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梅
中圖分類號:G82? ?文獻標識:A?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3-048-02
摘? 要? 素質教育背景下,高校對學生的體質健康越來越重視。田徑教學可以大力提升學生的體質,激發學生強身健體的興趣,其中體能訓練更是提升學生體能水平的重要方式。田徑教學中的體能訓練應當結合高校學生的身體與心理特征開展,教師要注意轉變教學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掌握正確的訓練方法。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要點。
關鍵詞? 高校? 田徑? 體能訓練? 要點
隨著國家對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視以及推廣力度不斷加大,多地已經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采取了創新性改革舉措。高校田徑教育作為改革的項目之一,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田徑教學作為體育訓練的基礎課程,對學生體能訓練起到了肢體協調、提高運動素質能力,以及培養意志品質的作用,這對學生的體能訓練的基礎以及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現代田徑教學訓練是在學生實踐訓練、學生性格特征和學生心理素質特征的基礎上對訓練方法進行的調整,以此優化學生體能訓練,提高學生的訓練效率。本文將對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的體能訓練進行要點分析。
田徑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體育項目,這項運動不僅需要學生有基礎的走跑跳投能力,還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有很大的鍛煉作用。學生只有擁有良好的體能,才能支持這項運動,水平提升才會更快。但是受教師專業水平及傳統教學形式的影響,高校中選擇田徑課程的學生極少,正因如此,高校需要不斷改革教學模式與訓練方法,以此促進田徑教學的完善與發展。
一、高校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作用
體能訓練在高校田徑教學中占據主要地位。開展體能訓練可以讓教師掌握學生的身體機能情況,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在其他體育項目中的訓練效果。這一訓練是圍繞學生的速度與耐力素質展開的,田徑運動相較于其他項目更需要學生擁有強壯的體魄與強大的心理。教師通過了解學生的身體情況,可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體能訓練,力求改善每一個學生的身體狀況,讓學生通過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增強身體機能,從而可以更好地完成田徑項目的教學。不論是對于學生來說,還是從學校教師來說,高校開展田徑教學對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完善學校體育教育體系、促進學校轉型等都有著深遠的影響。由此可見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體能訓練都是通過固有特定的模板開展的,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以創新實踐,開展科學有效的訓練,不光能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還能夠更高效地強健學生的體格,強化學生的心理素質,保障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都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二、高校田徑教學體能訓練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多樣的訓練方法
一些高校的田徑體育教師沒有緊跟體育運動的發展趨勢,對于體能訓練的方法掌握的不夠詳盡,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學生在訓練中的參與程度不夠,導致實際的訓練效果達不到期望。例如,教師在訓練學短跑的學生時,只關注學生下肢的速度爆發,在訓練時重復采用深蹲半蹲的訓練方法,不注重學生其他身體機能的情況,無法激發學生的潛力,使得學生在這樣單一的訓練中失去興趣,從而喪失了對田徑運動的熱情。
(二)訓練過于激進不科學
體能訓練說白了就是讓學生一次次挑戰極限,超越自己。但是大多數高校的田徑體育教師缺乏科學的訓練手段,在訓練時不敢貿然讓學生挑戰極限,限制了學生的體能發展,使學生無法快速提升田徑運動的技能水平。而有些教師在沒有科學訓練手段的情況下仍然讓學生進行極限體能訓練,訓練過于激進,導致學生在訓練中出現運動傷病,且在訓練完成后也不注重身體的恢復,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體能訓練成果,并且使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受到打擊。
(三)沒有明確掌握體能訓練項目的側重點
田徑運動的項目內容多種多樣,對學生的體能要求也各有千秋,這樣的特點需要教師在開展體能訓練時的項目內容也要有針對性。但是絕大部分田徑體育教師沒有充分了解田徑運動各個項目的特點,沒有明確掌握體能訓練項目的側重點,過多的關注學生的田徑技能訓練,導致教師在真正開展體能訓練時無法將體能訓練的價值有效發揮出來,學生的田徑成績也受這一影響無法提升。
三、高校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要點
(一)教學模式的豐富性
通常來說,體育課程應當是學生比較喜歡的課程,但是因為體育教師采用的傳統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使得許多學生失去了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教學質量無法得到提升。因此,田徑體育教師要想提升田徑教學中體能訓練的效果,就要轉變教育理念,如在設置體能訓練課程時提升教學模式的豐富性;依據高校學生的心理想法與性格特征完善訓練體系等,以確保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教師應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引進國外學校先進科學的訓練模式并對此加以創新,在訓練過程中滿足學生多變的需求,及時變換訓練場地,從而使學生在訓練中充滿激情。
比如,教師訓練學生的耐力時可以學習西方學校變換訓練場地的方法。西方學校在場地的選擇上多是選在山陵、半山公路等地方,而我國的高校體育教學大都沒有這樣的條件,因此教師可以按照這一理念,創新訓練方式,將場地換為各種體育器材,然后讓學生通過這些體育器材進行耐力訓練。學生在這樣的訓練方式中可以激起挑戰的心理,從而由被動訓練轉為主動積極地訓練,大大提升了訓練效果。再比如,教師在訓練學生的田徑項目技能時可以創新訓練步驟,如在訓練學生的前滾翻技能時,許多學生對動作要領掌握不明確,無法很好地完成這一動作,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動作口令:“一蹲下、二手撐、三低頭、四推跳、團身滾動身似球、五抱腿、六挺胸。”簡化教學可讓學生通過口令內容進行動作練習,從而可以快速掌握動作要領,加深記憶[1]。教師將單一的教學模式進行多樣性創新可以創造愉悅有趣的訓練氛圍,為學生的體能訓練提供良好的訓練環境,最終使學生的田徑技能水平大大提升。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性
教師在進行體能訓練時,應當充分掌握學生的性格特點,了解他們的訓練需求,創新教學內容,將訓練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開展有針對性的體能訓練。當代的高校學生性格鮮明,他們往往都有強烈的競爭意識,表現欲極強,因此教師根據這一特點就可以設置相關的游戲與競賽,滿足學生的這一需求,從而能夠充分調動他們的訓練熱情及訓練積極性。體育游戲因其極大的趣味性在教學活動的應用中本就廣受好評,而競賽的競爭性強烈,學生在競賽中可以獲得莫大的心理滿足。教師將游戲競賽應用于體能訓練中,可以充分豐富訓練內容,帶動課堂氛圍的活躍度,從而可以達到教師預期的訓練效果,而且這一種方式可以極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能夠將學生的自主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增加學生的參與欲望[2]。
比如,傳統的跑步訓練就是一味讓學生圍繞操場進行長跑短跑,學生在這樣的訓練中只會感到乏味,教學課堂也死氣沉沉。在這一情況下,教師可以將這一方式進行拓展延伸,創新學生跑步訓練的內容,如開展接力跑、障礙跑、追趕跑等游戲競賽。
(三)教學評價的靈活性
學生在完成體能訓練后,教師要給予學生相應的評價。為此,教師要改變原有的評價方式,從多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以保證評價考核結果的公平公正。對于訓練成績不夠好的學生,教師也要開展針對性地訓練,幫助學生獲得訓練結果,建立信心,并對這類學生不要以統一的標準進行評價[3]。
四、結語
總而言之,體能訓練對于學生的身心素質的提升有極大的價值,學生需要接受長期且系統的體能訓練,才能保障身體素質及各項機能一直處于良好狀態。教師自身應當不斷豐富專業知識,優化體能訓練的方式,創新訓練理念,同時也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增加多樣的訓練手段,切實提高學生田徑運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魏佐濤.簡析高校田徑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1):32-32+34.
[2]姚錦平,安光亮.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0(08):95-96.
[3]蔡少龍.高校田徑教學訓練中體能訓練的要點分析[J].當代體育:籃球頻道,2019(14):130.
廣州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