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中職物理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愈發突出,教師要及時更新理念,應用理實一體化模式突破傳統教學對學生的束縛.本文分析了理實一體化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并從三個方面探討了具體的應用策略,以期改善物理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物理知識水平與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踐能力等綜合能力.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中職;物理;重要性;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1)12-0076-02
收稿日期:2021-01-25
作者簡介:成元劍(1980.3-),男,江蘇省泰州興化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物理教學研究.
物理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許多行業在工作中都要用到物理知識,但是在實際運用時,學生往往會感到無從下手,即使熟練掌握了概念、公式等也不知道如何運用.針對該問題,教師在中職物理教學中要應用理實一體化模式改進教學,注重理實結合,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注重理實一體,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體系;注重理實聯系,引入生活化例子優化教學,通過種種措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其學習動機,進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
一、理實一體化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理實一體化主張在教學中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讓學生在獲取理論知識、夯實基礎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中職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能適應社會的職業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中職物理教學時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應用理實一體化推進教學改革和創新.具體而言,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增強教學動機.物理學科的知識比較抽象,而且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在理解時有一定的難度,運用理實一體化模式能讓學生在實驗操作的過程中學習理論知識,利用學生的動手欲望調動其學習積極性,改善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能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對于學生而言,單純的理論教學比較枯燥、乏味,難以長時間吸引注意力,所以走神、開小差等現象在課堂上十分常見,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教學效果不理想.應用理實一體化模式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學生提供動手操作和自主探究的機會,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通過合作、分析和總結歸納知識要點,完善知識結構,實現深度學習,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二、理實一體化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注重理實結合,設計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
教師在應用理實一體化模式開展中職物理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適合的教學方案,具體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首先,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根據學生的物理基礎、操作能力等設計與學生水平相符的教學方案.教師還要在教案中引入一些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問題等,有機結合理論和實踐,設計問題或者學習任務引導學生的思路,同時鼓勵學生提問,增強其問題意識,利用教案啟發學生的智慧,發展學生的思維.其次,要考慮學生的思維模式.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活躍的思維,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要從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欲望出發,提升學生思維的發散性和創新性,讓其在實踐中掌握理論知識.最后,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愛好設計教案,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其學習熱情,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效果與學生的物理素養,滿足其學習需求.
比如,講解《萬有引力定律》時,為了讓學生了解萬有引力定律得出的思路和過程,理解其含義并掌握推導方法,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可以從行星運動入手,引入教學內容.神秘的宇宙對正處于青春期、愛幻想、好奇心強的中職學生是充滿吸引力的,所以教師在課堂開始可以先播放一個行星繞太陽轉動和在地球上拋擲物體的視頻,并提出問題:“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是行星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這個力使行星不能飛離太陽;地面上的物體被拋出后總是要落到地面上,是什么使物體離不開地球呢?是否是因為地球對物體具有引力呢?那為什么物體距地面很小時引力也沒有減小呢?地球對地面上物體的引力和太陽對行星的引力是同一種力嗎?”用一系列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小組中交流討論,并試著向空中拋擲物體,體會引力的作用,通過合作學習解決問題,引出牛頓對引力的思考和對定律的推導,在良好的氛圍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注重理實一體,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體系
要切實提高中職物理教學質量,教師應當注重理實一體,完善和豐富課堂教學體系,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教師要合理設定教學目標,除了要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通過時間操作提升其觀察能力、操作能力等.第二,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把握學習的主動權,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水平等選擇教學內容.第三,物理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于一些物理概念、性質等理解難度較大的理論內容,教師結合學生情況組織課堂游戲、合作探究等實踐活動,讓學生自主融入到課堂之中,邊做邊學,改善學習效果.
比如,講解《摩擦力》時,因為學生在初中已經初步學習過摩擦力的相關知識,對摩擦力有簡單的了解,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其回憶已學知識,引入新的內容,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然后各組發放一個彈簧秤和一個小木塊,讓學生將彈簧秤勾在小木塊上,用一個水平向右逐漸增大的力緩慢拉動小木塊,觀察隨著拉力的增大物塊有什么變化,思考為什么當拉力增到到某個值時木塊開始運動.讓學生結合已學知識,通過小組討論明確摩擦力的概念以及上述實驗過程中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進而歸納總結其產生條件,即兩個物體相互接觸、相互擠壓、接觸面粗糙以及有相對運動趨勢,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3.注重理實聯系,引入生活化例子優化教學
在中職物理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理實聯系,引入生活化例子優化教學.具體而言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物理實驗,實驗教學是組成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但是在以往的實驗教學中,大多是教師示范,學生觀察或者根據教師的要求模仿實驗,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無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生只是記住了實驗操作步驟,并未真正掌握實驗原理、技巧等內容,并且還會打擊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在理實一體化模式下,教師可以用一些生活材料改進實驗,或者直接用生活實驗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其自主設計實驗方案,提升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是直觀教學,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舉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比如,講解《電路》部分的知識時,介紹了生活中的串聯、并聯電路及其連接方法后,教師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結合現有的太陽能板、白熾燈、LED、木板等材料交流和討論如何制作一個將太陽能轉換電能強弱演示儀.太陽能作為一種綠色能源,在生活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學生對其并不陌生,所以對于這個課題很感興趣.經過激烈的討論,學生認為可以通過調節溫控開關的大小來控制白熾燈的亮度,從而觀察LED燈亮度的變化情況.各組學生經過加工木板、固定白熾燈泡、連接太陽能板和連接電路成功完成了實驗任務,當然,這個過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經過了多次失敗和不斷的嘗試,學生不僅能體會探究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還能充分發散思維,鍛煉動手操作能力.
總之,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由于學生的基礎較差,很難理解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所以在學習時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壓力較大,甚至還會產生厭學心理.要改善教學效果,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應用理實一體化理念增加課程的實踐性,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度,加深其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有機結合理論與實踐的過程中,優化物理教學模式,讓學生認識到物理和生活的聯系,提升其學科核心素養.
? 參考文獻:
[1]李平.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9(35):226-227.
[2]曹文勇.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9(29):214+263.
[3]梁若冰.理實一體化教學在中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2019(19):72-73.
[責任編輯: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