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孜萬古麗·克然木
摘要:經濟發展背景下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地區人民頻繁開展各類活動,如全面閱讀、廣場舞等。但仍有部分活動局限于城區,并未在農村地區得到全面普及,比如全面閱讀、集體觀影等。由此可知,在此背景下文化館必須豐富群眾文化活動措施,在發展群眾文化工作時結合多元化手段推動其發展,給人民提供優質服務。有鑒于此,下文通過對相關文獻查閱以及結合自己多年工作實踐經驗情況下,針對群眾文化的豐富路徑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行業中其他人員工作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豐富路徑;分析
一、引言
我國是有著悠久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群眾文化有著良好的服務功能和文化底蘊。當前我國正處于繁榮和發展的群眾文化中,需要以人民服務為主,以社會主義服務為主要方向,弘揚主旋律,堅持多樣化的發展,用優秀的文化藝術作品塑造、武裝和鼓舞人,保證群眾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二者相匹配。由此可見,當前背景下必須提高群眾文化工作效率,最大限度豐富群眾文化,組織并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調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以此提高全民綜合素養?;诖?,立足群眾文化內涵和特點,探討新時代背景下豐富群眾文化的意義,最后重點研究新時代背景下豐富群眾文化的措施路徑。
二、群眾文化概述
(一)群眾文化的內涵
經濟、文化和政治三者是對立統一的,對人類而言三者屬于人類全部精神產品和活動,概念極為廣泛且具有濃厚的人文韻味,因此很難準確定義文化。群眾文化這一概念極為抽象,且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物質角度分析,人類社會包含的要素較多,如文化、自然、人等,這個過程中群眾文化是民眾參與積極性最高的項目。但群眾文化與民眾生活聯系相當密切,從某種程度分析群眾文化是文化活動的總稱,這個過程中人們文化修養以及文化水平均通過各種各樣的精神文化活動提高。
(二)群眾文化的特點
群眾文化具有三個突出特點。其一,影響范圍較廣,除了群眾文化不僅深入千家萬戶,還可在某一個固定場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其二,群眾文化內容相當豐富,人們可結合自身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參與,又或者邀請其他志同道合愛好者參與。其三,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不受其他條件限制,具有較高的靈活性且無硬性條件,全面考慮了所有群體的要求。其四,群眾文化除了包容性特點突出之外還具有傳承性,與時俱進且符合社會發展趨勢。
三、新時代背景下豐富群眾文化的意義
(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加大力度建設精神文明,有計劃地培養四有公民,最大限度提高全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質,提高人民群眾參與建設文化和諧生活建設的積極性,使其受到傳統優秀文化熏陶,自覺弘揚真善美。同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開展多樣化的文化活動,顯著提高人民群眾綜合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打下良好基礎,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
(二)提高全民族綜合素質
自從改革開放逐步深入,我國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面制訂了經濟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部分群眾把握經濟發展和建設的機遇,但相關部門并不重視人民群眾精神文化建設。近年來社會各界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人民群眾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共同分享改革開放的成果。與此同時,群眾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有利于人們潛移默化地接受社會主義文化的熏陶,促進全面綜合文化素質顯著提高。
(三)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產業和事業
我國經歷了上下幾千年發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人民創造力較強,這無論在發展我國群眾文化還是建設社會主義事業都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人民群眾文化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對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這也將促進發揮文化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推動經濟事業的發展與進步。
四、新時代背景下豐富群眾文化的措施路徑
(一)融入社會力量
若僅依賴于群眾單方力量開展文化活動則很難取得滿意的效果,所以必須調動社會各界參與宣傳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主動給民眾傳遞與文化有關的知識,比如以草根明星為榜樣,使其深入群眾生活,共同組織多元化的活動,如廣場舞比賽、歌唱比賽、拔河比賽等等,使群眾生活更加豐富。當前階段文化工作者處于尷尬地位,部分工作人員被過度吹捧,也有的人做出較大貢獻但鮮為人知。所以,文化工作者應主動加入群眾文化工作隊伍中,提高文化工作者社會認知的同時將其榜樣作用發揮出來,調動更多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使其主動學習文化,最大限度提高全民素養。
(二)加強民眾思想素質建設
各文化館相關工作人員應注意在開展講座時必須提高對活動質量的重視。通過定期或不定期等不同方式開展環保、法律等講座,增強人民群眾對國家重大政策的了解,使人民群眾產生較高的防范意識,這對豐富群眾文化內涵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新時期背景下群眾文化豐富過程中切不可在“文化”二字上停滯不前,從構建和諧社會、思想道德素質和身體素質等角度為切入點,促進群眾活動逐步朝著常態化、正規化和多元化方向發展。
(三)堅持以人為本式文化服務
以人為本是群眾文化發展和建設必須遵循的原則,這個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給予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水平的群眾提供不同的文化服務。結合中老年人活動范圍可知其主要社區內活動,為了滿足其文化需求,可于社區組織剪紙、戲曲、書法和繪畫等活動。針對青少年開展文化活動時應以活力十足的活動,如籃球、跳繩和足球等活動為主,鍛煉其身體素質,增強集體意識,讓其得到健康成長。此外,加大力度打造圖書館、少年宮等,為青少年提供精神文化活動陣地,要想豐富群眾文化,需要建立充足的文化活動場所,這個過程中必須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加大力度建設居民文化活動中心(結合群眾需要開展“電影下鄉”活動。每個文化館工作人員都應該深入民眾生活,來源于群眾且為群眾提供更優的服務,始終服務于人民。
(四)創新文化宣傳內容
加大宣傳群眾文化活動力度是調動廣大群眾參與活動積極性的關鍵,以此優化群眾文化活動形式,使其與時代發展需求相適應,從而與時俱進,最大限度滿足現代人的活動需求和精神需求。此外,創新文化宣傳內容,提高群眾文化活動的合理性和科學性,調動人民群眾參與熱情,保證群眾文化活動內容的積極性和健康性,之后通過多樣化形式,比如報紙、廣播、新媒體等宣傳,切實提高群眾文化宣傳效率,最大限度發揮群眾文化的作用。
(五)弘揚傳統文化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主動繼承和發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意義深遠。因此,可通過開展各類活動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如傳統文化講座、書法比賽等。當前,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都必須結合群眾,將文化專員和黨員干部等榜樣的作用發揮出來,砥礪前行、不忘初心,邀請民眾參與,調動民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其始終站在民眾身邊,為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做出較大貢獻。
五、結束語
綜上,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應強化群眾對文化需求的了解,從群眾中來并深入到群眾中去,通過多種手段促進群眾文化內涵、形式和內容變得更為豐富。堅持以人為本,發揮社會各界力量的作用,立足多元化發展顯著提高文化工作中的素養和能力,使我國群眾文化更為豐富,為實現中國夢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陳偉健. 推進群眾文化建設的路徑分析[J]. 赤子, 2020, 000(004):56.
[2] 康曉飛. 基層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路徑探析[J]. 劇作家, 2019(5).
[3] 朱婕.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重要意義及途徑分析[J]. 文藝生活·文藝理論, 2020, 000(003):212.
[4] 石金芬. 新時期社區群眾文化發展的途徑分析[J]. 卷宗, 2020, 000(001):378.
[5] 熊成惠. 大力發展群眾文藝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路徑探討[J]. 藝術大觀, 2019, 000(013):P.1-2.
[6] 吳曉強. 大數據時代群眾文化智慧服務的路徑分析[J]. 文淵(高中版), 2019, 000(007):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