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笑笑
摘要:在公司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出于逃避稅賦,達到上市條件,美化業績以及提升股價等謀取私利的目的,企業進行粉飾財務報表,在財務報表中蓄意錯報、漏報,制造和披露虛假會計信息的行為屢見不鮮。加強對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了解和分析有助于減少和杜絕財務報表粉飾行為。本文以R公司財務報表粉飾事件為例,通過對R公司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和動因的分析,從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角度考慮,為企業實現長遠發展,實現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靠性提出建議。
關鍵詞:財務報表粉飾;會計信息;公司治理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一些企業為了逃避稅賦,達到上市條件,或者意圖美化業績及提升股價等,往往會粉飾財務報表,在財務報表中蓄意錯報、漏報,制造和披露虛假會計信息等行為。因此,監管部門和學界深入了解和分析財務報表粉飾行為,有助于及時糾正并減少此類企業不當行為。
一、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定義及危害
粉飾財務報表,指的是企業運用各種各樣的手段,以實現美化財務報表目的的行為。值得注意的一點是,這種粉飾報表的行為,實際上屬于做假賬的形式之一。但是出于種種目的,很多企業還是鋌而走險的讓財務人員對財務報表進行修改粉飾。這也對財務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財務人員明辨是非,而不是一味地聽從領導的安排。而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主要是出于利益的驅使,掩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例如企業的業績不好會影響企業的上市;企業發生虧損會影響銀行信貸;企業收入較低會影響投資者投資,進而影響公司股價等。這些都是企業可能會面臨的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驅動,對財務報表進行粉飾成為公司營造虛假繁榮的重要手段。更有甚者,有些企業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達到逃稅的目的。
二、R公司財務報表粉飾手段及動因分析
R公司發展擴張速度極快,兩年的時間門店數量超越星巴克,背后必然需要雄厚的資本支撐。R公司排名靠前的持倉股東都是國際知名的投資機構,而想要取得投資人的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就需要向投資人證明投資帶來了收益,或者至少是止損。然而R公司的真實情況如何呢?據R公司的招股說明書,R公司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8.4億元,凈虧損16.2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的營業收入為4.8億元,凈虧損5.5億元,對此,R公司給出的解釋是:用適度的補貼以獲取市場規模的增長是值得的。但是,資本是逐利的,沒有投資者愿意投資一家持續虧損的公司。為了獲得資本維持現有的商業模式,回應外界對于R公司盈利能力的質疑,R公司走上了財務報表粉飾的道路,發布虛假的利好信號。
根據渾水的做空報告,R公司通過現金流體外循環的方式完成造假閉環。所謂資金體外循環,是指大量資金尤其是現金明顯地脫離財政部門、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使資金在國家現金管理控制之外進行活動。由于財務數據彼此相互勾稽,要造假就要在財務報表整體形成一個造假閉環。首先,R公司通過跳單的方式虛增單量。通過對比R公司的門店流量監控視頻,可以發現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R公司每家門店的日銷售數量分別虛增69%和88%以上,并且通過取餐號碼按照隨機數字遞增的方式來防止訂單追蹤。其次,虛增商品價格,虛增周邊產品的收入,隱瞞銷售折扣。同時,2019年第三季度的廣告支出虛增150%以上。虛構的收入流入企業后,利用關聯方皮包公司夸大廣告支出,從而將造假資金轉出。概括而言:虛構原材料采購,虛增成本;虛構銷售訂單,虛增收入;虛增營銷費用,將虛增的利潤轉出。
三、R公司財務報表粉飾事件的影響
對于R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有人稱此舉是割資本主義的韭菜,薅資本主義的羊毛,補貼國內消費者,更甚者認為R公司是國貨之光,希望R公司能挺過此關,以后低調薅羊毛。這是很強的誤導性的言論,盡管R公司確實以優惠的價格使消費者受益,但如此惡劣的造假事件會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
首先,對于此次造假行為,R公司將受到嚴厲的懲罰措施。按照美國法律的規定,造假上市公司將直接破產倒閉,相關董事處以罰金及刑事責任,沒收所有非法盈利,賠償中小投資者的全部損失,強制退市,永久不得再次上市。R公司造假對于R公司的員工,供應商,以及客戶而言也是一場災難。公司的員工面臨失業問題,供應商面臨壞賬風險,遭受損失的還有充值的R公司客戶。
其次,R公司的造假行為會連坐中概股,導致中概股整體估值打折。一直以來,中概股的發展都面臨重重挑戰。一方面是源于市場的競爭和盈利壓力,另一方面要面對做空機構的質疑。以渾水為例,自2010年成立以來便對中概股情有獨鐘,對東方紙業,新東方,輝山乳業等幾十家中概股公司發布做空公告,導致企業出現股票停牌甚至退市。此次R公司造假事件,無疑會使中概股面臨來自做空機構更多的針對和威脅。
最后,R公司的造假行為是在透支中國企業的信用,損害了中國企業數十年來在海外積累的商譽,結果就是導致美國投資者對中國的企業越來越不信賴。信用是所有市場的生存法則,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企業,R公司的一言一行代表的是中國公司的形象,而此次財務造假會使中國企業整體信用受損,增加企業融資的困難性。
四、R公司財務報表粉飾事件的啟示
此次R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事件,事件,對指引企業邁向長期發展之道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和啟示。
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必須誠信經營,不能為了眼前的利益,弄虛作假。中概股企業之所以被做空機構青睞,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企業缺乏誠信經營意識,為了得到投資者支持和獲得自身利益,無視監管規則,粉飾財務報表。然而,紙終究包不住火。與其費盡心思投機取巧,進行財務舞弊,不如切實找準病因,查明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采取相應的對策措施,真真實實把企業業績提升上去,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企業經營,還是要踏踏實實,步步為營,不能急功近利。R公司自創立之初就采取了激進的市場擴張戰略,用首杯免費,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快速吸引顧客。在過去的兩年多時間里,R公司創造了最快上市,最快擴張的歷史記錄,用兩年的時間在門店數量上超越了在中國積累了二十多年的星巴克。然而企業不是空中樓閣,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步子不能邁得過大。企業要在充分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的基礎上,確立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戰略和目標,發揮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在具體實踐過程中,通過將企業長期目標層層分解,確立每一階段,每一部門的具體目標,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對于公司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審計機構需要扮演好資本市場看門人的角色,加強監督,保持職業懷疑。在對公司開展審計工作過程中,注冊會計師要審慎評估財務報表以及財務報表以外的其他披露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適當要求上市公司強化信用記錄機制, 控制短期行為。同時,注冊會計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職業判斷能力,提升專業勝任能力,在執業過程中保持應有的關注,識別和評估舞弊風險,及時發現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
從外部政策的角度,企業的財務報表粉飾行為與我國對股票的發行以及企業的上市條件存在很大的相關性。以盈利指標為要求的上市條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財務報表粉飾的可能性。因此,修訂和完善我國《公司法》中的相關規定,對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具有一定的遏制作用。此外,當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獲得的利益遠大于其承受的的風險時,財務報表粉飾行為的發生也會有更強烈的動機。
總而言之,規避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實現企業良性發展,一方面需要企業自身加強誠信建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另一方面也需要考慮現行方針政策的合理性,在全社會營造遵紀守法的氛圍,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參考文獻:
[1]羅巖.論財務報表粉飾行為及其防范——以東芝財務造假事件為例[J].市場論壇,2020(01):56-59.
[2]劉艷.投資變局下的中概股“冰火兩重天”[J].中國商界,2019(12):58-59.
[3]皮海洲.康美藥業財務造假事件的背后[J].中國外資,2019(18):78-79.
[4]周鵬.渾水公司做空中概股研究[D].重慶大學,2018.
[5]邵曉玲.會計報表粉飾:手段及其對策[J].商業研究,2006(15):83-86.
[6]時潔.上市公司財務報表粉飾及其審計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8(24):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