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對于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顯得非常重要,并且利用第二課程的開展也可充分加強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對于提高其各科成績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利用“互聯網+”技術來進行第二課堂的開展,借助信息化手段來使得學生了解到更多物理前沿知識,這對于其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意義重大.而本文則主要立足于“互聯網+”視域下對高中學生第二課堂創新中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方法展開了探討分析,希望能夠借此培養學生追求科學性、探索科學的意識,這對于學生未來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本次研究在一定意義上還為相關教育工作人員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視域;高中學生;第二課堂創新;物理前沿知識;滲透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2-0054-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簡介:李其玉(1975.10-),男,甘肅省白銀市靖遠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一般自籌課題《“互聯網+”視角下高中第二課堂滲透物理前沿知識的實踐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9]GHB1640.
在現代化的教育當中,除了對學生成績的重視外,更加重視對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在高中階段,學生的三觀正在形成,此時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多是利用科目教學功能來達成.將物理前沿知識和第二課堂課程進行結合,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還需要加強第二課堂課堂的高效性,逐步達到培養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
一、“互聯網+”背景下第二課堂開展的重要性
一般情況下,成績是直觀反應學生一段時間內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因此大部分教師會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第二課堂成績的結果,或者是其成績上.而在這一過程中,便忽略了學生對于課本知識的理解,同時也降低了核心素養教學的重視程度.大多數教學都是要求學生對整個課本的繪制與學習過程進行死記硬背,或者是直接復制下來.此種方法,不利于學生邏輯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學生的成績以及知識應用水平無法得到提高,最終限制學生的發展.對此,在“互聯網+”技術應用背景下第二課堂來培養學生的課程核心素養顯得非常重要,教師除了要預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之外,還需要對第二課堂課程過程實施彈性化管理,提高課堂高效性.在學習到課本上的理論知識后,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來進行知識的梳理,使其能夠在教師引導的情況下,反復論證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而為知識的掌握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互聯網+”技術下高中第二課堂中學生物理前沿知識滲透的方法
1.提升教師教學理論來提高課堂高效性
在互聯網技術滲透的背景下,高中第二課堂中若想要實現對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便必須要端正教師的教學態度,并且使其了解到在整個教學課堂中,學生參與的作用,進而實現為學生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的目的.除此之外,為有效提高課堂的教學水平,則可通過豐富教師教學理論,不斷提升其專業素養,使其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第二課堂中將中學生物理前沿知識以新穎的方式滲透進去,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能動性,并實現其成績的提升.
2.完善教材,實現資源整合
一般情況下,在高中第二課堂中滲透物理前沿知識時,需要對第二課堂教材進行延伸,可以對生活中一些第二課堂問題進行課程融合.對其修改和調整,使其更加系統化,提高整個第二課堂課堂的高效性、趣味性與生活化,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的.與此同時,還要有效提高第二課堂課程教師對于現代化課程開展中學生對于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的認知與需求程度,并在立足于專業知識教導的基礎上,有效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方法的多樣性,使得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教學當中.例如,在電磁學當中,涉及到電磁炮內容時,教師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電磁炮原理的理解,便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先讓學生了解相關物理知識點,然后制作一個小型的電磁炮模型來讓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去觀察,并掌握相關知識.但是,因為自制的電磁炮磁場較小,且運動距離短,未能達到實際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如何有效提高電磁炮磁場的強度,并延長其運動的距離.這樣便能夠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提高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探索,并且在獲得相關知識后可與教師共同合作來對電磁炮模型進行改進,以提高整個實驗的完成效果.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所提出的不同的解決方法來一一進行驗證,以此使得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均得到鞏固與加強.
3.制定第二課堂課程教師培養標準
通常情況下,多數中學的第二課堂開展只是對其課程學習起到了輔助作用,使得學生能夠有一個實踐的機會.但是,因部分教師及學生缺乏對第二課堂的重視,所以便使得這一課程存在著顯著的隨意性,影響到了第二課堂的教學效果.在這一背景下,中學可通過培養專業的第二課堂教師,或者是為教師提供第二課堂實踐操作能力提升機會等方式來提高第二課堂開展效果.與此同時,也可以為互聯網技術背景下物理前沿知識的滲透提供一定的保障,使得高中第二課堂開展效果可以達到理想狀態.
4.進行實踐課程教學
在目前大多數的高中校園中,其將第二課程中的實踐教學內容給予了極高的關注度,并在實踐過程中融入了大量物理前沿知識,希望學生可獲得全面化的知識教育.同時,部分高中也同樣會利用互聯網平臺來推行第二課堂教學內容,主要目的是借助互聯網手段來將高中學生在校期間學習的實際情況、思想政治等活動以及取得的成效記錄下來,同時實施分類管理.此外,教師也同樣會利用該平臺來滲透大量關于學生學習期間的物理前沿知識,使得學生既能夠在學校第二課堂開展過程中了解物理前沿知識,同時也可充分發揮互聯網平臺的作用提高其成績.除此之外,在現實生活當中,物理前沿知識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且與學生的日常生活存在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所以在第二課堂網絡教學平臺中,也可利用互聯網將物理前沿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進行聯系.在高中物理當中,電磁學部分的知識點主要是以實驗為主所展開的,并且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涉及到了大量的概念、原理與規律,因此,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電磁學知識的理解,教師需要利用大量的實驗來實現這一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第二課堂開展過程中,可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模擬,并在學生初步了解的基礎上利用實驗的方式來將電荷周圍的電場表示出來,并表示出運動的電荷周圍所存在的磁場.因為在電磁學當中,磁場屬于客觀存在,但是無法直觀觀察到的內容.但因為其真實存在,因此教師便可利用指南針或者其他的教學用具來將磁場表現出來.并且通過自制教具來使得整個教學內容更加的豐富多彩,更富有吸引力,進而實現提高學生物理知識的最終目的.
綜上所述,在中學第二課堂當中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去進行實踐操作,并且利用所學知識完成實驗,這對于提高其對所學知識地了解與運用具有重要作用.與此同時,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第二課堂中的有效作用,使得學生在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下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創新思維,并且在第二課堂中逐步滲透物理前沿知識,這對于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意義重大.
? 參考文獻:
[1]朱世明.“互聯網+”視角下高中第二課堂滲透物理前沿知識例談[J].課程教育研究,2020(16):174-175.
[2]魯佩用,季衛新.指向核心素養之初中物理“第二課堂”教學資源開發的實踐研究[J].物理通報,2020(03):41-45.
[3]鄭一敏,谷亞華.“互聯網+”背景下高校第二課堂運行有效性思考——以S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0(09):111-112.
[4]劉曉雪.“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構建的發展趨勢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2):22-23.
[5]陳海霞.基于高中物理學科素養的物理第二課堂實踐研究[J].學周刊,2019(36):3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