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開勇
閱讀是語文的基本功,語文教學要從閱讀教學抓起,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起到開門引領的作用。良好的閱讀習慣既能提高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也關系到學生以后通過廣泛的閱讀來增長自己的知識,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能力。學生閱讀文章要由教師指導閱讀開始,向獨立閱讀,自覺閱讀,探索閱讀轉變。閱讀能力的高低,閱讀興趣的高低,不僅關系到語文教學,還關系到學生將來對各種讀物的興趣,關系到學生的知識面的寬窄。因此,在教學某個主題的時候,就應該選擇幾篇主題相同,但內容和表達方式不同的文章來教學。群文閱讀教學就適應了這樣的語文教學需要。群文閱讀教學簡稱群文閱讀,是最近幾年來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探索并逐漸悄然興起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種具有突破性和創新性的語文教學方式。與以往的一篇課文圍繞一個主題的單篇課文教學方式不同,它是指在語文教學實踐活動中,師生圍繞一個或幾個主題,選擇一組或幾篇表達的中心思想相同或相近的文章,在同一節課或幾節課的教學時間內,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目前,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在選擇一組或幾篇表達主題相同或相近的文章時,一般是由教師選擇教材里的一組(單元)課文,以及從輔助教材《3加X》讀本中選擇文章。這樣選出來的課文或文章基本上都是主題比較突出的,雖然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容易發現主題,受到相應的思想教育,但是學生是被動地跟隨著教師從已經選定的文章進行學習探討,指向性強,方向明確,不利于學生探索創新,求知求真。因此,我在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對群文閱讀教學的文章的選擇進行了新的嘗試,試著讓學生根據教材中某組課文主題的需要,學生自己去選擇一篇自己認為和教材里的某一組課文的主題差不多的課外文章,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養成閱讀和思考的習慣。
我在教學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五組課文時,這組課文編排了《狼牙山五壯士》、《燈光》、《地道戰》三篇文章,這三篇文章都是圍繞愛國主義精神和勇敢、不怕犧牲的精神、舍己為人的高尚品德這幾個主題來寫的。教學完這組課文之后,我就提出要每一個同學讀一篇課外文章,并且要求讀圍繞愛國主義精神來寫的文章,讀了之后,把自己讀過的文章交給我。然后由我挑選幾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大家一起來閱讀學習,一起分享。如果文章被老師選中,這個同學就要向同學們和老師說出自己選的理由。
幾天之后同學們就把自己讀的課外文章交給了我。我把同學們交來的文章瀏覽了一遍,大多數同學選的都是和戰爭有關的,和教材中的文章描寫的內容和表達方式相差不大。選這些文章的同學認為,在戰場上中國軍人同敵人短兵相接,消滅敵人,打敗敵人,趕跑侵略者,捍衛了國家領土完整,保護了人民的生命財產,解放了人民,讓人過上沒有壓迫剝削的幸福生活。戰士們英勇作戰,有的受傷,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些都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但有幾篇課文卻讓我感到意外。這幾篇文章初讀起來覺得與教材編排的文章主題不相干,可是聽了選這些文章的學生的解釋之后,我們又不得不佩服他們不走平常路的探索和創新思想。這幾篇文章從不常見的角度表達了愛國主義精神。
有一個學生選的是《錢學森回國》。他認為,在新中國剛剛成立時,我國的各個方面非常落后,急需大量的人才,又特別是科技人才。錢學森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決然地放棄國外的優厚待遇,富裕的生活,還經常受到帝國主義迫害,被限制了自由,被特務時刻監視,冒著生命危險,歷經五年的艱辛,輾轉回到了一窮二白的祖國。回到祖國后,從最基礎的做起,編教材,培養學生,為祖國的航天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克服重重困難,成功研制并發射了火箭、導彈,第一顆衛星成功上天。科學家讓祖國的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增強了國家實力,提升了國際地位,作出了偉大的貢獻,這就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一個沒有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的科學家是做不到這些的。聽了選這篇文章的同學的解釋,我和其他同學都表示贊同。
有一個學生選了一篇寫中國建筑工人的文章。他認為,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一條條道路把我們的距離縮短,一座座橋梁連接著祖國的大江南北,一座又一座水電站核電站源源不斷地提供了充足的電力,無不展示出中國的強大,基建狂魔甚至走出國門,走向國外,在國際上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好評,都離不開千千萬萬普普通通的建筑工人的汗水和智慧。難道這不是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嗎?對這片文章我們也都表示了贊同。
有一個學生選的文章更特別,這篇文章題目是《城市的清晨》,描寫了大城市里清潔工,在別人還在睡夢中做著美夢時,他們便早早地起床,冒著冬日嚴寒,夏天酷暑,頂著狂風暴雨,撿完落葉,拾起垃圾,掃去塵土,趁著黎明前街上行人少的時候,趕緊把城市的大街小巷打掃干凈。無論是趕著上班的人們,還是下午下了班趕著回家的人們,看著干干凈凈的街道,就會有好心情,清潔工是城市的美容師。選這篇文章的學生解釋說,清潔工默默無聞地把城市變得干凈可愛,讓人們生活得舒適,讓人們心情舒暢,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指數,感受到偉大祖國給人們帶來的的美好生活,讓人更加熱愛自己的國家,這難道不是清潔工愛國的表現嗎?聽了這個學生的解釋后,很多同學表示不理解,不贊同,我和幾個同學表示贊同。
也有的同學選了寫農民辛辛苦苦種糧食的,工廠里的工人搞好生產的文章,還有學生選寫到偏僻的山區支教的志愿者的文章。討論最后,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認為同學們所選的文章都包含了愛國主義精神的思想主題,只是文章中的人物愛國的方式不同。時代不同,工作崗位不同,身份不同,只要能夠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做了對國家、對人民有好處的事情,都是愛國的,比如學生努力學習,增長本領,為長大后建設一個美麗富強的祖國多貢獻力量打下堅實的基礎,就是愛國。一個老師,把一個個孩子逐步培養成才,成為建設祖國的優秀人才,這也是愛國。
這次群文閱讀教學文章選材的經過和探討,不僅提高了同學們的閱讀能力,還通過同學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對愛國主義精神也有了新的認知和理解,開闊了同學們的視野,提升了同學們辨別能力,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岳池縣雙鄢小學校 ?四川岳池 ?63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