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 楊秀華
摘 要:物理是一門觀察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物理教學上開展探究性的實驗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掌握物理科學的方法和規律,通過實驗獲取學習的良好情感體驗,還能夠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科學世界觀和思維習慣,讓他們養成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和實事求是的良好科學態度.
關鍵詞:實驗教學;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4-0054-02
現如今的新課程對于物理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標準,傳統意義上的“接受學習”模式已經漸漸無法適應現如今的形式,為了讓學生們遇到問題的時候敢于大膽的猜想質疑,我們急需建立一種能夠讓學生們自己主動學習的方式.探究性實驗教學就能夠有效激勵學生們的個性,極大的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已有的經驗能夠得到充足的發揮,從而改變以往由教師大包大攬教學的局面,讓學生們有更多去探索和思考的空間以及時間.要讓學生們不但可以做驗證性實驗,還能做探索性實驗,讓學生們不但能做,能巧做實驗,還可以根據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遇到的事情提出問題,自己選擇課題去設計實驗,從而探究事物中隱藏的發展規律.
這無疑能夠幫助學生們從此擺脫以往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培養他們嚴格謹慎的科學意識和研究方法,鼓勵學生的獨立自我意識和創新精神,為他們的才能和思路提供一個展示的空間,使得學生們的學習方法和動手實踐的能力等綜合素質得到提升.
一、探究性實驗教學與傳統意義物理實驗教學的比較
所謂的傳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也就是教師對學生們進行理論上的講授,學生們則接受教師分配的大量練習,這兩者的相互結合.基本上都是由教師來手把手的給學生們講授實驗的步驟、要求和注意事項,幾乎不會任由學生們自己去探索和發現然后解決問題,最后總結自己的實驗觀點和結論.
按照這樣的傳統方式,雖然學生們也可以在其中獲得一定量的知識,但他們在這其中所掌握的知識卻難以鞏固,更無法通過對于知識的探究過程去學會主動的學習,而實驗這一教學過程在教學之中本應具有的重要地位也就自然被淡化了.
而探究性實驗的特點就在于改變以往被動的教學策略,打造一個新型的教學模式.采用“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交流論證、相互合作、事后總結.”的新模式,用以讓學生們去獲得新的體驗和收獲新鮮的經歷與知識,實現過程結果雙頭并進,用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們正確而結實的科學素養.
二、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基本策略
1.指導性探究實驗教學
指導性探究實驗教學是一種探究性實驗教學中會用到的常見教學模式,在這一模式當中我們探究的課題一般是給定的,在教材之中也會對探究的指導方案給出一個詳細的范圍.例如我們在教學“探究電流的大小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這一節時,探究的課題已經被教材給明確的給定了,實驗的材料、步驟、數據的記錄表格也都已經劃分好了固定的位置,在這同時也已經提出了一個對于學生們來說指導性相當強的一個思考題目.在實驗之時,教師們就要想辦法指導學生們去回顧電壓和電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控制變量的方法,對學生們強調電路連接正確的重要性,要更加準確的讀書、記錄分析、事后總結結論的實驗步驟.當然,指導性探究實驗雖然是我們所熱衷和提倡的一種探究性教學模式,但也要切記不能將實驗全部交給學生自己去完成,教師自身的指導性也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這樣學生們才能正確而方便的理解到探究性實驗其中所蘊含的科學方法.
例如,教師可以收集一些較有趣味性,并且容易進行情景構造的物理實驗課程.比如說,在黑板上用布蘸上水寫下幾個字,很快,這幾個字就不見了.這時,就可以向同學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剛剛寫的字去哪里了呢?”對于這種學生們已經十分常見的物理現象,同學們對其自然很有興趣,大部分都會踴躍發言,回答出例如揮發了、蒸發了、干掉了等有一定正確性卻不夠完整和物理描述的回答,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氣化”與“液化”的物理學知識點引入,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加深刻的對知識點進行記憶與掌握.
2.開放式探究性實驗的教學
開放式探究性實驗教學從探究課題的選擇、方案的制定和實驗的操作結果以及之后的分析處理到結論的總結展示,交流環節都有著極大的自主性,和其他探究性實驗教學相比來說完成的時間相對來說也較長.開放式探究性實驗教學在幫助學生們掌握實驗原理的大前提之上,允許學生們使用不同的器材和實驗步驟來進行實驗,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們往往需要在各種因素之中進行取舍,對自己所獲得的各類信息做一個篩選.這就需要學生們有著自己的全局觀點,并且掌握在不同情況下能夠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應對的應變能力,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通過學生們自己的親身體會去培養自身的自主性,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不但提高了學生們的物理科學素養和對于物理的學習興趣,還能有效調動學生們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之中的主體地位,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最終可以使得學生們的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綜合表達能力都得到長足的發展和進步.
三、探究性實驗在教學過程當中的基本環節
1.提出問題
問題的提出對于物理的研究意義十分重大,可以說物理的研究就開始于問題的提出.所以我們理當培養學生們敢于提出問題的精神,讓學生們在學習知識和實際生活當中遇見問題前能夠勇敢的發出質疑,這樣學生們就不再是以往消極的接受者,而變成了一名積極探索的求知者.教師們也應該從教材和實際生活點出發,合理的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去設計一些合情合理的實驗情景,多提出一些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們能夠將目光放在自己的周圍,多觀察注意發生在自己身邊周圍的現象,多問為什么,引導學生們發現自己已有知識和見到新的物理情景的沖突所在,以此提出問題.
2.假設和猜想
學生在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之后,要能夠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自己產生矛盾和疑問,在這一點上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們的探索心理,讓他們能自己主動去積極提出猜想和假設,主動去查詢資料和積極思考.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的思維會極其的活躍,它很容易就會突破傳統思維的條條框框,迸發出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偉大的物理學家牛頓就曾經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會有偉大的發現.”我們完全可以在實驗之前就引導學生們大膽猜想在某一個物理過程之中隱藏著怎樣的物理規律,而在這其中又會產生怎樣的物理現象.猜想能夠培養學生們豐富的想象力.歷史上那些優秀的物理學家也正是因為對那些不曾發現和認識的領域和現象做出大膽猜想,不間斷的小心探索求證,才讓現在這許多的物理規律被人們所熟知.以此為鑒,我們的課堂教學上如果沒有猜想這個步驟,那么我們的教學過程將只是簡單枯燥的知識展現和輸入,對于學生們能力發展和科學素質的培養將無從落實.
探究性試驗教學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們對待科學的態度,培養自身的探究能力和動手實踐操作的能力.通過對問題的提出、設計方案、設備選擇、儀器制作、數據收集、結果評估等科學的流程讓學生們的自我個性和興趣愛好以及已有的經驗得到極為充分的發揮.不僅如此,對于學生們的觀察實踐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也有著極為有效的效果.讓學生們能夠對于各種各樣的設計方案學會自己做一個可行性的評估,能夠學會舍棄不科學或是理論上成立可在實踐操作之中做不到或是不夠精確的方案.為學生們塑造這種靈活的思維方式無疑可以讓學生們跳出長久以往死讀書的怪圈,為學生們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堅實的基礎,這也正是我們現如今現代教育的目標.因此,大力推動探究性實驗教育的發展,教師們轉變自身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老舊的教育觀念,和所有教育人員一起推動教學改革,堅持教改方向,一定可以將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生機勃勃.
參考文獻:
[1]鄧毅.構建初中地理反思性高效課堂探究[J].廣西教育,2019(45):151+153.
[2]季松濤.初中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及其評價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5(11):88.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