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元園
【摘? ? 要】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在教學主體、教學實施和教學評價方面都出現了新的特點,并面臨著師資隊伍思想政治素質不高、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滯后、教學管理困難復雜等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需從培養高素質思想政治教師隊伍、推動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深度融合、構建“立體式”考評體系三個方面打破固有教學困境。
【關鍵詞】新時代? 高校? 思想政治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06
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改革建設穩步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也有了新的特點。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面臨著新的形勢和要求,探究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困境與路徑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特點
(一)思政教學“雙主體”作用發揮明顯
近年來,“網絡直播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逐漸開啟網絡思政育人新模式,加速師生角色互變,師生互教互學的“雙主體”作用也逐漸凸顯。一是網絡教學推廣下,學生可通過多途徑掌握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拓展多元空間的自主學習,增強學習自主性的同時增強了探索問題的主動性。二是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黨和國家的工作任務發展變化較快,需不斷備課、常講常新方能取得較好教學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同時要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深化拓展專業理論知識,提升教學水平。
(二)教學實施上,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成為新趨勢
2020年,教育部上線“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網絡集體課平臺”供高校學生選用學習。近年來大數據、云運用、5G網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也逐漸深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之中。混合式教學可以靈活地選擇學習時間、地點,能有效降低教學成本,并能實現隨時隨地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學習資源,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和多樣化終身學習需求[1]。在混合式教學模式下,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兩種教學模式互為補充,共同提高思想政治教學實效,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已成趨勢。
(三)教學評價上,構建“立體式”考評體系成為必然
高校思政課長期以來實行大班授課,當前網絡教學的興起,教學模式發生變化,教學管理難度加大,對學生的教學評價趨于復雜?!渡罨聲r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落實“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的總要求,就需要采取多元考核、多主體評價的教學評價模式,進一步根據不同主體、不同學段、不同類型的教育特點加以具體化,建立教學評價依據、評價主體、評價客體的性質及特點分學校管理部門、科研部門、教師和學生等多個主體實施的“立體式”評價體系,以獲得較為全面、客觀的評價。
二、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困境
(一)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2020年發布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進一步明確了教師的職責與要求。當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仍存在著對其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專業結構參差不齊、隊伍不穩定、素質水平不高等問題,出現了教師信仰不堅定,甚至傳播錯誤觀點和不當言論的言行[2]。為彌補思政課教師數量的缺口,許多高校選擇引進具有政治學、歷史學、社會學、教育學等相關學科背景的人才,其中部分中青年教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背景不強、思政課專業知識水平也有待繼續提高。[3]
(二)教學管理愈發復雜困難
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管理迎來新挑戰。一是近年來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容樂觀,引發了高校學生的心理恐懼、就業擔憂等一系列心理問題;二是網絡教學對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學習習慣、生活安排等產生新考驗;三是部分高校學生政治敏銳性不高,易受負面言論的影響,必須要及時加以合理的防范、引導、教育。
(三)考核評價體系建設滯后
目前,諸多高校依托教務管理部門成立了專門的教學質量評價管理機構,負責構建評價體系,開發教學評價管理系統,很多地區和高校都出臺了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或辦法。然而,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滯后性和局限性日益突出,考核體制機制建設滯后、考評內容陳舊、考評方式老套、考評員素質參差不齊等問題層出不窮,難以在課程教學質量提升上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同時,對思想政治教學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具體的考核評價方案、細則或辦法的高校,為數并不多。
三、新時代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的路徑
(一)加強自身建設,培養高素質思想政治教師隊伍
一是完善思政課教師隊伍的選拔培養機制,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專任教師任職標準,選配信仰堅定、學識淵博、理論功底扎實的教師擔任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二是做好思政課教師的培育工作,師資培訓堅持長期與短期、國內與國際、現場與網絡、思想與業務、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三是形成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與其他課程教師的交流機制,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效果。
(二)改進教學模式,推動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深度融合
一是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與轉變,注重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充分利用各種網絡技術手段進行教學,靈活運用熱點事件、先進人物、典型事跡融入思政課教學,實現思政課鑄魂育人的作用。二是依據思政課教學特點制定教學方案,積極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結合專業發展和學科特色制定兩種教學模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案。三是加大投資網絡教學的硬件設施,搭建多元化教學交流平臺,推動建立現代化課堂教學。
(三)完善配套機制,構建“立體式”考評體系
要綜合利用多元考核、多主體評價的教學評價模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一方面,可將思想政治課考核成績分為過程性考核與終結性考核兩項,將平時過程性考核內容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考評。另一方面,綜合發揮學校管理部門、科研部門、思政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和學生的考評合力,對思政教師和學生進行綜合評價,得出相應評價結果,實現全程考評、全方位考評。
參考文獻
[1]孟麗張,弘韜.基于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9(18).
[2]馬福運,高靜毅.思想政治理論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功能的提升路徑分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
[3]陳錫喜.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和建設的新空間[J].湖北社會科學,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