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蕾
【摘要】:科學探究的核心在于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究的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幼兒想要認識世界、探索世界,除了探索,更要憑借語言,只有通過語言交流,感知周圍事物,在大腦中形成表象并表達出來,不僅可以讓幼兒對自己探索的過程進行梳理,更能促進幼兒表達的能力。本文選擇班級區域中的科學區作為討論的基點,闡述了表達交流在科學探究中所呈現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科學探究;語言能力;交流;發展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科學領域的教育建議中寫道:支持幼兒與同伴合作探究與分享交流,引導他們在交流中嘗試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體驗合作探究和發現的樂趣??茖W探究的過程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其過程中需要不斷地提問、猜想、檢驗、總結。而語言能力是幼兒通過多種方式,將形成的想法和探究的結果進行論述、表達,將科學過程和結論進行總結、傳達、分享的過程。通過幼兒的表達交流,分享了操作的發現和過程,展現了觀察、實驗的結果等等??梢娬Z言能力在科學探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語言能力在科學探究中的意義
1、豐富探究發現。幼兒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對探究的過程和結果進行解釋、論證,對自己的發現進行總結,這一過程本身就是對幼兒科學發現的強化,對科學經驗的概括和提升。比如在孩子們非常感興趣的玩變色實驗中,將兩種顏色進行混合,就會得出一種新的顏色,這個過程是非常奇妙的。因此,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作為幼兒學習和探究的對象,激發幼兒想表達的欲望,再加上教師的適時點撥,豐富了幼兒的探究發現,展示了自己的探究結果。
2、促進思維發展。語言是思維的工具,幼兒通過表達可以對自己的探究過程進行思考,可以在交流中嘗試整理和概括探究的結果,可以一起討論和分享問題與發現。因為有些實驗的操作并不是一下子就會成功,每個幼兒在材料的運用上,如量多量少;在操作方式上,如步驟的先后、力量的輕重等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實驗結果的不一致。那么通過商量、爭辯,碰撞出火花,取長補短,大家一起來進行交流研討。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發展。
3、強化科學知識。通過表達和交流,幼兒不僅可以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科學發現,還可以從中得到啟發,豐富對事物和現象的認識,建立事物之間的聯系,為進一步的探究打下基礎。幼兒可以利用科學探究的發現來解釋現象、預測尚未發生的現象。因為每一個實驗的結果并不是只有一個,它還會有更多的奇跡出現,所以說科學的世界是非常奇妙的。我們不斷的體驗著科學探究的奇妙,強化了科學經驗。
4、增強幼兒自信心。當幼兒能夠對探究結果做出解釋,將自己的探究發現分享給同伴時,說明幼兒對科學探究的自信心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強化和發展了,無論幼兒表達水平如何,教師都要給予肯定與贊賞,消除幼兒因為害怕說錯而不敢表達的情況。幼兒在科學探究活動后一次次的自評、互評等交流過程中,語言表達變得清晰有條理,勇于表達自己,勇于和他人交流想法。
二、語言能力提升的策略
1、組織交流討論。教師要支持和鼓勵幼兒大膽地聯想、猜測、提問。引導幼兒分析、探究觀察到的現象,鼓勵幼兒表達探究的過程和結果。老師要有目的地設計開放式的提問,讓幼兒的思路逐漸轉移到問題的關鍵上。內容是各不相同,但是指向明確,問題很容易引起幼兒進行討論,在他們的描述中漸漸地會發現問題。因此,組織幼兒開展討論交流,對科學區活動能否順利開展具有重要作用。
2、給予更多表達機會。表達的機會有很多,可以是小組內的討論,也可以是在集體中的發言,更可以是進行一對一的個體問答。因為表達方式有著明顯的年齡特征,所以教師可以根據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提供表達交流的機會。小班的幼兒比較適合一對一的問答,由教師“領路”,幼兒沿著鋪好的“路線”進行表達。隨著中大班幼兒的合作、分析等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師可以讓幼兒先分組討論,再派代表進行總結展示。
3、借助工具提高表達興趣。幼兒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階段,表達能力普遍較弱,很多幼兒無法順利將實驗過程、結果進行闡述。教師應該提供相應的工具,給予幼兒更多的支架,從而促使幼兒有話說、喜歡說,降低交流表達的難度。也可用設備記錄幼兒操作的過程,并在評價這一環節播放照片或視頻,讓幼兒能夠根據畫面闡述自己操作的過程和結果。通過多媒體工具,幼兒想要表達的興趣也隨之提高。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幼兒的邏輯表達能力越來越流暢,也越來越樂意在集體面前發言了。此外使用觀察記錄表格也是一個好辦法。幼兒用繪畫、圖像、符號等方式對科學區的活動進行個性化的記錄,幼兒運用觀察記錄各抒己見,展現幼兒科學探究的過程。
4、教師要寬容對待。幼兒的每個回答未必是準確、有邏輯的。因為他們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且每個幼兒能力有差異。因此,教師要用欣賞的眼光看待每位幼兒的獨特性,只有這樣,幼兒才會自信地繼續進行探究活動,并樂觀地期待下次的成功表現。
表達交流在科學研究中起著重要作用,語言能力是幼兒進行科學探究過程中需要的一項重要能力。教師要為幼兒提供一個自由的平臺,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多組織交流、分享活動,給予幼兒更多的表達機會,提升科學探究能力,一同分享快樂、奇妙的科學世界。
【參考文獻】:
[1]張俊等.《幼兒園科學領域教育精要—關鍵經驗與活動指導》
[1]教育部.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2012版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
浙江省寧波市 慈溪市宗漢街道實驗幼兒園 楊 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