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茂智 紀騰騰



中圖分類號:G479 ? 文獻標識:A ? ? 文章編號:1009-9328(2021)04-059-03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發提高,便捷度也更高。但與此同時,高校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下滑的趨勢卻在繼續。針對這一問題,特利用數理統計分類統計體測數據,分析評價各項指標,以找到在校大學生體質水平下降的關鍵所在,并提出解決方案。本文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和對體測數據進行數理統計,利用灰色關聯度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分類和綜合評價進行分析,同時對當今社會發展現狀下大學生的運動強度和身體健康水平進行分析。灰色關聯度理論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一定的實踐應用經驗,在各個行業上都有廣泛應用,利用灰色綜合評價等級和數據分類處理,通過灰色關聯度對各項指標重要度排序和數據分析,可對我校文體活動對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影響現狀有基本了解。
關鍵詞 ?灰色關聯度 ?大學生 ?體質健康
一、前言
(一)體質健康分類
體質健康的研究范疇主要包括個體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以及精神狀態等。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監測工作主要是對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測試與評價。體質有很多形態,不同地區的人群其體質也會有所分別。為此,就應針對不同人的不同體質有著不同的提高身體素質的方法。體質的對象是群體,對群體進行體質測定的內容和指標有形態指標、功能指標、身體指標、能力指標等。這其中的每一項指標都至關重要,反映著人體各個層面的身體素質能力水平。影響體質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遺傳因素、年齡、性別、精神狀況、生活習慣、飲食條件、社會背景、地理環境和運動習慣等。
(二)灰色系統理論
灰色系統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由中國華中理工大學鄧聚龍教授提出的。灰色關聯度分析法是灰色系統分析方法的一種,其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關聯度分析事實上是動態過程發展態勢的量化分析,即發展態勢的量化比較分析。關聯度分析是基于灰色系統的灰色過程,進行因素間時間序列的比較來確定哪些是影響大的主導因素,是一種動態過程的研究。
(三)灰色關聯度計算步驟
對數據初始化處理采用初值化處理,其公式:
1.確定比較對象(評價對象)和參考數列(評價標準)
設評價對象有m個,評價指標有n個,參考數列為,比較數列為。
2.確定個指標對應權重
可用層次分析法等確定各指標對應權重,其中為第k個指標對應的權重
3.計算灰色關聯度系數
為比較數列對參考數列在第個指標上的關聯系數,其中為分辨系數。稱式中、分別為兩級最小差及兩級最大差。
一般來講,分辨系數越大,分辨率越大;越小,分辨率越小。
4.計算灰色加權關聯度
二、結果與分析
(一)馬鞍山學院體質測試數據分析
利用抽樣檢驗并對異常數據處理后得到594名學生2020年的有效體測數據,然后對數據進行誤差分析,并對學生的各項指標進行評價。其中利用Excel和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類處理和聚類分析,以此對數據的可信度和可靠度進行判斷,計算出各項指標關聯系數。
根據最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對收集的體測數據進行分類評價。
由表1可知,所有評級為“優”的指標中,肺活量的優秀人數最多,耐力跑最少;男生不合人數相對較多,主要不及格項目為引體向上和耐力跑;女生不及格項主要集中在仰臥起坐和耐力跑。
(二)構建馬鞍山學院學生身體素質評價體系
運用灰色關聯度對各項指標平均數的數據進行處理可知594名馬鞍山學院的學生體測總分成績為母因素X0,即5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800米跑、1000米跑、一分鐘仰臥起坐、引體向上、BMI、肺活量、這10項的平均成績為子因素。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項目及權重系數如下(表2)。
計算結果單個測試指標的分值及各項測試權重分數和為總分分數。
由各指標平均成績,查根據男女人數比例(男女生比例為66:34)計算出各個體測項目的成績,根據權重算出平均成績=131.868/1.9=69.40。由此可得所測單項成績分數為男生平均體測結果查表成績乘以比例系數0.66和女生平均測試結果查得成績乘以比例系數0.34,并由各個指標平均成績查閱指標根據男女人數比例計算出各個體測項目的成績根據權重算出平均成績,取得分100分時需滿足的各項指標最優成績取值(表3)。
(三)灰色關聯度的計算與分析
由關聯度的大小可以得到各項指標關聯度的排序: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肺活量>引體向上>BMI>50米跑>800米跑>1000米跑。指標分為兩大類,第一類以柔韌性、平衡性為主;第二類心肺功能、耐力爆發力為主。
各項指標體測數據的灰色關聯度反映了其對平均成績的關聯程度,并影響學生體質的綜合評價。關聯度越大,其綜合評分越高。經過對各項指標的灰色關聯度比較分析發現:排在前三名的是一分鐘仰臥起坐、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說明他們與最終平均分影響程度較大,關聯程度高。影響體測總成績最關鍵的因素是一分鐘仰臥起坐,較大影響因素的是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這也說明了學生的靈敏性和柔韌性比較強。其次排名的是肺活量、引體向上和BMI三項指標,其中引體向上和BMI的灰色關聯度結果幾乎一致,接近于0.57。灰色關聯度排名的后三名依次是50米短跑、女生800米長跑和男生1000米長跑,這幾項指標均為測試耐力的體質體測指標,說明爆發力和耐力跑對總成績的關聯和影響最小,對平均分的成績貢獻較小。影響耐力長跑的主要原因有耐力素質略差、體型過于肥胖和平時缺乏鍛煉。影響引體向上成績的最大因素為體重。為了改善學生的體質,增強耐力,建議學生積極參加現已開展的“步道樂跑”活動,激流勇進,力爭上游。室外跑步是最常用的提高心肺耐力水平的練習,長跑有利于提高人體心肺功能、預防骨質疏松、增強體質和可以擁有樂觀的心情。為了提高學生的的耐力水平,針對以上原因需要做到:(1)平時多加強鍛煉,經常參加長跑活動,堅持科學鍛煉才是唯一途徑;(2)練習正確的呼吸方式有助提高長跑中機體的能源系統供給效率;(3)響應國家號召,熟練掌握一項或多項運動技能,享受運動樂趣,感受運動之美,享受充滿活力的青春生活。
三、結語
對馬鞍山學院學生的體測數據的評價處理得到了優秀率和及格率在各項測試項目中的分布情況,然后再利用灰色關聯度分析和數據統計分析找出影響當代大學生體質健康的關鍵因素。由計算結果和分析發現,馬鞍山學院的大學生整體平均成績在及格水平,但是單項指標成績的不及格率分布不均。數據顯示,馬鞍山學院學生在反映學生耐力水平的長跑體測中表現不佳,男生的耐力水平也略低于女生,因而馬鞍山學院學生應優先解決的問題是提高心肺耐力。由大量數據和各個單項指標的灰色關聯度的分析,得出男女生的跑步的成績對總平均成績的關聯度較小,對體測平均成績影響小;引體向上和身體質量指數BMI的關聯度也相對較小,男生在引體向上體測指標上不及格率高達到70%,男生肥胖率也高達6%,學生體質水平有待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平時缺乏鍛煉導致了學生的耐力和爆發力成績一般,要想提高學生體質水平需要在提高這幾項體測成績的基礎上找出相應對策,設置合理的鍛煉方式和鍛煉次數,最終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只有擁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積極快樂地參加鍛煉,才能擁有更加健康的體質和更美好的未來,在本應該擁有健碩體魄的青少年時期就應該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不斷提升生活質量,并安排合理飲食和休閑方式。這些都是當今大學生應予以關注的近遠景目標。
參考文獻:
[1]鄧聚龍.灰色控制系統[J].華中工學院學報,1982(03):9-18.
[2]李芳,司虎克.國際學生體質健康領域的研究熱點與前沿[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26(01):40-45.
[3]尹龍,司虎克,李芳.國際學生體質研究的可視化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3,23(28):110-112.
[4]鄒賓,陳培友.基于知識圖譜的體質健康研究可視化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05):62-67.
[5]姜艷.2003—2006江蘇省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