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哲琪
摘 要:物理是解析科學的一門學科,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理解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展開深度的學習,從而提升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與認知.本文結合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必要性,總結了當前制約初中生物理深度學習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促進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有效應對策略.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物理課堂的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研究與實施依據.
關鍵詞: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4-0062-02
物理是初中階段難度比較大的一門學科,尤其對于理性思維比較弱的學生而言,想要學好物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因此教師要充分的認識到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引導作用,積極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深度學習的開展對于學生了解知識間的邏輯關系,提高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有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成為了當前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一、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必要性
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初中各學科都開始調整學科目標,并且將現代教育理念有機的融入到了日常教學中.初中物理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也開始將培養的目標調整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物理素養,提高學生對所學理論的應用與實踐能力.在這種理念的引導下,深度學習的教學方式出現,并且逐漸融入到物理日常教學中,成為了當前主要的教學方式之一.通過深度學習可以讓學生對整體知識有一個清晰的脈絡,并且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間的聯系有清晰的認知.學生在將這些知識進行整體的融會貫通,提高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并且增強自身的綜合應用能力,有效的提升課堂的效率,減輕了學生學習的壓力與負擔.同時初中物理深度學習還能夠與其他的學科進行融合,進一步增強了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發現物理,化學,數學等學科間的內在聯系,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知識的深入探究有重要的意義.
二、現階段制約初中生物理深度學習的因素
1.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不夠高
物理知識雖然可以通過多種生活實驗進行驗證與學習,但是相對而言所學的內容比較枯燥,對于初中學生而言并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所學知識的增多,物理的難度也在增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越來越吃力,甚至產生了抵觸的心理,制約了學生的深入學習與探究能力的培養.
2.課堂教學模式有待優化
傳統的課堂強調的是教師的主導性與權威性,教師在教會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與思考能力,在這種課堂氛圍下無法開展有效的深度學習.學生在課堂上只是被動的知識載體.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物理教學的重要的制約因素.
3.學生的物理知識課外攝取量過少
物理不是單一的存在在課本中的知識,它其實無所不包,在人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獲取更多的生活經驗對于學習物理是非常有效的幫助,但是當前初中學生的學習負擔比較重,學習壓力大,學生大多每天沉浸在課本學習與作業輔導中,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閱讀和體驗課堂外的知識.
4.學生的思維定式較為嚴重
思維定式的產生對于學習而言有利有弊,對于理論化的內容思維定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熟練的應用知識,但是對于應用型的內容而言,思維定式就成了影響學生思考的重要制約因素.學生們想當然的認定了應用的結果,忽略了求證的過程,影響了知識的應用能力的提升.對于物理學科而言,這種思維定式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發展.
三、促進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有效應對策略
1.利用問題導學法和體驗性活動,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物理知識的抽象性比較強,大部分的知識無法通過直觀形象的方式為學生表現出來.為了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充分的運用導學互動的方式,將自己的教學過程與學生的互動環節融合在一起,通過教師的引導按照學生的節奏開展教學,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比如在學習電流時,教師無法將電流直觀的給學生進行講解,但是通過實驗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發現電流的存在,學習到相應的電流的知識.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發現串聯電路中的電流量以及并聯電路中的電流量,引導他們發現其中的不同與聯系,并且自主發現其中的聯系,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提出關鍵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規律.再比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的問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設計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活動,并且引導學生將在設計中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讓學生主動思考為什么當蠟燭在焦點內時以及燭焰在焦點上時無法成像,從而了解成像需要滿足的條件.教師利用問題導入,導學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深度思考,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創設情境,利用課外知識優化教學模式
將更多的新鮮的物理知識融入到課堂上,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的課堂有效的突破了課本的限制,并且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本上的知識.創設情境也是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重要方式,將新鮮的課外知識融入到生活情境中,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對于教師的教學水平要求比較高,教師也必須要了解學生的基本學情,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水平展開教學.當前不少學校組織教師進行區域備課活動,也是要集思廣益,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杠桿平衡作用時,教師可以將杠桿被發現的故事講給學生聽,讓學生了解物理知識的來源,然后教師要讓學生們討論杠桿平衡的日常應用場景,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發現杠桿平衡的妙用.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杠桿中的基礎元素.再通過實驗發現動力臂,阻力臂等因素對杠桿平衡的影響.通過創設生活情境可以有效的提升學生對基本知識的理解,發現物理知識的生活性與趣味性.
3.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合作,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
初中學生的社交的需求比較高,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設計互動與交流的環節,讓學生能夠在交流中產生成就感,并且及時的發現自己思想的對錯,并且與其他的學生展開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有效的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從而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比如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時,學生大多都認為物體的浮力與物體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并且還力圖通過各種生活經驗去驗證自己的想法,實際上,通過物理的學習,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都沒有關系,這是對學生定勢思維的挑戰,也讓學生感到無法理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加強生活實驗的作用,讓學生通過分組的方式進行實驗,驗證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各種性質之間的關系,并且鼓勵學生之間討論爭辯,從而產生正確的結果,加深學生對浮力的理解.這種交流與討論是深度學習的有效措施,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通過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深度學習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教師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其方式方法的創新,盡可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提升課堂效率.通過多元化的深度學習方式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認知水平,而且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物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指導作用,提升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物理知識的應用,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肖永琴,隋巧虹.以學生自主創新實驗促進初中物理深度學習的教學策略——以“滑輪”教學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20(4):5-7.
[2]盛建國.基于原型與經驗的物理深度學習策略[J].物理教學,2019,41(08):44-46,68.
[3]黃潔.淺談以活動經驗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深度學習視域下概念教學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3):99.
[4]陶本友.基于發展物理核心素養的深度學習——以“壓強”為例[J].中學物理(初中版),2020,38(05):13-16.
[5]鄭渝,林立燦.芻議核心素養觀下的物理探究實驗教學——以“力的合成”一課為例[J].中學理科園地,2019,15(01):51-52.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