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健
功能性體能訓練比起傳統的訓練方式,所獲得效果和意義是更大的,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文章基于此點,對加強青少年業余田徑訓練中功能性體能訓練進行了探究,旨在讓學生在業余訓練中能夠擁有更加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全面提高他們的運動水平。
對青少年進行業余田徑訓練是為了培養他們的運動興趣,提高他們的運動基礎,為他們以后的體育運動發展提供多一個的選擇方向。因此教師應該采取科學有效的手段,幫助學生樹立起良好的訓練習慣,扎實運動基礎,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發展。
1 加強青少年業余田徑訓練中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意義探討
1.1 有利于保證學生運動健康
對初高中的學生展開功能性訓練能夠讓他們運動的方式更加科學、合理,保證他們運動的健康性。并且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會結合功能性體能訓練的指導思想,讓學生能夠為未來的體育運動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教師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基礎素質,避免他們在運動過程中出現受傷的情況,讓他們展開陽光體育運動。
1.2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基礎素質
對學生展開功能性體能訓練,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基礎素質,加強他們的核心穩定性,讓學生在運動過程中能夠獲得更加專業的指導。比如訓練學生的關節靈活性能夠加強他們對技術動作的運用效能,提高動作幅度,更好地擺動腿部的力量來讓自己的奔跑更富有動力。又比如訓練學生的協調性能夠完善學生田徑運動時的用力順序,加快他們使用動作的速率,以此便能更加高效地完成田徑運動。
2 加強青少年業余田徑訓練中功能性體能訓練的策略探討
2.1 常規的訓練安排
在業余田徑訓練過程中,學生最重要的就是打好身體基礎,學習一些技術要領。因此教師應該找準功能性訓練和專項技術訓練之間的平衡點,為實現學生的整體性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對此,教師就應該注重常規訓練的安排,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抓手:
(1)身體穩定性訓練。身體穩定性能夠讓學生在田徑運動過程中堅持奔跑的方向,能夠很好地利用小腿肌肉發力,找到每次奔跑的著力點,提高運動效能。因此教師可以每周設置一到兩堂課來進行強化升級,核心的訓練主要是以動力性練習為主,比如仰臥起坐、俯臥撐、跪姿俯臥挺身等等,這種訓練方式其實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腿部肌肉力量,循序漸進,提高學生的穩定性,引導學生展開更深層次的田徑運動。
(2)關節靈活性訓練。關節靈活性訓練是為了避免學生在劇烈的奔跑中拉傷肌肉,對此教師可以在每次熱身活動中對學生進行關節靈活性訓練,也可以在劇烈運動之久做放松拉伸訓練,主要是對學生的踝關節、肩關節等方面進行訓練。并且教師還應該根據田徑運動的不同形式,有針對性地展開訓練,加強學生的能力。
(3)協調性訓練。田徑運動十分注重學生手眼協調的能力以及動作協調能力的配合,所以教師應該注重這方面的訓練,強化學生的協調性發展。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對專業技術動作的模仿,比如跳高時的墊步起跳練習、短跑時的高抬腿動作等等,這些專業性的動作都應該與協調性練習相結合,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2.2 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展開不同的訓練安排
(1)能力差異性的訓練安排
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會發現學生的身體素質是參差不齊的。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要避免“一刀切”。要根據不同的學生展開不同的教學,比如有的學生不擅長長跑,所以教師就要對他們展開毅力方面的訓練,讓他們能夠在長跑的過程中學會調整呼吸,平衡身體的各項機能,以此才能提高學生的長跑效率;又比如,有的學生協調性較差,在奔跑的過程中手腳不能有效地配合,甚至方向感模糊,還會跑到別人的跑道上,這樣教師就可以鍛煉他們的平衡力,增強他們的方向感,提高他們田徑運動的效能。
(2)年齡差異性的訓練安排
初高中的學生在進行田徑運動訓練的時候應該注重分層。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體素質有比較大的差異,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的年級實行不同的訓練方案,比如初中的學生正處于13-17歲,那么就要重點訓練他們的協調性,17歲以上的高中生,身體發育已經基本成熟,這時教師就可以適當地加入強度較大的力量訓練,這些不同的訓練重點其實是遵循了學生的身體發育特征的。教師可以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身體特征展開個性化教學,提高田徑運動功能性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3 結語
綜上所述,功能性體能訓練能夠有效地提升我國青少年田徑運動的效果和質量,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功能性訓練方式的應用,結合科學的教學觀念,加強理論知識的教學,深入地了解田徑運動項目的特點,根據它的特性,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展開訓練。比如要進行一些常規的訓練安排,還要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展開分層訓練,這樣才能讓每一個年齡段的學生都能有所發展,提高田徑運動技能,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作者單位: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業余體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