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教師最難掌控的一部分。有效采用一些適合的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自己主動去閱讀,以次來體驗閱讀給自己帶來的一系列的好處。當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之后,閱讀能力的提高,核心素養的提升也就水到渠成了。
【關鍵詞】適合手段 課外閱讀 激發興趣 核心素養
陶行知說過:“學生有了興趣,才會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學與樂不可分?!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通過有效的適合學生的閱讀指導,才能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我們教師要做的就是:給學生播下一顆“閱讀”的種子,讓學生愛上閱讀。
一、低年級:聽故事、看繪本——樂閱讀
低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但是一聽說講故事,大家都愛聽。對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來說,四十分鐘的語文課學習讓很多孩子都還不適應,教師可以精心選擇一些短小精煉的故事,在每節語文課前,抽出一兩分鐘的時間,安排一個聽故事的環節。這不僅能養成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還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能更快地適應小學生活,喜歡語文課,為愛上閱讀打好基礎。
學生養成了傾聽故事的習慣以后,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較長的故事分段來講,在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戛然而止,吊足學生的胃口,讓學生產生一種期待感。這就好比我們小時候聽廣播,說書先生講故事喜歡在故事講到最精彩的地方來一句“預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一下”。每當這時,我們就會恨得牙癢癢,可是,第二天又迫不及待地守在廣播前津津有味地繼續聽。我們老師就要做這個說書先生,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閱讀的主動性、積極性。讓提前先看的學生幫助老師繼續往下講。此時,不管學生講得好壞,教師再“狠狠”地表揚一番,這部分學生就會獲得成功的喜悅,更能調動他自主閱讀的積極性。小學生都喜歡跟風,在想獲得表揚的驅使下,閱讀的學生會越來越多。
二、中年級:講故事、課外導讀——會閱讀
進入中年級后,學生已經有了不少的語言積累,也有了一定的獨立閱讀的能力。這時,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中,多注重指導學生講故事的方法。例如《百家姓》的導讀,我們可以從幾方面去做:
首先,引導學生拿到一本書,不用急著去看里面的內容。我們可以先關注一下書本的封面。如《百家姓》,從封面中,我們就能知道這本書是一本國學啟蒙書,是古時候給孩子認字用的。這本書集齊了中國常用姓氏,能讓人認祖歸宗,追根溯源等許多有用信息。在封面中往往能找到整本書的精髓。
接著,可以引導學生看看目錄,了解一下這本書主要介紹了哪些姓氏,自己的姓氏大概在全文中的哪個位置,這些會更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讓學生讀讀開頭的幾個最常見的姓氏,讓學生在讀中產生質疑:為什么那么多的姓氏,趙錢孫李排在最前呢?在告訴學生答案的同時,讓學生了解本書的作者,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由此又引出了介紹這個作者時代背景的另一本相關書籍《錢文忠解讀百家姓》以及中央電視臺有一檔特別好的節目《百家講壇》。引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有時我們可以比照著去讀,收獲會更大。
然后,引導學生讀讀其中的一些有特點的段落,學生會發現百家姓通篇采用四言體例,句句押韻,讀來卻朗朗上口。還會發現有的字,在作姓的時候,它的讀音和我們平時的讀音不同。姓氏有單姓,有復姓。而通過比照讀其他有關介紹姓氏的書,我們還能知道復姓不光有兩個字的,還有三個字,四個字……這樣就更能吸引學生去主動閱讀,擴大閱讀面。
最后,引導學生找找有關自己姓氏的來源、典故、啟示和歷代名人。讓他們了解一下自己的姓氏是怎么來的,哪些名人和你有同樣的姓氏。感興趣的學生還可以找一找你關心的同學或者親友,他們的姓氏是怎么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告知學生一般的小說是前后關聯,有情節的,需要按著順序一點一點地讀下去。而《百家姓》各章節是相對獨立的。我們不必按著順序讀,可以按興趣選擇著讀,也可以按著書中的一些類別歸類著讀。
三、高年級:分享閱讀心得——愛閱讀
高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閱讀的方法,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寫作的能力也有了進一步的提高。這時,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給學生推薦更多相關的書籍,比如,學完了《林沖棒打洪教頭》可以引導學生讀讀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學了《海倫·凱勒》激勵學生深入讀讀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學習了《船長》一課,對作家雨果有了初步的了解,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讀讀雨果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蕭紅的《我和祖父的園子》給我們展現了她生活的一個樂園,要想了解更多有關蕭紅的事,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讀她的《呼蘭河傳》……高年級的教材中也有許多的推薦讀物以及閱讀的一些方法,如精讀、略讀等,教師要鼓勵學生去大膽實踐,用已學過的閱讀方法用不同的方式去大量閱讀。這不僅能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能讓學生對所閱讀的書籍,閱讀的人物有更深層次的體會。
興趣愛好都不是生來就有的,后天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身心特點,以生為本,用學生能接受的,愿意接受的,學生喜歡接受的,適合學生的方式去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形成自主閱讀的習慣。教師一旦幫學生打開了這扇閱讀之門,所有美好的風景都會一覽無余。學生暢游在書香之中,一路走,一路看,收獲一路美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
2.張巍;淺談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及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5年36期
3.謝銀根.新課標下的文學名著課外閱讀指導初探[J].教育導刊,2005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木瀆實驗小學 郁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