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宇
摘要:專創融合主要針對高校教師人群,開展專創融合、打造線上線下金課。創新是第一動力,對于教學而言,創造性改變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專家說,教育改革改到深處是教學,改到難處在課堂,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戰場。如果把專創融合比作一場“攻堅戰”,那么“教學法”就是戰斗員。
關鍵詞:專創融合;金課;教育改革?中圖分類號:TU?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06-24
我國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史與中國教育發展史的交叉研究表明,全國教育大會開啟新時代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新階段[1]。雙創是高校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專創融合"課程改革作為新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尚處于摸索階段,以構建、塑造、體驗、復盤和遷移為完整步驟的教學方法為此提供了重要參考[2]。對于我而言,本學期的講授的課程是《傳感器原理及應用》,對于這堂課進行專創融合,需要將創新創業融入課程提升其“含金量”,需要提升課堂教學創造性改善教學效果,需要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下真實工作場景創設的項目式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的項目導向教學法[3]。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準備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創業融入專業課程。進行《傳感器原理及應用》這門專業課程的專創融合時構思,需要將程中發展和應用當前《創業基礎》課中的一些教學方法和體驗環節,這需要老師與學生連動起來,不再是“教師一言堂”,以學生為主導的,站在學生的立場上,體察社會實際就業情況,有針對性地植入創業技能、知識和能力,并且通過預設教學成果,使用適當的教學技巧且評估全方位實現專創融合。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是教師自身得到了成長,也能讓學生在這個不確定的環境中更好地學習、生活、就業、創業。
二:融入雙創理念。傳統課程和雙創課程具有很大的區別,傳統教學主要以課堂教學為主導,粉筆、黑板等傳統教學手段。這種方式在落后偏遠的地區還在進行中,但是隨著經濟和教育的發展,雙創課程開始進入教學過程,利用計算機、語音教室的現代化設施,融入創新和創業思想的設計方法和教學方法。一致性的構建給了我們進行雙創課程設計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從宏觀如何著眼,細節如何入手,都帶給我們很多的靈感。教學是一門學問,不能僅是羅列知識點,更多地進行設計和思考,融入多元化教學思想,讓學生真正反思到,領悟到,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不是死記硬背就能衡量一個學生的水平與能力。同樣教師的需要思維轉化,專創融合的到來是時代的發展需求,提升創新能力是每一個教師都需要做到的,創新創業是一個組織體系,需要形成一個生態系統,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我們要面向未來培養新一代人,必然要先成為新一代教師。未來可期,雙創可為,從自己擁有的資源出發,與團隊一起努力。
三:創業型學習。這種學習方式注重價值導向、行動優先、團隊共創,通俗的講,是在價值創造中學習,先行動后學習并且在于他人合作和共創中學習。這在《傳感器原理及應用》的實驗課中可以很好的應用。例如進行“金屬箔式應變片-單臂、半橋和全橋特性對比”這個實驗,需要預先設定實驗結果,根據預想的內容創造學習,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實驗過程中學會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一項實驗內容。這一過程有利于創業型學習,進行團隊共創,學生能夠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實現全員參與。結合自己的專業教學,融入創業思維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教學,在以后的教學中,先行動后學習,在行動中學習,探索一條適合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的教學之路。
四:注重學生的能動性。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主題,若我們教學方式單一化,學生會失去學習的主動性與參與性。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不能夠用一套方案應對所有學生,我們需要關注不同的學生,將創新融入教學,真正能為學生答疑解惑。作為老師,我們要有行動力,要有創新意識,更要有創業者的思維,把創新創業思維融入到學生中來,激發學生們的創新創業意識。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半瓶水,教師就要有長流水”,這句話也是在激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真正的深入學生,實現適合學生的創新內容和改革方法。雙創的大背景下,高校“雙創”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精神、創業實踐能力為根本目的,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內化為學生的一種素質。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本節課的內容要有提前的預設學習成果,對比實際的學習成果,時常反思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還可以在哪些方面進行改進,行動與反思、練習與反饋、體驗與抽離相結合。目前需要了解雙創的中外背景、發展、內涵,創新創業教育的生態體系及專創融合,這是教育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我們身處地方高校,教師的職責是能夠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通往成功路上的墊腳石,專業教師也可以把崗位創新當做一次自己的創業,努力做出真正對學生能力培養有價值的課程產品。創新創業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生態工程,之前行業(課程)都是有邊界約束的,今天是跨界協同的。所有的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目標來協同設計,著力強化社會實踐育人,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促進高等教育為經濟社會和學習者發展創造更大價值,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
參考文獻
[1]胡曦明, 李鵬, 馬苗. 新時代我國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基本面探究[J]. 創新與創業教育, 2020(4).
[2] 董明冉, 李曉迪. 五步教學法在專創融合課程改革中的探索與實踐[J]. 西部皮革, 2019, v.41;No.465(24):141-141.
[3] 李佳, 馮淑媛, 李俊成,等. 專創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雙創教育"實施路徑探索[J]. 機械職業教育, 2020, 000(005):38-40,45.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濟南?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