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穎
中圖分類號:G812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01-01
摘 ?要 ?體育強國不僅是國家體育事業發展的體現,更是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前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力爭實現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對推動社會治理具有現實意義,有利于中國夢的早日實現。為此,本文就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實現進行進一步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 ?新時代 ?體育強國 ?基本內涵 ?實現策略
十四五規劃中,建設體育強國是提升國民素質,促進人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綜合發展水平的象征。從我國當前情況來看,體育成績顯著、群眾的基礎性廣泛、市場較為成熟。但在新時代下,如何推進體育事業向上發展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簡單闡述。
一、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基本內涵
體育強國的建設離不開對其真正內涵的詮釋,只有充分理解其含義,才能夠正確把握努力的方向,并依據其做好戰略規劃,確保精準施策,同時緊跟時代的腳步做好合理應對。當前,新時代體育建設的內涵應該包括以下兩方面。
(一)堅持建設以人為本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以來都比較注重民生,凡事堅持以人為本,強調任何時候都需要將人民放在首位,人民應作為推進體育事業發展的核心,立足其發展滿足人民需求。可見,新時代體育強國也應堅持以人為主。人民的健康有利于小康社會的全面推進,增強大眾的體育鍛煉有利于其健康。但是當前人民的身體健康不僅與現代的醫療發展有關,還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關。體育作為增強人體健康的一種方式,應該引導全民參與。
(二)根植文化精神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振興國家的根本[1],沒有高度自信和繁榮的文化,國家就會衰敗。體育作為文化組成中的一部分,不僅能強化大眾的責任意識,更會加強愛國主義精神的建設,根植文化精神,將其與體育相結合,能夠讓一些體育項目得到很好的傳承。
二、實現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路徑
(一)繼承中華文化,弘揚體育精神
體育更考驗人們的拼搏精神,要弘揚體育精神就應該繼承中華文化,堅持黨的領導,有清晰的政治立場,具備堅定的精神,做到四有。一方面,從事體育事業的工作者應該摒棄傳統的觀念,跳出固有模式,緊跟時代腳步,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體育。由于體育是民族精神的象征,相關工作者應該要有較高的政治覺悟,提高行動力。另一方面,發展體育應該謹遵國家發展的大局,頑強拼搏、不斷進取,將其融入更多的領域。時下,體育工作者應該強化使命感,增強國家榮譽感,發揚體育精神。
(二)完善有關機制,踐行全民健身
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應該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加快推進體育強國建設,做好冬奧、冬殘奧運會的準備工作。體育強國作為新時代的使命與擔當[2],也是新時期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根本依據和遵循,需要全體群眾共同參與,讓健身文化扎根心底,從而激發大眾的參與熱情、提高健身意識。當前的全民健身機制應該增添更多新意,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讓過于簡單的體育活動變得更有意義。另外,還要提升業余水準,開展一些項目能夠為體育事業發展職業化奠定一定的基礎,并增加大眾的運動技能,推動體育事業向新的方向發展,緩解地區差異和失衡。因此,應該在大眾的生活中全面推廣和宣傳健身的意義,讓體育事業能夠健康發展。
(三)穩推競技體育,強化強國建設
有競技才會加強國家間的交流,為讓體育事業能獲得不斷創新,就應該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多與一些體育強國進行競賽比拼,通過比賽發現自身技能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策略調整,不斷增強專業水準,樹立正確的體育競技發展觀。為此,應建立健全相關的體育戰略。當前,我國雖然是奧運強國,但是要想開展競技體育還是得以奧運等各種大型的運動賽事為基礎。因此,為推進競技體育的穩步發展,應該從一些大型賽事中發現不足并尋求新的解決辦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不同的時期,體育蘊含的中心思想是不一樣的。體育強國蘊含的含義和建設是非常復雜的,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漸漸地推進,而且其不僅關乎體育工作從事者、全國大眾,更代表了國家的綜合實力與體育水平的高低。在創建和實施的過程中存在著層層阻礙,為此,需要各部門和相關人員審時度勢,積極調整策略,做好定位,遵從國家的發展大局觀,學習好中國傳統文化并應用到體育強國建設中來,培育人們良好的體育精神,為我國體育強國的建設提供新思路。另外,特別要注重減少地區體育事業發展不均衡的現狀,持續激發并調動大眾對體育的社會認同感,從而穩定推進體育強國建設。
參考文獻:
[1]邱珍,李紅霞.人民主體性:新時代體育強國建設的基本原則與價值指向[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9,42(04):1-7.
[2]曹衛東.新時代中國體育教育改革創新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