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項目: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院級課題—基于大思政工作育人理念“三個課堂”有效融合及實踐研究(課題編號:18KTYB12)
摘要:教育體制改革的“核心素養培養”基本目標,不僅是對中小學教育體制的引導,同時也對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提出了全新的目標要求。高職院校作為實踐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基地”,在高職院校當中,“第二課堂”在培育時代新人中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不可替代的優勢。如何能夠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優勢作用,如何能夠讓“第二課堂”成為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輔助力量,是目前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活動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為此,本文從協同育人的視角出發,對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改革的發展和優化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協同育人;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改革;創新路徑
一、研究背景
早在2019年2月,國務院就印發了《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這一重要方案,成為了指引著高職院校教學發展和教學變革的重要“風向標”。在新時代,隨著產業轉型升級的加快,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趨于多元化的要求,高職院校作為實踐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搖籃”和“基地”,相關的教學活動面臨著多目標和多任務,不僅要把學生們培養成具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才,同時還要讓學生們具備高尚的道德素養。
“第一課堂”,以理論為主導、以實踐技能培養為支撐,讓學生們能夠實現學校和社會的有效對接;“第二課堂”,則是注重學生們核心素養的培養,通過靈活化的活動方式、通過豐富化的活動內容,讓學生們的整體素養得到提升,例如合作精神素養、創新素養、溝通素養等等,都是高職院校學生步入社會以后所需要具備的基本技能。在新時代、新環境之下,高職院校如何能夠讓“第二課堂”的構建結構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如何能夠讓“第二課堂”的活動內容更加豐富、更加延伸,是高職院校管理者以及教育教學工作者應該關注的核心問題。但是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的發展和學生們素養培養的需求還不是十分契合,“第二課堂”的活動方式還不夠科學優化。因此,正是圍繞著這樣一個背景環境,文章從協同育人的視角出發,對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改革 的發展和優化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以期通過這些措施的推進和實施,讓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能夠承載更多的育人效果作用。
二、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點分析
(一)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的基本內涵
在研究的過程當中,對我國部分學者的研究文獻和研究成果進行了檢索、查閱、研讀和分析,發現目前教育學領域關于“第二課堂”并沒有一個權威性的、標準性的內涵界定。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第二課堂”的概念進行了探索和梳理:第二課堂,實際上就是通過一種不同于“第一教學課堂”的方式和渠道,以課堂外、校外教育為主導、以豐富化內容為支撐的新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第二課堂的主要目標就是能夠通過多元化內容的滲透和導入,讓學生們能夠增長見識、豐富視野、提升認知、綜合發展。
(二)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的主要特點
從本質上來進行分析,“第二課堂”是相對于“第一課堂”而言的一個新生事物,第二課堂的特點主要可以從以下的三個層面進行分析:
第一,開放性。第二課堂注重為廣大的高職院校的學生營造一個更加靈活、更加開放的活動氛圍和活動場景,讓學生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進行活動內容的選擇,這也是提升活動效率和活動質量的一個關鍵所在。在這里,能夠充分彰顯學生們在學習過程當中的主體地位,能夠讓學生們掌握更多的決策權和主動權。
第二,豐富性。第二課堂相比較第一課堂的一個最為突出的特點優勢就是教學內容和活動素材的豐富性。第一課堂關注于課本教材,關注于實踐需求,但是第二課堂則關注于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在這里,通過“小組合作”的交流學習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合作能力和集體意識,提高學生們的表達能力和認知能力等等。
第三,綜合性。第二課堂是一個綜合性的課堂,是將課本知識和生活知識以及社會需求高度融合的一個重要的課堂架構。
鑒于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的諸多優勢特色,未來,如何構建一個更加科學的第二課堂架構體系,如何能夠實現第二課堂教育教學活動的優化發展,不僅是教育工作者關心的問題,同時也是整個社會都在關心的核心問題。
三、協同育人視角下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教學改革路徑
(一)以“雙高要求”為目標導向,實現“第二課堂”的正確化發展
所謂高職院校雙高建設,即圍繞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新要求,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支撐國家重點產業、區域支柱產業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雙高要求”,自然也應該成為高職院校第二課堂建設發展的主要引導目標。在“雙高”的目標引導之下,在《關于高校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意見》的支撐之下,在協同育人的綜合視角之下,讓第二課堂在高職院校當中的育人地位不斷凸顯,育人作用不斷發揮。具體來看,主要可以從以下的兩個層面上著手推進:一方面,要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高度整合,畢竟高職院校學生們所應該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是他們未來走向社會、走入企業的基本素養,第二課堂不應該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而存在,而是應該作為第一課堂的輔助支撐而存在;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育人作用,促進其育人力量的不斷強大,在第二課堂當中,積極探索實踐活動、思政教育、心理教育等等不同內容架構的同時滲透,通過科學的第二課堂架構的搭建,通過合理的供給,讓第二課堂的活動更加符合宏觀環境的要求、更能夠滿足學生們的基本訴求。
(二)以“內容豐富”為主要手段,實現“第二課堂”的延伸化發展
全面推進“青藍計劃、青風系統、青美行動、青果項目、青木工程”五青團建模式,發揮社團、青年聯合會組織的基體作用,凝聚青年青年師生,服務青年師生發展。在多方主體共同發力的背景之下,讓第二課堂擁有豐富的教學資源,為學生們創設一個更加開放化、多元化的學習平臺。在協同育人的背景要求之下,筆者認為,主要可以從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的滲透為突破口,讓廣大的高職院校學生不僅僅具有過硬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夠對勤儉節約、孝老愛親、團結合作等基本道德素養層面的內容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和認知,并且能夠主動地去踐行這些良好的品德。第二課堂活動內容的豐富,和教師的能力、素養密切相關,因此說,教師的培訓活動必不可少,教師應該始終保持一種自我提升的“備戰狀態”。通過教師的知識架構的及時更新,能夠讓更新的內容、更切合社會發展實際的內容滲透到第二課堂當中來。當然,為了盡可能地避免局限性,教師也可以充分保證民主,尊重學生的意愿,并且做到全面了解學生們的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在“集思廣益”的基本環境之下,根據學生們的真正訴求去進行第二課堂活動主題的選擇。
(三)以“監督引導”為輔助支撐,實現“第二課堂”的規范化發展
監督、引導、評價、提升,這四個環節是息息相關、緊密相連的。在協同育人的視角之下,第二課堂效果的好壞,還是需要評價來實現;而第二課堂未來改進的完善,還是需要監督作為支撐。第二課堂的監督活動的開展以及評價機制的構建,主要可以從以下的兩個層面上著手推進:
一方面,清理、整改和重組學院社團機構,實施注冊審查備案制、等級制和年檢制,強化對社團指導和幫扶,培育和扶植品牌社團。第二課堂的發展離不開社團機構的作用,作為整個高職院校內部最基礎的單元之一,社團應該充分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責,發揮自己的監督作用。當然,這一個工作推進的基本前提就是要充分保證社團的質量,通過定期審查和幫扶指導,讓社團逐漸發展壯大,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社團的優勢作用。
另一方面,讓思想成為監督活動的后備支撐。為此,要積極建立社團黨、團支部,強化思想引領和政治保障,提升吸引力,逐步實現學生在校期間至少參加一個社團組織,每學期在社團參加一次活動或拓展。當然,學生們參與社團組織活動的情況,也應該計入到高職院校“第二課堂成績單”當中去。因為從本質上來進行分析,對于學生們成績的考評才是核心。
(四)以“方式創新”為基本武器,實現“第二課堂”的靈活化發展
第二課堂相比較第一課堂而言,更加靈活,也更加開放。在這里,應該有更加新穎的活動方式,應該徹底顛覆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應該讓學生們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因此說,只有實現了方式的創新,才能夠真正地實現第二課堂的靈活化發展。舉例來說,可以引入“翻轉課堂”的第二課堂活動模式,將學生們“翻轉”成為第二課堂的主體,第二課堂當中的活動主題、活動方式、活動目標等都可以由學生們自己來選擇擬定、設計安排,這也是提高學生們策劃能力、操作能力的一個有效手段和關鍵途徑。再例如,可以實施“合作學習”的方式,畢竟對于學生們而言,具有集體協作的意識、具備融入集體的能力,是一項難得的,同時也是一項必要的素養。采取多措并舉的方式,才能夠讓“第二課堂”充滿活力,欣欣向榮。
四、結束語
第二課堂是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有效方式,高職院校的“第二課堂”,更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素養提升的重要“舞臺”。高職院校“第二課堂”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也是一個全新的“試驗田”,值得教師在“第二課堂”的組織方式上、活動開展模式上做出一些全新的探索和思考。文章在對“第二課堂”的基本內涵和主要特點進行闡述和分析以后,針對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首先,要以“雙高要求”為目標導向,實現“第二課堂”的正確化發展;其次,要以“內容豐富”為主要手段,實現“第二課堂”的延伸化發展;同時,要以“監督引導”為輔助支撐,實現“第二課堂”的規范化發展;最后,要以“方式創新”為基本武器,實現“第二課堂”的靈活化發展。希冀在這些措施的綜合作用和支撐之下,在各方主體的協同推進之下,勢必能夠為高職院校“第二課堂”科學化、規范化、創新化發展搭建一個更加良好的平臺支撐。
參考文獻:
[1]劉璐,陳嬌.“第二課堂活動”在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質拓展應用[J].科技風,2020(01):109-111.
[2]羅英迪,梁秋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第二課堂的調查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0(52):60-61.
[3]劉園園.高職第二課堂的現狀和規范化探究——以長江職業學院為例[J].南方農機,2020(51):203-204.
[4]劉永飛,張海紅,劉五梅,陳曉靜,胡越.基于OBE理念的藥學專業第二課堂建設與實施模式探究[J].科技風,2020(33):290-292.
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田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