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健康”領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它貫穿人們的一生,涉及人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其不僅包含對身體健康的關注,還包含對心理和精神健康的重視,涵蓋了從家庭到社會各方面的健康問題,其意義之深遠以及發展潛力之大顯而易見。當“大健康”撞上了“互聯網+”,火花更是層出不窮。互聯網的發展賦予了健康產業不斷更新的時代特性,兩者相撞容易催生新的產業形態,“互聯網+大健康”的模式勢必會在未來的發展中大放異彩。本文主要闡述以“互聯網+大健康”為導向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旨在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措施來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高質量人才,推進我國醫療健康全產業鏈快速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大健康”;創新創業人才;人才培養;策略研究;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2245/j.issn.2096-6776.2021.09.30
在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下,互聯網技術進行不斷改革和創新,互聯網與大健康的融合,促進了醫療健康產業的飛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可以合理地分配醫療資源,使醫療資源得到充分的使用,同時也可以降低醫療成本。人們利用互聯網開發了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平臺,這些健康平臺的出現,可以記錄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并長期地保存這些健康數據,同時多個健康平臺可以共享這些數據,有利于定期分析用戶的身體健康狀況,并把這些數據發送給用戶,讓用戶對身體健康有一個清晰明確的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狀況下,醫療健康行業的作用非常重要,同時互聯網與醫療健康相結合,在這次疫情中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國應該繼續努力,不斷擴大互聯網的普及率,同時讓互聯網與大健康進行有機融合,有利于中國的醫療事業不斷地向前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全能型人才的培養,最終成為全球醫療服務領先的國家。
1 “互聯網+大健康”關注的內容
1.1 建立完善的健康大數據平臺
建立關于不同人群、不同環境、不同身體狀況的運動大數據庫,形成體育運動和醫學治療結合的健康模式,根據大數據健康平臺記錄的內容,可以幫助全民科學健身,促進身體健康。對健康監測體系進行完善,開發更多的大數據健康監測軟件,有助于對運動風險進行評估。
1.2 增強對慢性疾病管理的防控要求
提高醫學技術,完善慢性疾病的監測系統,通過與互聯網的結合,可以對一些具有生命周期的慢性疾病進行健康管理;通過大數據平臺對疾病特征和疾病的發病地區進行分析,可以更早地監測到慢性疾病的出現,并進行有效的治療。
1.3 注重中醫藥對健康發展的作用
通過大數據的記錄可以對健康進行更好的管理,將中醫藥與大健康管理相結合,尋找更多的健康保障服務,建立更多的中醫保健機構。根據現代互聯網的發展,再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研制更多治療疾病的藥物,建立中藥資源動態監測機構,為醫院時刻提供各種藥材的市場動態,發揮中醫藥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1.4 完善醫療健康和藥物供應保障體系
將醫保的付費方式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跨地區的網絡付費方式,對醫保實現智能監控,讓醫保健康服務高效率的進行。通過互聯網規范醫藥電子監測系統,讓各個醫院對各種藥品的數量和所處地區進行實時監測,形成高效的醫藥電子流通網絡,通過互聯網公開醫藥的價格和信息,制定完善的藥品支付政策。
1.5 發展更多的健康服務新產業
大健康產業是與健康有關的產業集合體,具有兩大分類:一種是以健康產品為主,另一種是以與健康有關的服務為主,這兩種分類的根本都是為了健康。中國的大健康產業發展近幾年都在不斷地穩步上升,當下大健康產業的核心服務是體檢,體檢中心不斷增加,體檢覆蓋率不斷擴大。國內和國際大健康產業都在不斷發展和壯大,涌現了一批新的與大健康有關的產業,大健康不僅要注重發展醫療服務產業,同時也要注重養老服務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要努力發展創新型的生物制藥產業,同時要采取措施,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理論基礎。同時為了完善衛生服務體系,國家要努力建設更多的醫學中心,為大健康服務提供強大的醫療支持。互聯網與大健康產業的融合,一些健康咨詢等在線服務咨詢業務不斷產生。通過健康管理軟件,幫助用戶記錄生理指標,并為用戶提供科學的飲食習慣和健身活動指導,最終科學有效地管理用戶的健康;聘請專家為用戶解決在線咨詢的問題;網站也不斷地為用戶提供各種與健康有關的知識,引導用戶去學習健康的生活方式,通過多種產業的結合,有利于增強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2 “互聯網+大健康”的現狀
下一個超過互聯網產業的一定是大健康產業,健康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為了促進健康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我們就要努力提高醫療水平,為健康中國的誕生奠定基礎。當“大健康”與“互聯網”融合時,將會同時促進大健康與互聯網的發展,大健康產業在未來將會不斷崛起。但是我國健康產業發展的速度跟不上發達國家的健康產業發展速度,我國沒有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投入大量的資金,健康服務項目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2.1 國家政策對互聯網與大健康融合的支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醫療需求的不斷增強,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互聯網醫療政策。政策的出臺,促進了醫療和互聯網的融合發展,但是互聯網與大健康的屬性完全不同,僅僅靠出臺政策來促進互聯網與大健康的融合發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2 資源分配對互聯網與大健康的影響
目前,國家醫療資源發展不均,同時醫療資源也沒有做到平均分配。在這次全國疫情的危機下,疫情重災區沒有足夠的醫療救援人員,只能從不同地區調動醫療人員來援助重災區的救援機構。互聯網與醫療的融合,使得一部分的醫療活動可以通過線上完成,提高了醫護人員的效率。在這次新冠疫情背景下,醫學院校需要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
2.3 國家對互聯網與大健康的投資占比
目前國家對互聯網與大健康的投資規模不斷增加,我國的醫療技術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同時醫療設備也變得越來越先進,互聯網平臺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出現了大量的云計算。互聯網與大健康的融合,促進我國的醫療技術不斷地邁向世界頂尖水平。
3 以“互聯網+大健康”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策略
以互聯網與大健康的融合來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要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結合目前的醫學狀況與互聯網的發展,制定正確的人才培養策略,來促進互聯網與大健康融合的持續健康發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需要家庭、個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政府在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時,起到了推動的作用,而學校則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了學習知識的平臺。
3.1 高校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貢獻
3.1.1 將“互聯網+大健康”理念與學校創新創業課程相結合
創新創業課程是大學生的一門必修課,讓“互聯網+大健康”與創新創業課程相結合,更有利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同時兩者的結合也促進了學校教學模式的改變,教學模式的改變也促進了教學思想的改變。種種的改變,需要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型人才,醫學學院要努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要努力去探索和摸索新的知識,形成“醫學+X”的專業建設架構。同時老師也要積極開展多元化的指導,為學生不斷發展指明方向和道路,幫助學生成為創新創業人才。
3.1.2 正確的創新創業教育觀有利于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目前,在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下,國家需要更多的創新型人才,這就需要高校培養更多的發展型人才。為了讓大學生成為創新創業人才,就要樹立正確的創新教育觀,高校的管理者也要高度重視開展創新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針對院校、專業特色,教職工特長和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規劃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體系,并通過產學研結合為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立保障制度。
3.1.3 專業交叉與技術融合為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提供動力
為了培養“互聯網+大健康”的人才,很多院校采取專業交叉與技術融合的做法,將醫學專業與信息技術相關專業結合,使學生在掌握醫學技能的基礎上,又掌握了相關的信息技術,為創新創業提供了思想和技術保障。有的院校也將在課程中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如: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將原有的課程內容進行升級改造,使之與時俱進甚至引領行業。上述做法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維,而且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
3.2 企業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貢獻
3.2.1 企業要進行觀念的轉變
醫藥健康企業或從事醫藥健康領域的互聯網企業要重視培養創新型人才,不斷擴大自主創新中企業的主體地位。要更加注重創新型人才對企業發展的作用,讓創新型人才不斷地帶動企業的發展。企業要積極營造基于“互聯網+大健康”的營商環境,尤其是企業在人才的選拔過程中,要注重選拔出具有創新潛力的人才,讓每一位優秀的員工都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并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3.2.2 不斷激發創新能力
時代在不斷發展,創新型人才培養也要不斷改進,只有不斷進步的創新能力才能促進企業的穩步發展。“互聯網+大健康”企業的管理人員要時刻具備居安思危的意識,不斷地對企業員工提出學習的要求,將新技術、新發展通過多種形式傳遞給員工,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帶領企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3.3 “互聯網+大健康”思想對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意義
“互聯網+大健康”的育人思維培養出來的創業人才,不僅擁有互聯網的知識,而且還擁有對大健康產業的認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社會經濟發展,培養學生的電子商務能力,促進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同時網絡經濟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部分,要想充分地發展網絡經濟就離不開互聯網。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就要以“互聯網+大健康”為指導思想,努力培養一批又一批的創新創業人才。
4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模式的特點
4.1 準確了解市場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互聯網對醫療健康在線服務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數據的發展離不開互聯網,一個健全的醫療健康服務系統,有利于健康數據庫的建立。目前我國的大健康醫療產業市場,具有無限的發展潛能,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創業機會。“互聯網+大健康”產業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也是多樣的,可以從互聯網技術拓展到大健康領域,也可以從大健康領域延伸至互聯網技術,但其核心還是對于關鍵技術和核心服務的重組與改造。
4.2 努力解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過程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目前,國家不斷鼓勵大學生創業并且給大學生提供了與創業有關的知識和幫助,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到了創業當中,但是創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沒有對創業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盲目地進行創業,就會導致創業失敗,造成創業資源的浪費。有的學生在創業過程當中,沒有能力去解決出現的復雜問題,導致創業在進行到一半時就難以進行下去。多數大學生創業沒有系統的創業知識,缺乏有經驗人員的指導,對項目的管理過程不到位,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創業的失敗。隨著社會對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增長,更加需要更多有經驗的導師來帶領學生學習創新創業。
4.3 學校要抓住“大健康”與互聯網結合的優勢,不斷推進創新實踐的發展
學校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不斷地發揮學校的優勢,引進更多的人才和先進的設備,通過校企合作、技術合作等合作方式,最終形成多樣化的創新模式。醫學類院校可以結合本校醫護類專業優勢,結合信息技術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非醫學類院校也可以從技術出發,尋求醫療資源與服務的對接,為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實踐。通過進行校企合作達到資源共享的效果,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創業平臺,鼓勵大學生進行創業,促進創新創業人才的形成。
5 結語
總之,以“互聯網+大健康”為導向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有助于大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成為出類拔萃的創新型人才。這種培養模式尊重時代發展的潮流,順應國家和社會的進步,不斷地改革教育教學的方法,最終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的醫療服務行業得到了不斷發展,醫學院校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也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具有創新創業型的專業人才。把互聯網與大健康相融合來指導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不斷建設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為社會大健康行業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促進醫療和其他健康事業的穩步發展。互聯網與大健康的有機融合,對社會的發展和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王樂燕.醫藥類高職高專院校“互聯網+大健康產業”創新創業教育探析[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29):83-85.
劉京麗,祝恩智.大健康時代中醫藥人才個性化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0,18(05):149-151.
吳金萍,張翠.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醫學生創業意識與能力教育路徑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7(02):26-28.
陳之秀.若泓科技鑄就互聯網+大健康生態品牌創新帶動跨越式發展——若泓科技·眾商互聯零消費模式助力大眾創業[J].食品界,2016(09):86-89.
大連醫科大學中山學院? 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