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姍姍
【摘要】新媒體環境下的出版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出版編輯行業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選題策劃作為圖書出版行業的文化設計、文化創造和文化引導,需要積極創新。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調查法和描述性研究法,以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發展研究為基礎,對其發展趨勢及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進行研究分析。發現新時代下編輯的選題策劃需要清楚地了解競爭趨勢,以消費者為基準,運用大數據等數字技術進行人物畫像,提升選題策劃的精確性;積極運營新技術、新嘗試,發展按需印刷,平裝私人定制等;加強消費者用戶信息反饋機制,緊握時代話題動向,提供在線服務,追求卓越業績。
【關鍵詞】新媒體;選題策劃;個性化;按需印刷
【中圖分類號】G20?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1)15-0060-02
現如今,數字技術的不斷進步迫使眾多相關領域的發展方向進行變革,2019年7月16日全球最大的教材出版商培生集團宣布從來年退出紙質書市場,逐步轉為“數字優先”,此舉動推動了出版行業由紙質向數字發展的趨勢。為迎接“智媒體”時代編輯出版數字化的發展趨勢,出版單位轉變發展方式應不單單從閱讀介質上進行革新,其內容本身即選題策劃也要緊隨新媒體發展浪潮。在新媒體環境下,內容生產從作者主動創造逐漸轉向迎合消費者即消費者需求轉變,出版物內容生產由消費者而定,由此出版單位相較于作者選擇更要注重消費者需求,即消費者選定內容為王。選題策劃因從消費者即消費者需求出發。具體而言,從消費者本位出發的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方向,選題內容的確定善用大數據對私人進行畫像,同時要兼顧閱讀體驗,加強閱讀過程中的信息交互以及信息反饋機制,力求為消費者提供全面、優質、私人的內容。
一、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傾向消費者的必要性
新媒體在信息時代發展迅速,對生活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尤其在移動平臺前景看好的現如今,作為將圖書、報紙、雜志等內容資源進行數字化加工后,運用先進的數字版權保護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網以及傳輸設備進行傳播,使用戶能夠通過各種便攜式移動終端閱讀相應的數字內容的移動出版運用日趨普遍化、全民化。消費者對于閱讀偏好的展現自由度被無限放大,隨之而來的便是傳統出版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為應對新形勢下的挑戰,把握機遇,選題策劃更加傾向消費者是必要的。
(一)內容同質化嚴重現狀下,消費者需要新的刺激點
單個名作者寫作內容同質化的現象日趨顯著,(這里的“名作者”單指青春文學暢銷書作者),選題策劃內容傾向消費者而非完全照搬暢銷書,在舊的內容題材高飽和的現實下,繼續產出大量照搬式主題的暢銷書的方式是不長久的,所以在傾向消費者的同時要尋求消費者新的閱讀刺激點,選題策劃內容目的是為出版單位招攬源源不斷的現實消費者,力求圖書暢銷的同時常銷,作內容創作的“領頭人”而非主題消亡的“掘墓人”。
(二)個性化閱讀思潮興起
長尾理論就是網絡時代興起的一種新理論,由于成本和效率的因素,當商品儲存、流通、展示的場地和渠道足夠寬廣,商品生產成本急劇下降以至于個人都可以進行生產,并且商品的銷售成本急劇降低時,幾乎任何以前看似需求極低的產品,只要有賣,都會有人買。網絡的發達,網民群體的擴大使閱讀從眾心理在網絡環境下隨浪潮逐漸沉寂,消費者日趨追求個性化閱讀,消費者更享受閱讀體驗“人無我有”的優越感,而大數據的發展與廣泛運用,無疑將這股風潮吹向制高點。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要做消費者“伸手就來的衣,張口就有的飯”,緊隨個體需求,為私人進行人物畫像,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推送最及時、最準確、最貼心的內容,借助互聯網新型技術,在“二”的受眾目標明確且消費取向固定的環境下,大膽放棄該部分讀者,借助大數據技術轉向“八”的受眾群體,作以消費者本位的小而精的選題策劃。
(三)新型閱讀形式的要求
移動端閱讀、碎片化閱讀、淺閱讀等逐漸代替紙質書閱讀、完整閱讀、精閱讀。現代社會,作為社會主力,本應是人口最多的閱讀群體由于工作、家庭、學業等原因無法運用較長的一段時間進行完整的精閱讀。用于彌補閱讀上的空缺,隨之而來的便是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移動端碎片化閱讀。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要照顧消費者新型閱讀習慣,內容制造為該閱讀習慣服務。
(四)新型閱讀設備的要求
閱讀電子設備的接受度日益提高,電子書的普及使消費者對閱讀體驗要求產生新的追加。數字技術革新使電子閱讀增加超鏈接、精確內容反饋、消費者在線交流等新形式,在圖書生產的前期選題策劃階段以及后期的營銷階段要求尤為突出。
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內容形式要考慮消費者閱讀操作過程中的感受,傾向“策劃——營銷一體化”的選題策劃手段,并給予消費者反饋空間,引導消費者適度交流,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
二、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傾向消費者的要求
(一)滿足消費者的閱讀檢索要求
檢索指從用戶特定的信息需求出發,對特定的信息集合采用一定的方法、技術手段,根據一定的線索與規則從中找出相關信息。新媒體環境下的閱讀檢索要求及時、精確、貼心。閱讀檢索分為自身設備的檢索和公共領域的檢索。自身設備檢索如私人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該類檢索設備在關鍵詞查找的前提下可以使用大數據推送,猜讀者所喜;公共領域檢索設備主要分布于圖書館和線下書店,該類檢索設備通常為關鍵詞檢索或精確檢索。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為滿足消費者的閱讀檢索要求,編輯對書名、內容簡介、關鍵詞等用于檢索和給讀者帶來第一印象的內容進行多方位考量,對此及時調整更新書名、關鍵詞要精確,內容簡介要貼心,及檢索方式的親民化、便捷化,對于老人及特殊群體進行無障礙檢索工具開發。
(二)滿足消費者的閱讀內容要求
閱讀的最終目的是充實讀者的休閑時間,滿足讀者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為出版單位帶來經濟收益。從消費者本位出發,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依舊堅守內容為王的基本準則,選題策劃內容要兼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可以保證出版單位正常工作運行,實現可持續發展。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要善于運用網絡的信息傳播功能,選題策劃內容緊跟時代發展潮流,重大選題提前一年準備,普通選題廣納讀者建議,做讀者所喜而非刻意迎合,內容質量要照顧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選題策劃內容有熱度有流量,激發市場活力。
(三)滿足消費者的閱讀體驗要求
新媒體出版環境與傳統出版環境不同,傳統出版環境中的讀者更多的是被動接受,缺乏引導性、交互性的技術支持。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要于選題策劃初期便引導讀者介入,進行消費興趣培養式閱讀。出版社對消費者的服務不僅僅限制在選題策劃即后續出版環節,還要注重潛在閱讀需求體驗,即挖掘需求、培養需求、創造需求等。潛在需求體驗例如,多平臺閱讀需求、讀者交流需求、閱讀感悟反饋機制等等。
三、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傾向消費者的具體措施
(一)使用大數據進行用戶畫像
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畫像是企業應用大數據的根基,并與該企業經營能力、競爭優勢的打造聯系密切。出版單位作為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也應緊隨時代潮流,掌握消費者興趣動向、購買能力、確定消費目標等,在選題策劃階段便運用大數據手段抽象出消費者信息全貌。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相關消費者行為識別以及數據運用。在通常情況下,消費者并不會實時、準確為出版單位提供他們的行為偏好現狀和偏好轉變,消費者購買的刺激點不斷變化,形成很多情況下消費者難以及時清楚地描述個人內容喜好,于是出版單位需要通過算法自動發掘消費者行為數據,以其檢索、消費行為推測其可能消費目標,借此為其推薦滿足興趣的閱讀產品和服務。使用大數據進行用戶畫像,為消費者打標簽,方便選題策劃內容標簽提取、聚合分析、精準推送。
(二)按需印刷
按需印刷(Print-On-Demand)是以數字技術為基礎,運用現代化的數字印刷機,實現可變數據的印刷。按需印刷在印數上不受限制,可以根據需要的數量來印刷,減少印刷過程中的浪費,免除庫存積壓。按需印刷是實現個性化的印刷方式,可以根據讀者的不同需要印刷不同版本的圖書,依靠數字技術、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遠程傳輸和異地印刷。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可以依靠按需印刷技術遠程實現消費者閱讀需求,精簡圖書出版環節,降低出版成本,拓寬消費渠道,實現“個人生產”。按需印刷使出版社的選題策劃內容提前占領那些需求和銷量不到但市場份額占據巨大的圖書,提前占領圖書銷售的“長尾領域”,獲得豐厚的“長尾效益”。
(三)健全反饋機制
在網絡時代,被關注的成本大大降低,消費者的選擇范圍擴大,出版物為得到消費者的持續跟進式關注,不僅僅需要超凡脫俗、與眾不同的選題策劃,同時還需要積極的用戶反饋機制,使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具有成就感和歸屬感,繼而成為穩定的長期消費用戶。新媒體背景下的選題策劃不單單是出版單位編輯與作者工作的結晶,選題策劃內容也要得到消費者反饋機制的支持,使消費者潛移默化地加入選題策劃的工作進程中。
四、總結
總的來說,新媒體環境下對于新型與傳統出版單位兼具挑戰和機遇。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需要摒除循規蹈矩、積極探索創新,選題策劃不再是編輯團隊的“獨角戲”而是兼顧時代發展、文化需求、大眾取向等的綜合體。為實現新媒體環境下選題策劃的成功便要積極運用現代化的數字技術,敢為人先,選題策劃要以消費者本位,力求檢索精確、內容創新、體驗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