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進步,移動音頻平臺迅速崛起,形式多樣的音頻節目應運而生,蜻蜓FM上獨有的短音頻讓人耳目一新。本次研究運用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等方法,對用戶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的可找到性體驗、有用性體驗和情感體驗進行了調查分析,發現蜻蜓FM的短音頻節目在可找到性和有用性方面,都為用戶帶來了較為積極正面的體驗,但在情感體驗的滿足上仍有較大的進步空間。
關鍵詞:蜻蜓FM;短音頻;用戶體驗
中圖分類號:G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5-0023-02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重慶市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智能語音生態下的中國廣播融合發展實踐研究”成果,項目編號:CYS20238
賽立信媒介研究學者黃學平將短音頻定義為:短音頻是指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適合在移動狀態和短時休閑狀態下收聽的、高頻推送的音頻內容;其特征有三個:一是體量短小但邏輯完整,適合碎片化收聽;二是主題鮮明,內容有爆點,符合個性化收聽需求;三是場景化,可進行基于場景的垂直細分、歸類搜索[1]。
一、用戶體驗理論
信息構建師Peter Morville描繪了用戶體驗蜂窩圖,指出有用性、滿意度、可獲得性、可靠性、可找到性、可用性和價值性會影響到用戶體驗。
基于此,筆者對三位蜻蜓FM短音頻的用戶(編號為A1、A2、A3)進行深度訪談,目的是了解用戶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后,用戶體驗七要素的實現情況。由訪談結果可知,不同用戶由于使用需求不同,得到的滿足情況也不同,即不同用戶有著不同的使用感受。但三位訪談對象都認為,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可以滿足他們的有用性體驗、可找到性體驗和情感體驗。因此,將Peter Morville提出的關于用戶體驗的七要素同蜻蜓FM的特征相結合,筆者在此次研究中將用戶體驗分為:有用性體驗、可找到性體驗和情感體驗[2]。再通過采取問卷調查方法,了解用戶在收聽蜻蜓FM的短音頻節目后,有用性體驗、可找到性體驗和情感體驗的實現情況,進一步說明短音頻內容的傳播效果。
二、實證研究設計
(一)問卷設計
本次問卷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對用戶的人口統計學特征進行調查,包括性別、年齡和職業等;第二部分將有用性體驗、可找到性體驗和情感體驗三個概念進行操作化,用李克特量表的1-5分的分值表示被調查者對象對問題的支持程度。
(二)問卷的信度與效度檢驗
此次問卷調查主要通過“問卷星”平臺制作,采取網絡鏈接不記名形式發放,共發放問卷115份,共回收問卷115份,刪去無效問卷5份(排除在第一題“是否收聽過蜻蜓FM短音頻節目”選擇“否”的問卷),最終得到有效問卷110份。穩定可靠的測度量表才能保證問卷調查所得數據的可用性和可信性。
1.問卷中量表信度的分析與檢驗。在信度分析法中,一般采用Cronbach a系數來檢測量表信度。本次研究檢測到的情感體驗量表、可找到性體驗量表和有用性體驗量表的Cronbach a系數分別為0.819、0.737和0.842,均大于標準值0.7。由此可以說明,本次問卷調查所設計的量表的信度是符合標準的。
2.問卷中量表效度分析與檢驗。在效度分析法中,一般采用Kaiser-Meyer-Olkin值與因子旋轉載荷值來檢測量表效度。本次研究檢測到的情感體驗量表、可找到性體驗量表和有用性體驗量表的KMO值分別為0.615、0.769和0.809,大于最低標準0.6,且巴特利特球形值對應的Sig值均小于0.01。表明本次調查設計的量表效度達到標準。
結合上述分析,調查問卷中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與效度。
三、蜻蜓FM短音頻用戶體驗分析
(一)可找到性體驗
可找到性體驗值用戶能夠快速且便捷的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短音頻是蜻蜓FM的一個內容分類板塊,只要點擊“分類”就能立馬進入“短音頻”板塊,其內部有搜索框,便于用戶收聽自己想聽的節目;搜索框旁有“瀏覽歷史”,便于用戶找到以往瀏覽過的短音頻節目;搜索框下面是“熱門聽單”,平臺自動為用戶推送當下比較熱門的優質短音頻專輯;“熱門聽單”下是“熱門推薦”,這一部分是直接推送短音頻節目的。
通過調查可知,“蜻蜓FM的界面布局可以快速找到短音頻板塊”“蜻蜓FM的搜索框可以快速找到我想收聽的節目”“蜻蜓FM操作方便簡單易用”“使用蜻蜓FM時遇到問題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渠道”“反映問題后工作人員能及時幫我解決問題”5項的均值分別為3.78、3.87、3.91、2.94、2.87。大部分用戶認為,其可以快速通過界面布局、搜索框等功能找到自己想要收聽的短音頻節目,但在使用蜻蜓FM遇到問題時能找到解決的渠道、工作人員能及時解決問題的均值分別是2.94、2.87,相較于其他三項值較低。被訪者張先生(A1)表示,之前收聽過《老梁集錦精華》聽單中的節目時,可是在他的收聽歷史記錄中并沒有顯示該聽單,這增加了他尋找這個內容的成本,向平臺反映了這個問題,但客服三天后才回復,他認為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蜻蜓FM平臺雖然能滿足用戶操作便捷、能快速找到想要收聽節目的需求,但在處理用戶問題、提高用戶反饋體驗方面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二)有用性體驗
有用性是指設計的產品應當是有用的,能夠滿足用戶需求的。本次研究對短音頻節目內容的有用性做了調查(見表1)。

通過調查可知,“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滿足個性化收聽需求”“上傳蜻蜓FM短音頻節目可以實現主播夢,并帶來適當收益”“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可以放松身心,緩解壓力”“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可以獲取知識”“收聽蜻蜓FM短音頻節目可以拓展社交”的均值分別是3.94、3.39、4.08、3.94、3.49。“收聽短音頻節目可以放松身心、緩解壓力”的均值最高,達到了4.08,說明大多數短音頻節目都可以讓受眾感受到心情愉悅,減輕壓力。此外,收聽短音頻節目還可以滿足用戶個性化的收聽需求、獲取知識。
相比之下,均值最小的是收聽短音頻節目可以實現自己的主播夢,進而產生某種收益。雖然普通人能在蜻蜓FM上自主制作并上傳短音頻,但影響力仍然比不上明星或是專業從業人員,大多數用戶在使用蜻蜓FM時,更傾向于擔任“看客”的角色。正因如此,多數人認為自己能夠在蜻蜓FM短音頻板塊下成為一名專業主播,并獲得適當收益的可能性較小。
(三)情感體驗
Peter Morville提出的關于用戶體驗的七要素中,滿意度是指產品的元素應當滿足用戶的各種情感體驗。
1.對個人價值的實現產生促進作用。蜻蜓FM的短音頻內容生產模式是“PGC+UGC“,雖然在12類音頻節目中,播放量最高的節目只有33%來自普通用戶,但至少說明蜻蜓FM平臺為“草根主播”提供了一個相對較大的展示自我的平臺,提供優質內容的普通個人也能收獲屬于自己的忠實聽眾。
2.較弱的群體認同。被訪談者之一李女士(A2)被問及“在蜻蜓FM上收聽短音頻節目時,是否會給你情感上帶來某種滿足?”時,她回答,“我在收聽短音頻時,獲得的最大的情感上的滿足是找到了一位和我志同道合的聽友,我們都愛聽文藝娛樂類短音頻節目,我們通過在節目評論處留下聯系方式,互加了好友,我們在微信上聊得很開心”。結合其他兩位被訪者(A1、A3)的說法,本次研究認為,普通用戶在蜻蜓FM上尋找情感認同主要是通過和主播、聽友真實的溝通交流實現的。但調查結果顯示,“使用蜻蜓FM可以與電臺主播深度互動”“使用蜻蜓FM可以與聽友進行社交交流與分享”“使用蜻蜓FM期間我對電臺產生了依賴”的均值分別是2.46、2.60和3.05,說明蜻蜓FM并沒有提供給用戶良好的情感體驗。
短音頻播放界面設有評論功能,給每一位收聽該節目且想表達自身觀點的用戶提供了機會,這也是聽友之間交流的一種手段;通過對短音頻主播進行打賞行為,能表達對主播的贊賞。筆者對蜻蜓FM上12個類型的短音頻節目中播放量最高且至今還在更新的節目的1個月(2020年12月)的評論量和對主播的打賞總次數進行了梳理(見表2)。

可以看出,用戶的評論數相對較少,說明這些播放量較高的節目并不能引起用戶關于內容上的情感共鳴,用戶與用戶之間也沒有直接的溝通;總打賞數最高的也是例如高曉松、梁宏達等明星人物,“草根主播”獲得的總打賞數較少;此外,蜻蜓FM并沒有針對用戶的群體互動開設“微社區”功能,使用戶與用戶之間并沒有一個較完善的平臺供其交流??偟膩碚f,蜻蜓FM在滿足用戶的情感體驗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四、結語
蜻蜓FM的短音頻節目在可找到性和有用性方面能夠很好地滿足用戶體驗,但在情感體驗層面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為了促進蜻蜓FM更好的發展,不僅要滿足用戶的硬性需求,還應增強用戶情感體驗。蜻蜓FM是唯一一個設有短音頻欄目的移動音頻平臺,作為行業代表,其內容生產模式使主播角色多元、內容豐富多樣。其注重原創節目的生產,內容帶給了用戶良好的可找到性和有用性體驗,但也存在著內容的娛樂化與同質化現象。由于平臺的互動反饋機制不健全,導致基于內容的用戶互動無法實現,內容建設并沒有體現場景思維等問題?;诖?,筆者認為,為了促進短音頻節目取得更好的發展,應該加強內容把關,打造高效的用戶反饋機制以及建設多元化場景,提供沉浸式伴隨。對傳統廣播電臺而言,也應抓住機遇,積極開拓移動音頻平臺,“廣播可視化”和長音頻“短音頻化”或許是可嘗試路徑。
參考文獻:
[1] 黃學平.短音頻:移動互聯廣播的下一個風口[J].中國廣播,2018(09):51-54.
[2] 于珂悅.基于用戶體驗的移動電臺APP的內容生產[D].合肥:安徽大學,2017.
作者簡介:呂穎莉(1998—),女,四川廣安人,碩士在讀,研究方向:視聽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