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本文通過介紹國內外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背景,并分析當代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成功案例,闡述了創新創業教育的優勢與不足,對正視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更好地利用“自主創新—自主創業—就業”這一新興模式,提升自身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TU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06-154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背景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一些大學在借鑒美國名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逐步開始重視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進行了突破歷史性的改革。例如,清華大學在 1995 年推出了自己的本科生科研計劃,武漢大學設立“大學生科研基金”等。不僅培養了大學生的創新精神,還向社會輸送了大量的人才,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校園氛圍和生機蓬勃的大好局面。
二、大學生創新創業案例
“超級課程表”是一款風靡于大學的校園市場應用。它以其獨有的課表交友、快速認識同班同學、及時了解大學新鮮資訊等功能吸引了眾多在校學生。在我們享受“超級課程表”帶來的一系列便利的同時卻不知其創始人也是一位大學生。余佳文,1990 年出生,就讀于廣州大學華軟軟件學院。起初兩年的大學生活中他發現一周三十節課,基本上記不住這節是什么課也記不住在哪里上課。就是這些日常的小煩惱,給了他創業靈感。發現這些問題后,行動派的他拉上幾個朋友,組建了最初只有 8 個人的團隊。2011 年,他們開始研發軟件“超級課程表”。短短兩年時間“超級課程表”從一個被吐槽“設計粗糙”的不被看好的 APP 變成了一個覆蓋全國3000 所高校,擁有 1000 萬注冊用戶的“超級”APP,更是吸引了滬江英語、金山詞霸等大型公司的投資,共同開發其中的英語學習板塊。
三、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優勢與不足
首先是知識優勢,21 世紀大學生是主要的知識資本擁有者,他們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希望可以獨立自主處理自己的事情。雖然他們可能有經驗資金上的缺乏,但是擁有巨大的知識儲備量,是其創新創業的最大優勢。
其次是活力優勢,當代大學生充滿朝氣,思維活躍,面對現在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為了鼓勵當下大學生創新,全國各地創意大賽層出不窮且獎勵豐富。優秀的大學生脫穎而出,我國大學生創新項目將呈現出一種井噴現象。
最后是創意優勢。大學生有著很強的學習和領悟能力,敢于接受新鮮事物。他們能很快將知識轉化為創意繼而轉化為創新。
但是縱觀當下,大學生創新的缺點也暴露了出來。其一是經驗不足。他們往往并不能推斷市場發展方向,同時缺乏換位思考的習慣,這些都降低了產品成功率,錯過了商業機會。
其二是綜合素質較弱。大學生并沒有系統地接受管理、法律、投資等一些方面的教育。雖然他們大多數都有自己的創業團隊,但是大多數學生的管理能力相當薄弱。
其三是資金不足,余佳文歷經四次融資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但是對于其他大學生,剛畢業時的資金問題往往成為他們的最大障礙。
那么大學生如何揚長避短,通過創新創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在現在國家大力倡導自主創業的環境下,如何結合自己本身的情況,揚長避短,權衡利弊,做出正確的選擇?大學生主要的缺點在于他們并沒有真正“融入”社會這個大環境,所以在校期間不僅僅需要夯實自己的文化基礎也要盡可能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斷充實自己。多參加與創業有關的活動、講座。如法律學、管理學、經濟學、社會學等課程講座等。
根據調查顯示, 2016 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再創歷史新高。面對這種畢業生井噴、工作崗位供不應求的現象,大學生迫切需要轉變就業觀念,盡早融入社會與社會力量合作,創造社會就業新方向。通過“自主創新—自主創業—就業”這一新興模式,提高自身能力、自身價值。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自身的就業問題還可以緩解國家的就業壓力。
參考文獻
[1]徐輝,季誠鈞 . 大學教學概論[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4.
[2]任源鋼 .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D]. 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0.
山東協和學院 山東濟南 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