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2010年頒布實施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要重點發展農村學前教育,提高農村學前教育質量以來,農村學前教育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和一定的發展,各個鄉村都見得到修得如童話宮殿般的幼兒園。那童話般的幼兒園是否真的給農村孩子一個五彩斑斕的童真夢沒有?這個真的還需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據悉,雖有了房子但缺乏師資力量和專項資金、幼兒教育在農村家長的認識上不普及、農村年輕的家長早早把孩子放在家里讓老人或親戚代養,致使農村學前教育存在許多問題。
關鍵詞:農村學前教育;留守兒童;教育問題
一、農村教育存在的問題
1.經費投入有限,業務經驗不足
農村幼兒園給上為了便于管理大多是小學的附屬園,在經費上、活動場地上多傾向于小學,許多人口稠密的地方班額大于幼兒園規定人數,人口少的地方又人少的寥寥幾人,有的地方又被私立園競爭,幼兒園被處于尷尬地位。在對幼兒園的硬件投入上,許多幼兒園只有室外一個大大的滑滑梯,室內玩具投放、圖書投放、消毒設施等等的配備卻少得可憐。
2.師資力量缺乏且流動性大
由于農村學校地處偏遠,環境艱苦,往往沒有多少具有幼兒教師資歷的老師選擇去農村任教,即使公招的老師又把它充當入職的“跳板”,或又被小學征用為語文、數學老師,所以許多小學把要退休的老教師“照顧到”幼兒園去看孩子。有幸招到一些被流落到農村由于孩子小而被迫在家鄉教書的幼兒教師,卻由于工資待遇不高,呆一兩年就又另謀高就了。我國《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應當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但農村由于人員缺失,幼兒教師往往身兼數職,一個班好了有兩人,不好了一人帶一班,全科教師、衛生保潔員、保健醫生、午睡值班員往往一肩挑,一天的工作連軸和孩子轉,班上的衛生保潔、消毒工作做得就非常敷衍,許多漂亮的幼兒園用幾年,就只剩下一個好看的“殼殼”。
3.“小學化”傾向嚴重
由于農村家長幼兒教育知識缺乏,孩子一進學校就希望孩子能寫學會算,大量的農村私立園就迎合家長的喜好,偏重于書寫,公立園為了搶生源也只有硬著頭皮去教書寫了,老教師也覺得讓孩子寫字做計算便于管理幼兒,所以小學化就日趨嚴重了。
4.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脫節
現在的農村,都是一棟漂亮的房子里住著老人和孩子,孩子的父母一年的四分之三時間都在打工,回來不過是過年,年后不久又匆匆出去找事了。家里的爺爺奶奶甚至祖父母不僅要照顧家里豬牛雞、照顧莊稼,還要照顧孩子,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幾乎為零,他們的理念是看好不凍著不餓著就好了,為了方便聯系許多爺爺奶奶雖也用上了智能電話,不過是打打電話或者讓孫兒和父母視頻一下。老師用qq群布置作業讓孩子星期天洗澡做手工等,完成情況非常不好,有些打電話一問“不知道”或“弄不來”,更別說家園一致教育了,孩子在園在受教育,放假就完全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孩子的衛生情況也十分糟糕,特別是冬天,孩子的衣服幾乎都是一周不換,就連襪子也是,中午睡覺時,脫鞋時都能帶出泥,和家長溝通讓其洗澡,爺爺奶奶都是說“莫把娃娃整感冒了”,即使家家戶戶都熱水器、空調都用上了,但是衛生意識還依稀如年前的農村。
二、農村教育的應對策略建議
針對以上較普遍的問題和農村支教的經驗,加上我近三十年的教齡,我想提幾條不成熟的建議:
1.加大農村學前教育的人才引進和經費投入
在條件允許下,多辦獨立性幼兒園,并引進專業人員進行教育及管理。由于專款專用,老師可以辦像樣的幼兒園,從硬件到軟件上都可以做到專業配備,幼兒教師由于多才多藝,更提倡他們利用農村的有利條件樹木、竹子、果實等等,辦一個具有鄉村氣息的“田園式的”幼兒園。
2.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提供多渠道向上級幼兒園學習培訓機會
幼兒園的教育是一個特殊教育,并不是簡簡單單的看護著,借用培訓老師曾經說過的話:“你會教小學中學甚至大學,你不一定能教下幼兒園的孩子。”我們必須尊重專業,幼兒教師利用幼兒發展規律,以游戲的形式給與孩子適當的教育,需要的是三年以上的專業學習才能獲得。而留住專業人才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其中也應該包括具有幼兒教師資格的臨聘老師的待遇。給其提供多渠道的國培市級培訓機會,讓他們直接造福于農村幼教事業,那幼兒園小學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3.在農村普及幼兒教育知識,多以幼兒園名義開辦家長學校直至小學初中
望子成龍是我們老百姓最樸素的觀念,每個孕育新生命的家庭都會憧憬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那農村幼兒園就和鄉鎮衛計辦聯手,給與孕媽媽做免費的體檢和幼兒教育知識的普及,給他們傳授如何做胎教、如何對嬰幼兒進行智力開發式的教育,灌輸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教育,特別是幼小的孩子,陪伴教育是金錢都買不來的,特別是母親的陪伴。
家長外出打工也不能做甩手家長,必須利用qq群、微信群和老師達到暢通無阻的溝通,利用視頻、電話等讓孩子成長軌跡在自己掌控之中,對孩子的成長要有規則有分擔。并叮囑好家里老人,重心以孩子為重,不溺愛孩子,做好孩子教育工作及衛生管理,因為幼兒園是集體生活,不能因為自己衛生問題給別人造成困擾。
4.鄉村集中點多辦社區留守兒童關愛組織
現在的鄉村建設,都在往文化內涵上發展了,我覺得政府也可以多辦社區留守兒童關愛這樣的組織,組織志愿者服務和活動場地,提供玩具、圖書,給回到家的孩子一個可以逗留的地方,并可更好地管理這些留守兒童,解決漂流在外打工之人的后顧之憂。
教育是國之大計,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而農村學前教育猶如“木桶效應”中的短板,做好農村學前教育會更好的促進國之教育。
參考文獻:
[1]新時代農村留守兒童學校教育問題研究[J]. 趙潛,李艷嬌.??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3)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北街幼兒園 王燕