,形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平臺課、必修崗位課、選修崗位課、行業特色項目課等專業課程模塊;四是開發精準育人跨境電商項目班課程,對接企業跨境電商真實項目,開展跨境電商項目化實戰。專業模塊化課程有利于培養學生復合能力、崗位遷移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根據產教融合辦學模式與校企“雙元”育人的教學特性,廣科國貿專業自2016級學生開始,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調整,在教學中開展校企“雙師”協同教學制度,創新“2(基礎課程、核心課程、素質課程、拓展課程)+0.5(“雙精準”育人項目班、訂單班)+0.5(頂崗實習、校內外創業)”進階式分段輪組輪崗輪訓的教學組織模式較為契合人才培養規律。
第二,專創融合。廣科國貿專業以OCALE全國跨境電商創新創業能力大賽等全國職業院校各級創新創業大賽為驅動,強化培養學生跨境電商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素養,構建了跨境電商“內嵌式”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將三年制學生分成三個階段,即以創新型項目化課程、創新技能競賽和創新型畢業作品的“三創”進階方式,以跨境電商綜合技能為核心,實施創新項目驅動,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將企業服務項目和技能大賽融入“三創”項目課程體系:第一階段進行“創新創業項目化課程”學習;第二階段以組團學習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參加國家省市各級創新創業技能競賽;第三階段進行“創新創業畢業作品”設計。“三創”項目課程體系將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第三,賽教融合。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積極創設技能競賽平臺,發揮技能大賽內容對接行業標準和先進技術的優勢,并將競賽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3],深化賽教融合人才培養改革。專業可根據各級別職業技能大賽相關內容,依據精準教學理念和成果導向理念,設計和實施實踐教學項目,重構大賽項目,并轉化為實踐教學課程資源,將技能大賽有機融入實踐教學體系[4]。專業以各項技術技能型競賽為抓手,通過技能大賽標準分解和重構,指導教師在訓練過程中不斷汲取競賽項目所蘊含的新技術、新知識、新工藝、新方法等,動態更新自身專業核心能力,把競賽項目所蘊含的企業生產任務、生產方法以及生產標準以項目教學或任務教學的方式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提升教學能力,實現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每年承辦“互聯網+”國際貿易綜合技能”等賽項,極大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創業技能。
第四,課證融合。1+X證書制度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將“1+X”證書納入國貿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5],有利于強化國貿專業的技能教學與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相聯系,改革外語外貿人才培養模式,拓展高職國貿專業發展空間,支持國貿專業學生通過“融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標準的學歷教育”和“多個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現外貿綜合技能的生成,解決國家經濟轉型發展中復合型人才外貿人才及跨境電商人才缺乏和國貿專業學生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大問題。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將“全國外貿業務員崗位專業考試證書”“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證書”(“1+X”證書)等職業資格標準與課程標準精準對接,實現“書證融通”。“跨境電商B2B數據運營證書”中店鋪營銷技能和數據分析技能要求有機融入課程體系中,才能實現跨境電商行業產業發展對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與職業教育高素質勞動力供給之間的有效對接。
第五,課思融合。廣科國貿專業秉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培育社會主義“四有青年”的理念,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結合學生成長成才的需求,將職業素養等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跨境電商實踐技能教學。并對學生的德行培養制定目標,以成果目標為引領,反向設計課程思政線,落實課程思政點,將思政元素與跨境電商教學重難點有機結合,融入外貿課程體系的各個環節,貫徹教學全過程,開展隱形育人,使實踐教學與職業素養培育同頻共振,培養學生在跨境電商技能操練中的團結協作、樂于奉獻、求真務實的職業素養。為了進一步增強專業學生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職業道德,崇尚精益求精,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3],廣科國貿專業將思政化教學常態化,加強對思政教學素材的收集和整理,整合教學內容,將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有機契合形成課程思政外貿技能教學模塊,同時加強課程思政化多元評價體系的構建研究,從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視角,構建由社會、政府、企業、學校、教師、學生等多主體參與的思政化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以保證課程思政的實施效果。廣科國貿專業專業在課程思政教學模塊的基礎上構建教學資源庫,豐富思政化教學資源的形式,通過建設思政化教學微課、視頻等,讓思政化教學資源多樣化。
三、結語
廣科國貿專業依托“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打造國貿“雙精準”人才培養模式,將產教融合、技能大賽、雙創思維、職業證書以及職業素養等元素真正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充分發揮“產、賽、創、證、思”協同發展的集聚效應,精準對接國際商務產業轉型升級,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對外語外貿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J].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2019(6):9-16.
[2]王建林,等.高職現代商貿流通專業群建設研究[J].經濟師,2019(9):215-216.
[3]吳旬初.國際化高職院校——金華職業技術學院[J].求學,2020(14):47.
[4]蘇霄飛,等.“新四化”背景下汽車類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探析——基于五年一貫制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研究[J].江蘇教育,2020(92):42-46.
[5]王冠武.淺析中職面向崗位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培養模式[J].現代職業教育,2021(5):62-63.
(責任編輯:張詠梅)
收稿日期:2021-03-05 修改日期:2021-04-10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校級科研課題“基于‘跨境電商協同育人中心’的國貿專業‘雙精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XJJS2018011)
作者簡介:張景發(1978—),男,江西崇義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商務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