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春
【摘? ? 要】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改革數學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激勵學生不斷探索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尊重學生在數學學習上的個體差異,才能實現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培養,才能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關鍵詞】數學課堂? 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4.158
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我們必須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方面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隨著創新教育體系的不斷構建和不斷完善,數學課堂教學已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陣地和運用載體。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我們必須把發展基點放在創新上,通過創新培育發展新動力、塑造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做到人有我有、人有我強、人強我優。諾貝爾物理獎得主美籍華人朱棣文指出:“中國學生學習很刻苦,書面成績很好,但動手能力差,創新能力明顯不足,這是與美國學生的主要差距。”筆者認為這一評價非常中肯、切中時弊。那么我們的學生創新能力是怎樣失去的呢?根本原因在教育本身,負擔太重——考試頻繁、資料繁多、死記硬背、作業機械重復,磨滅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數學現象的好奇心,題海戰術泯滅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學生參加數學活動幾乎是一種被動的行為。
當前,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們必須牢固地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主體現,以學生能力發展為重點的教育質量觀,以完善學生人格為目標的教育價值觀。教師應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把學生看作發展中的人,可發展的人,人人都有創造的潛能;學生要創造性地學數學,數學教學就要充滿創新的活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意識到創新課堂教學方法。
一、建立寬松、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
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寬松平等的師生關系既是學生學習的興奮劑,又是學生思維活動的潤滑劑。因此,教師課堂上決不能隨時板著面孔,應做一個激情型教師,去善待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關心他們的進步和成長。過去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調,內容陳舊,知識面窄,嚴重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全面認識,難以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創造欲。《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鑒于此,教師必須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有效地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使其學習的內部動機從好奇逐步升華為興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
二、誘發學生的好奇心,鼓勵學生合作交流
好奇是學生的天性,是積極思維、創新求知的表現,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創設一定情境去誘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由好奇到驚奇,再到震驚,并在好奇心的驅動下,產生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沖動,以極大的熱情去接受、認識和戰勝困難,從而達到逐步解決問題的目的。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不是一個被動吸收、反復練習和強化記憶的過程,而是一個以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為基礎,通過個體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主動地從事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合作交流等數學活動,從而使學生形成自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有利于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學習。同時,通過交流去學習數學,還可以獲得美好的情感體驗。
三、引導學生大膽實踐,主動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過去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數學作為一門思維性極強的基礎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方面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而開放題的教學,又可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尤其對學生思維變通性、創造性的訓練提出了新的更多的可能性,所以,在開放題的教學中,選用的問題既要有一定的難度,又要為大多數學生所接受,既要隱含“創新”因素,又要留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充分施展他們聰明才智的余地,如:調查本校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情況。對這個比較復雜的課題,一定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進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首先,學生要討論的問題是用什么數據來刻畫課外活動的情況,是采用調查和收集數據。接著提出的問題是“可以調查那些呢?”對此,學生可能有很多想法。教師對學生提供的辦法不要急于肯定或否定,應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充分討論,認識到不同的樣本得到的結果可能不一樣,進而組織學生深入討論:從這些解釋中能作出什么判斷?能想辦法證實或反駁有這些數據得來的結論嗎?這是一個開放題,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習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吸收信息和提出新問題的能力,注重學生主動獲取知識、重組應用,從綜合的角度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課程改革已轟轟烈烈地在全國范圍展開,如何探索一條適合學生主動發展、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合作品質培養的教學方式,成為在新課改中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主要課題。筆者在教學工作中,體會到課程改革后的數學課堂應富有探索性、挑戰性,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學習,不僅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在實施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堂活動過程中感悟知識的發生、發展與變化,培養學生主動探索、敢于實踐、善于發現的科學精神,將創新的教材、創新的教法與創新的課堂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將學生的主動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