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廣播電視作為傳統媒體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受到了極大沖擊。傳統媒體記者要想跟上時代的發展步伐,就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堅持與時俱進,創新采訪形式,以此提高采訪效率。本文對廣播電視記者采訪的特點進行分析,闡述采訪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性地提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G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1)04-0167-02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既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質量,也豐富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新媒體的傳播速度極快,給廣播電視臺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基于這種情況,為了使廣播電視的發展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要與新媒體技術有效結合,通過創新廣播電視記者的采訪形式,尋求轉型的突破口,積極探索創新的途徑,提升記者的采訪編輯水平,提高電視節目的質量,以滿足各類人群的需求。
一、新媒體對廣播電視記者提出的新要求
(一)采訪速度較快
由于網絡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傳播速度逐漸加快,新媒體技術也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信息質量高、多元化的特點,因此影響著廣播電視事業的發展,為其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了滿足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廣播電視臺對記者采訪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采訪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變化,需要不斷創新才能提升獲取信息的速度和保證信息的質量,保證在第一時間獲得新聞消息。電視臺記者在采訪的時候不僅要保證采訪的速度和質量,還要保證信息的權威性、真實性,滿足廣大受眾的不同需求。
(二)采訪的開放性不斷提升
新媒體時代,網絡技術越來越發達,信息也逐漸變得透明化、開放化,新聞信息不僅可以通過官方平臺獲取,其他有效的途徑都可以給廣大用戶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的采訪形式也要更加開放、包容[1]。在日常采訪的過程中,采訪記者不必局限于傳統的采訪方式,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通信設備在網絡平臺上和受眾互動,也可以直接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完成采訪任務,這樣不僅不必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采訪的速度,提升工作效率。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記者,在進行廣播電視節目采訪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將自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創新采訪形式,提升采訪的效率和質量。
(三)強化與受眾的溝通和互動
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廣播電視臺之間的競爭,促進廣播電視臺面對巨大的競爭壓力進行了適當的變革,特別是在信息技術普遍應用以后,信息傳播的速度不斷加快,傳播質量不斷提高,信息的真實性也在不斷提升,記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實現和受眾的溝通與互動。在這種情況下,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其使用范圍不斷擴寬,還改變了受眾的地位,受眾由原來的被動接收信息轉變成如今的主動選擇信息,提高了自身的地位。此種情況下,對促進廣播信息內容的傳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因此,廣播電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自身的采訪節奏,增強和受眾之間的互動交流[2]。在實際的新聞采訪中,不能只為了完成任務而采訪,而是要回答廣大受眾提出的問題,這樣才有利于提高采訪的有效性以及增強和受眾的互動性。
二、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記者采訪中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嚴重滯后
廣播電視記者在傳播采訪到的信息之前,要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理,并將整理好的資料上報審核部門,待審核通過后才能傳播。這一過程雖然是為了保證信息的準確性,但耽誤了較多的時間,使新聞信息失去了時效性,導致信息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不僅耽誤了受眾掌握信息的時間,還失去了新聞的首要價值。
(二)采訪形式過于僵化、落后
有些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不夠靈活,依然采用固定、老套的形式進行采訪。在采訪過程中缺乏與受眾的互動,總是提一些封閉性的問題,在整個過程中還是以自己為主導,沒有體現出受眾的主導作用[3]。這種比較僵化、落后的采訪形式已經不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滿足不了受眾對廣播電視的需求。因此,記者的采訪形式必須變革和創新。
(三)采訪途徑太過單一化
廣播電視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還是采用面對面的采訪形式來獲取受訪者的第一手信息,這種采訪方式完全不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必須按照新媒體的發展需要,采取新的采訪途徑,如在線直播、利用移動客戶端采訪等新型采訪途徑。原來單一化的采訪途徑雖然可以保證信息的質量,但不一定能滿足受眾的需求和創新的要求,失去了對受眾的新引力。
三、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記者采訪形式創新的策略
(一)創新采訪形式
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對廣播電視臺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廣播電視臺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模式,根據當前市場的競爭需求來革新自身的發展模式,這樣才能不斷提升網絡信息的傳播質量和傳播速度。記者在采訪中也可以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在網絡平臺上與受眾溝通和互動,有效解答受眾提出的問題,從而增強采訪的效果。
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受眾已經從原來被動接收信息逐漸轉變為主動接收信息,根據這種地位的變化,信息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改變,同時,與受眾的交流也得到了加深。在面對廣大受眾提出的問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有效的解答,保證采訪工作的順利進行。從日常生活角度來看,要利用新媒體的發展優勢來規避傳統采訪中存在的缺點[4]。新媒體時代的采訪方式具有豐富性和多元化的特點,記者通過使用手機、電腦等通信設備開展采訪工作,同時還可以利用網絡進行直播,能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從而可以提升新聞的時效性。另外,受眾也可以利用網絡平臺表述自己的觀點,然后記者通過篩選受眾提出的問題和看法,傳播有價值的信息,這樣能使采訪效果得到極大強化。
(二)營造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采訪氛圍
相比以往固定、僵化的采訪形式,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采訪形式更符合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也更能迎合受眾的喜好。因此,記者在創新采訪形式的時候,可以采用包容、開放的形式來營造良好的采訪氛圍,以此提高新聞信息的傳播效率和質量。建立具有包容性和開放性的采訪氛圍,具體的實施方法在于:
首先,在采訪時要有靈活的采訪技巧,能夠帶動采訪節奏。在實際采訪中,記者可以根據被采訪者的具體表現巧妙運用采訪技巧,活躍采訪氛圍。例如,被采訪者在面對鏡頭的時候如果十分緊張,記者就可以放慢采訪的節奏,提一些被采訪者比較熟悉的問題來緩解其緊張情緒,調節采訪的氛圍,讓被采訪者慢慢進入狀態,這樣才能保證采訪的效果。
其次,選用開放性問題。在與被采訪者溝通的時候,記者不要總是提一些封閉性的問題,可以選擇一些開放性的問題來活躍采訪的氛圍,讓被采訪者覺得輕松、愉快,這樣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例如,在采訪某高層建筑發生的質量問題時,記者可以從墻面產生裂縫的經過入手,慢慢引導,提出開放性的問題,來保證采訪內容的真實性。
(三)采訪途徑和采訪方式不斷創新
新媒體時代,受眾的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創新采訪形式來滿足受眾日益增長的需求已經成為當前廣播電視臺面臨的重大難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可以通過創新采訪途徑、采訪方式手段等來提高記者的采訪水平。有效的采訪途徑和采訪方式主要有:
一是移動網絡平臺。面對受眾對電視節目的不同需求,廣播電視記者可以通過手機、電腦等移動設備建立網絡平臺,將網絡平臺發展為新型的采訪渠道。例如,為了能第一時間和受訪者溝通,并了解更多的新聞,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為受訪者播放一些相關的視頻,借助這種新型采訪方式,激發受訪者渴望表達的情感。
二是互動式采訪。從廣播電視臺和新媒體在信息傳播方面存在的差異來看,新媒體的互動性更能吸引受眾的關注。為了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要求,廣播電視臺可以要求記者在采訪過程中采用互動的方式來加強和受眾之間的交流,提高受眾參與的積極性,滿足他們的需求。例如,在新聞報道結束時,記者可以根據受眾的實際訴求,就新聞事件中的關鍵點采用提問與回答的方式加強和受眾的互動,以此提升新聞的質量和效果。
四、結語
廣播電視臺作為傳播信息的渠道,具有時效性、真實性的特點,對人們的思想和社會的發展有正確的指導和引領作用。為了保證廣播電視臺能發揮其有效的性能,記者應該順應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需要,轉變采訪方式和途徑,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保證采訪內容的真實性和有效性,以便為廣大用戶提供新穎、真實、豐富的新聞信息。
參考文獻:
[1] 陳小瓊.探析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J].新聞傳播,2020(12):79-80.
[2] 譚聯舜,譚禹.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科技傳播,2020,12(04):68-69.
[3] 陳秀莉.探析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02):97+99.
[4] 張德成.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臺記者采訪形式的創新策略[J].傳播力研究,2019,3(34):75.
作者簡介:王建軍(1975—),男,山西長治人,本科,研究方向:采訪形式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